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科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26
发表于 2020-1-4 17: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23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三个教学内容,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和“产生了什么气体”。教材先用图片形式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之后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由于混合反应速度很快,于是教材提示学生不要仅仅被气泡所吸引,还可以采用盖上玻璃片、用手触摸杯的外壁等方法,进行更全面细致地观察。对二氧化碳的确定,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最后,教材提出“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继续进行探究。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含量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不太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经历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有趣的导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后边的学习创设好情境;在新知探究方面,主要是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实验,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老师只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有疑问时,把问题抛向有能力解决的同学,还有疑问的话再师生共同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以分组实验的探究方法引领学生有序地探究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
1.老师一手拿白开水,一手拿白醋问:“你知道哪杯是白水,哪杯是白醋吗?用什么方法来区别白醋和白开水呢?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材料:一种固体的小苏打,一种液体的白醋,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征呢?你们准备怎样来观察这两种物质,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看、闻、尝、摸)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杯中的液体是什么这个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借此也让学生回顾一下观察方法,效果极佳。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内容如下:
1)边观察边记录在表格一中。
2)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
3)分别观察这两种物品,不能把它们混合。
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始观察。
3.同学们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征并汇报。
4.教师谈话:馒头吃起来非常的蓬松,非常的柔软,因为在里面添加了小苏打。(放下小苏打,拿起白醋)白醋呢?它是一种无色的透明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我们一般可以用作烹调的作料。白醋可以作为简单的清洗剂,可以除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1.请大家大胆的猜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请大胆的猜测一下。
2.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家应有的重要品质,通过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和思维习惯。】
(三)、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你们猜想了可能发生的现象,究竟这些现象会发生,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你们准备怎样实验?实验要重点观察什么?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课件呈现)。
2.小组讨论并汇报。
3.出示小提示:(1)(玻璃仪器易碎,在实验时要小心。(2)小苏打放入杯中的先后顺序。(3)放入小苏打和白醋的方法。(4)小苏打和白醋的用量。)课件出示实验步骤,生齐读。
6.学生尝试实验。
7.同学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了一起,究竟看到了哪些现象呢?
8.小组汇报。
9.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也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些现象,也想亲手做一做这个实验。现在请你们来看老师的这个实验现象是否和你们的现象一致呢?教师演示实验(讲解取药品的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等多种观察方法,多角度地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实验现象,这样的观察才具体、深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解释新物质
1.刚才的实验中大家都看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以后会产生气泡、这种气体是什么?这样的变化是什么变化?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考量吧。
2.第一个实验:老师用点燃的火柴伸入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思考杯中气泡有什么性质?
3.第二个实验:老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把蜡烛放到一个烧杯里)老师把这种气体像倒水一样倒向这个杯子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它有什么性质?大家想不想试试?
4.学生尝试这两个实验。
5.刚才我们做的这两个实验,它的现象说明什么?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说明。
师小结:二氧化碳有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那究竟产生的是不是二氧化碳呢?刚才我们的这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经过科学家大量的实验证明,已经证实了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板书: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是什么呢?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化学变化),同时板书:(化学变化)。我们也可以说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三、拓展延伸
(一)、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二氧化碳,生活当中哪里有二氧化碳呢?(空气、气球、排气孔、水……)
(二)、混合后杯中的物质与混合前是否相同
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的物质,杯中小苏打还在不在呢?杯中的液体还是不是白醋呢?(生阅读43页)
杯中的物质是(醋酸钠),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白醋里含的是醋酸,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醋酸钠,还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实验,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探究,但这两个实验并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学生学生尊重证据、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以后希望大家在生活当中用科学的知识去解决科学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了学生之前对于二氧化碳的了解是比较少的,农村孩子,甚至有一部分连酸醋什么样都没见过,结合生活实际,要多挖掘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科学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时刻在身边,而且我们时刻都在运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向学生介绍科普图书、科普影视节目等也是不可少的。
科学课堂要实现高效,必须是要培养好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才可能实现。作为基层农村科学教师,我目前能做的就是把现有仪器充分利用起来,让孩子们从小动手、动脑、动嘴,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慢慢走在追求高效课堂目标的漫长道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23 02:05 , Processed in 0.3160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