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张家界市地方法规---他山之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
发表于 2022-7-23 2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left] [/align][align=center][b]他山之石[/b][/align][align=left][b]杭州:要让湿地公园成为全体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b][/align][align=left]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规划总面积11.5 平方千米,蕴含“梵、隐、闲、俗、野”五大主题文化元素,有“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等十景,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罕见湿地,也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杭州来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就像曼哈顿的中央公园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城市绿肺。[/align][align=left]与原生态湿地保护区和湿地风景旅游区相比,西溪湿地作为一个经历了1800 多年人为干预演进历史的城市次生湿地,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生态观光等功能,具有合理利用的巨大价值。随着城市活动的加剧,西溪湿地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一度遭受严重破坏,曾是杭州人绕着走的地方。唯有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专项立法,才能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优先与合理利[/align][align=left]用相协调,创设一种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模式。[/align][align=left]2011 年12 月1 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单一湿地公园立法的地方性法规,共七章七十一条,对西溪湿地从保护到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包括规划与建设、保护、利用、管理、法律责任五大方面。《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的颁布与施行,为“法治西溪”掀开了新篇章,是西溪湿地发展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西溪湿地正式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保护和管理阶段。[/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center][b]延伸阅读[/b][/align][align=center][b]生态保护的历史概览[/b][/align][align=left]回望历史,“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我们的先人开创了中华民族爱护一草一木的先进生态保护理念;周朝规定“毋伐木”;秦律规定春天不可伐木伐草;《新唐书》记载春夏不伐木;宋朝规定严禁砍伐生长缓慢的桑树和枣树,“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元代大都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河畔植有大量林木,大德年间因看护不周,致十余株树木被伐,“成宗闻之,顿感不悦,令速查上奏”,“不日,刑部将盗木者绳之,以法而办”。[/align][align=left]明代为防止蒙古残余势力南侵,在长城内外广植树木。永乐年间居庸关附近村民盗伐林木十余株,被查后,“廷杖四十,课以罚金”。嘉靖年间有工部官员虚报种树数量,骗取植树款项,嘉靖皇帝“勃然而怒,斥其胆大妄为,随革官职,永不任用,令加罚金”。崇祯五年春,皇陵(十三陵)植树千余株,但一个月后许多树木枯死,崇祯皇帝命人彻查。原来是上林苑林衡署(负责皇家果树花木种植的机构)官员在采购树苗时,以次充好,购进的是劣质树苗,责任官员遂被革职查办。[/align][align=left]清代林业法律中对园陵树木的保护有严格规定:“凡盗园陵内树木者,皆杖一百,徒三年。若盗他人坟茔内树木者杖八十。若计赃重于本罪者,各加盗罪一等。”雍正帝继位时要求严格保护山林:“严禁非时之斧斤,牛羊之践踏,歹徒之窃盗。”“有违者必处治,无论官民。” [/align][align=left]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林业方面也非常重视,他将发展林业列入了《实业计划》,主张大规模地造林,并多次在演讲中阐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915 年7 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2年5 月,刘梦庚任京兆尹(相当于市长)后,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和冯玉祥将军“为国植树,造福于后人”的号召,1924 年于植树节(清明节)之际他率众在京西石景山附近的蟠龙山上大面积植树。[/align][align=left]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我们的未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 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面积2.2 亿公顷,森林蓄积175.6 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面积0.8 亿公顷,人工林蓄积34.52 亿立方米,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实现了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量的连续性“双增长”,在世界生态史上,交出了“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答卷。[/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9-6 05:08 , Processed in 1.4710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