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回复: 0

师德师风心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
发表于 2020-11-23 23: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德问题常常说,说了很多年。

如今谈师德,面临着困境。

一个困境来自教师的多重角色。教师既要和同是成年人的同事、同行、家长打交道,又要和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的学生打交道。教师与这两类完全不同的异质群体打交道时,遵循的是两类不同的规则。与未成年的学生打交道,教师要关心、关爱,宽容、等待,要做榜样;与成年人打交道时,教师当然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争取应有的权利、利益,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但社会上的其他职业、其他人通常以教师要做榜样为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求教师承担责任与义务,却不希望教师享有相应的权利与回报,甚至把不争利不争权看作师德。问题在于,许多教师自己也纠结,不知是否应该去争取应得的权利或者以怎样恰当的方式去争取。比如,其他行业可以罢工来保护自己,当教师遭遇了某种不公平、不公正的对待时,能“罢课”吗?能通过罢课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吗?罢课耽误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罢课的教师有师德吗?这就存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巨大冲突。

另一个困境来自社会转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复杂多元的陌生人社会或抽象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主要来自契约,而不主要来自血缘或地缘上的亲近熟识。而在涉及师德问题时,却掺杂着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人们要求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全身心地关心、爱护学生,要求教师全天候地为学生工作、为家长解疑,甚至带病坚持工作,这样才是好老师;另一方面,却用法律来“维权”,一旦出现问题,丝毫不顾人情,完全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来要求教师承担法律责任。当人们模糊了教师工作边界来要求教师爱孩子时,却用清晰的边界来要求教师承担不良后果,这让教师左右为难,总是处于被要求、被责难的境地。我们对教师提出如此多的要求,却并不准备给教师相应的权利,甚至没有做出相应的保护。

当我们谈师德时,不能就师德谈师德,必须从整个社会规范重建的角度来谈,至少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要明确教师这个职业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明确教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边界,以感恩的心来对待教师的超额付出,而不要理所应当地去提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当我们谈师德时,要承认教师职业虽然特殊,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它也是一种职业,在最初级的意义上,它也是谋生的手段;教师承担着引路、育人的重大职责,因此对教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不能只有要求没有支持。要承认教师也是人,也有世俗的烦恼和压力,也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对于年轻教师,在他们刚入职时,要不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在保障育人底线的情况下,要不要保护教师的言行,保障教师的权益?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要求教师,却很少去帮助教师、保护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教师,为教师的工作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是我们谈师德的前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7-13 01:11 , Processed in 1.4139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