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春》读写结合
朱自清 《春》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简家陇中学 李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品读,学习本文绘景传情秘诀。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慧眼观万物,妙笔写春秋!
今天,我们就跟着朱自清先生去探寻绘景传情的秘诀。
二、依情选景
1、朱自清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春天?
选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来写春。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充满生机活力。
3、境由心生,你有怎样的心境,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朱自清描绘了这么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他当时的心境又如何呢?
1929年,朱自清的夫人去世,年仅32岁,遗下三子三女。这个期间,正值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他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心,抵御外界的纷扰。《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向往。这是大自然的春天,这更是朱自清心中的春天!
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人们为了表达愉悦振奋等正面情绪常常描写明丽热闹的景象,如风和日丽、百花争妍、草木葱茏等——乐景。人们为了表达悲伤苦闷之情等负面情绪,常常描写落叶凋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浊浪滔天等阴晦清冷的景象——哀景。
这是我们写景的第一步——依情选景。
三、激活感官
依情选景后,又怎样激活感官,绘景传情呢?
1.写春草
(1)请一名学生朗读春草图
(2)提问: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感觉器官来观察春草?
生:视觉(写颜色和长势)、触觉(质地)。
师:他仅仅用眼睛在看,用皮肤在感受吗?
生:也是用心在感受。
师: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用情?
生:一个“钻”不仅写出了小草的顽强的挤劲儿,还形象地再现了小草顽强生长的过程(拼了命都要长出来)。充分表现了小草的活力。
师: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就像刚落地的——娃娃!多可爱啊。这报春的使者——绿色的春草带给人们什么?
生:希望。
师:作者的心情本是沉痛的、苦闷的,看到这“嫩嫩的”,“软绵绵的”小草,心也变得——
生:柔软了,温暖了,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3)齐读春草图,感受小草的生机活力和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
2. 小组合作学习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用了什么感官?有什么效果?
3.写雨中人
(1)写雨中人这段能删吗?为什么?
不能删。没有人,这春的画面就缺少了生气。
师小结:人物活动的描写更能表现春天令人陶醉,这是点睛之笔!我们写景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穿插对人物活动的描写,给它锦上添花。
四、对比阅读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
1、学生齐读,感受塞北春风的特点。
2、本文同样运用了多种感官,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塞北的春风是怎样的?
生:猛烈,充满强大的力量。
师:就像塞北的汉子粗犷刚烈。而朱自清写的江南的春风,就如——
生:江南的女子,柔和温婉。
师:大千世界,真是异彩纷呈啊。这是不一样的春风,因为地点不同,因为作者写它时的心境不同,这春风就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描绘这大千世界,传达我们的心情吧。
五、小试牛刀
秋意渐浓,大自然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描述这些变化。
1、想一想:你的心情如何?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
秋叶飘飞、大雁南飞、秋风秋雨、秋实、菊花傲霜、秋草、收获的人群……
2、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激活感官,绘景传情。
3.交流展示与点评。
(1)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练笔。指明其他同学说说运用了哪些感官写景?哪句你最喜欢?为什么?
(2)同桌交换朗读,猜猜同桌通过写景想表达什么。
(六)板书
春
乐景
一、依情选景
哀景
视觉、听觉
二、 激活感官 触觉、 嗅觉
味觉
附 件:
朱自清《春》读写结合.doc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