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在我学习的课程中,第一篇,是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吕维智老师首先对创新思维释义。例如一个红枣和核桃组成的零食,宣传语是早(枣)想和(核)你在一起,作为表白必备神器。各路优秀教师对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各显神通。吕老师说道,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善于发现课本中的创新因素引领学生创新思维 二、善于发现工作中的创新因素引领学生创新思维 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创新因素引领学生创新思维。从课本中,例如一道简简单单的数学题,我们可以从答案中领悟出人生哲理,使一道题不再仅仅是一道题。例如我们可以发掘一些有趣的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我们发现一把叉子和一个勺子可以在一起变成既可以叉东西又可以舀汤的神器,那么再加一把小刀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第二篇,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吕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一、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教师的中心任务 二、引领学生学习知识 ,要在教学模式最优化上下功夫 三、引领学生学习知识 ,要在出奇制胜的绝招下下功夫 四、引领学生学习知识 ,要在创造激情氛围上下功夫。一个老师,当然是教学生知识的,那么老师也要学会在教学模式上下功夫,吕老师介绍了常规教学的五连环教学模式,以及复习课的四步复习法。还讲了一些绝招,例如我们可以走下讲台,幽默的言语表情,随口而出的谜语,随手做出来的游戏,二三百个笑话,呼风唤雨的魔术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一个老师还要充满激情,一个有激情的老师的课堂才是有趣的,理想的,让学生更能尽快进入学习氛围。
第三篇,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吕老师说道要从开心地为他人鼓掌来引领 ,要从大胆地为自己喝彩来引领 ,要从礼仪习惯的养成来引领。能为他人鼓掌,说明自己谦虚,说明对别人认同,说明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会发现美,使课堂氛围和谐。为自己喝彩,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坚强。要有好的礼仪习惯,才能更好地有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吕老师从以下三面方面讲解,一、“仁爱”的意义 二、“仁爱之心”必须讲究方法 三、“仁爱之心”必须讲究智慧。尤其有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在计算机课上,一个老师在电脑上收到学生打的小狗二字,他走下去巡查,发现了是哪个学生,但他并未声张,结果那个学生得寸进尺,发了傻狗二字,老师就把他喊上来,问他知道为什么喊他吗,接下来老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邀请他参加打字比赛。并把这个故事写成文章,在多篇杂志上发表,有仁爱之心的老师能双赢啊。
第五篇,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潭水,吕老师提出了培养乐趣、广泛阅读、工作发掘、借脑提升,四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学记》有云 :念终始典于学,我们只要自始至终地常常想到学习,立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就一定能体会到习书记讲的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的快乐!
第六篇,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要从不从到服从到同化到内化,要坚持三个喜欢,喜欢学校,喜欢学生,喜欢同伴。
第七篇,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古人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能只 “授业 ”“解惑 ”而不 “传道 ”,而是要把 “传道 ”放在第一位,既要精于 “授业 ”“解惑 ”,更要以 “传道 ”为责任和使命,做到 “经师 ”和 “人师 ”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育应该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思想品得熏陶感染思想平得,用情感激发情感,用意志调节意志,用个性影响个性,用心灵呼应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希望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虽然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只要坚持信念,只要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的蜡烛,还有理想的圣火,那我们呢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执着前行,直到理想彼岸。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李汉秋老师主讲的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课程主要讲了中国节的灵魂、传统节日与人文精魂、从先民遗风到迎夏防疫、中华母亲节、星期与七夕、婚姻与爱情、孝亲与家教等内容。让我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素养。
还有朱爱春老师主讲的茶的冲泡技法,让我对龙井、安吉白茶、碧螺春、君山银针、大红袍等几种茗茶的冲泡技法有了一些了解。江昊宇老师的时俗节令让我了解的二十四节气,李远达老师的红楼饮食文化让我从“红楼茶事”和“红楼说米”两个部分讲解红楼饮食文化,麻凡老师主讲的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主要是学校篇、教师篇、家长篇、校长篇以及困惑与出路篇等内容,张莹老师主要讲解信、立、本末、端、礼等汉字中的为人之道,王殿卿老师主要讲解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中华美德 源远流长、孝、礼、勤、忠、信等内容。楼宇烈老师主要讲解礼之为邦、礼之为教、礼之为法、礼之为俗、礼之为仪、礼仪之大等内容,赵仁平老师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四引”为核心,探寻践行中华师道精髓的有效路径,用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 “四有四引”师德内涵和具体要求。于博超老师分别从孔子、陶行知的教学实践中提炼贯穿这四条主线的相关案例,在此基础上,深入阐释新时代师道内涵。课程紧紧围绕“崇德尚礼、博学多识、仁爱敬业、善教有方”展开,四个部分层次分明,又相互依存,每个部分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以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案例展开,重温大师大爱的温度。吴伯雄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论语》编纂成书时经过,通过举例来讲述修饰复调手法。以及《论语》中的比兴以及其他比兴手法,并为我们举例说明。详细写了《论语》的文气:果决之气、个人志向与知识分子责任、清高之气、对义的坚守,从细节描写孔子的形象:谦虚而自负、随和而不固执、认真自律、率性朴实,并简述了子路形象。
通过课程,以古鉴今,让我们继承师德先贤的光辉思想,仰望先贤的背影,追寻先贤的脚步,在教育路上,与他们同行。
本次培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了解了太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