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关于镜头感
关于镜头感
关于镜头感: 最近少拍照片,趁机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做一下总结。文章写得比较单薄,不够深入,我文笔不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用定焦,而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用好它们,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而不是老想着换更好的,如果能起到解毒的作用就更好了。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动笔写关于摄影的东西,以前的知识都相对零散,这次归纳了一下。文中所说很多观点在坛子里面的DX都曾经提出过,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归纳总结一下而已。
---------------------------------------------------------------------------
关于镜头感:28-35-50
刚学摄影的时候偶尔会听到类似“镜头感”之类的词语,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用了T3的35mm镜头一年多,才开始慢慢明白个中的含义。今年年初进了一台GR1s(28mm镜头),至今也有三个多月了,加上自己本来就有一只性价比非常好的佳能50/1.8II,三只镜头比较下来,心中模糊的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其实所谓“镜头感”就是摄影师和镜头之间培养起来的感觉,是在对自己所用的镜头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想象镜头是怎样看东西的规律。比方说,手里拿着T3的35mm镜头,不举相机,站在哪个位置能将什么东西取进来,在什么光圈下景深大概有多少,前后左右移一点透视会发生什么变化,自己心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概念,当然不需要非常的精确。
光圈F8,对焦在牌子上,两个人都会落在景深当中。
入门级廉价的变焦镜头的最常见的焦段是24-105,为的就是让初学者花最少的钱去培养这种感觉,在熟练后再根据对自己的题材选择适合的专业镜头。以前用变焦镜头不觉得,但用了定焦镜头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就不知不觉的培养起来了,以至于我有时手里拿着变焦镜头当定焦镜头用!不是说变焦镜头不能培养镜头感,而是大部分使用者只是简单的变焦了事,没有认真的对每个焦段固定练习,加上现在非全幅DSLR都有镜头系数,更加淡化了传统的焦距概念。
28-35-50是我比较常用的三个焦段,最熟悉的是35mm。28mm与35mm、35mm与50mm都是非常接近的焦段,习惯了T3的35mm,GR1s我很快就上手了。一开始我也以为:“退一步是28mm,进一步是50mm”,但实际用下来才发现它们之间是很相似,但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
卖花的人。光圈F11-16
我个人觉得35mm是比较舒服的一个焦段,物体之间透视和比例适中。虽说28mm与35mm相差不大,但用起来感觉就不是退一步那么简单。即使退一步,也能看出28mm的透视感要大,加
上边缘的畸变,使得空间感强了不少。28mm对构图能力要求比较强,因为它比35mm广,所以画面中包含的元素更多,一不小心就会把不必要的东西取进来;另一方面,28mm也考验摄影师的胆量,摄影师需要更加接近被拍摄者,而我用T3的时候这种压力明显小了不少。但28mm与35mm有一点很相似:那就是它们的在同一光圈下景深都比较接近,这让我很快就习惯了GR1s,尤其是F8以下的小光圈的景深都很大,这对于我抓拍和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都非常有用。经常会见到背景和其他元素处理不好就虚化了事的例子,这会使摄影师产生构图和提炼的惰性。T3和GR1s即使光圈全开(F2.8),只要不是靠得太近,背景的虚化也有限,那种虚化是“有着能分辨实体的朦胧,含蓄、温柔而充满感情”的。还好,我对镜头的虚化能力和bokeh已经不太感冒了。
父女。光圈F5.6。构图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抓拍的时间太紧一不小心把多余的东西取了进来,所以我稍微裁了一下图(85%左右)
photo by 墓月花,GR1s, 光圈F4。
“后面是刚放的炮纸,带着头花,手拿香的憨厚的小女孩,很能映衬过年的感觉。” 轻微的虚化更突出了女孩,也交代了女孩所处的环境
35mm与50mm都是很平凡的焦段,没有广角的冲击力和长焦对空间的强烈压缩,以至于用它们拍的照片都很平实,能使读者更注重照片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感觉真实而不夸张,要想平实而不平凡的话只能在片子的内容和内涵上做文章。35mm与50mm也是大家常说的人文焦段,它们能使摄影师和被拍者保持着一定的心理和物理距离,不会令被拍者产生一种被侵犯的感觉而又能让摄影师融入事件所发生的环境当中,所以通常会看到给徕卡新手的第一只镜头的选择建议不是35mm就是50mm。35mm和人看东西的方式基本相符,而50mm标准镜头是和人眼看东西的比例相同,但看东西比例相同和看东西的方式相似是两回事。
EOS30,50/1.8II,光圈F2.0-2.8
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实在太平凡了,不是广角也不是中焦,让人有点耍不开也够不着的感觉,对摄影师的构图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要用好标准镜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会听到“标头无用论”的说法。其实并没有无用的镜头,只有用得不好的镜头。佳能的《EF
LENS WORK III》中标准镜头那一章说道:“The key to using a standard lens skillfully is
to strike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distance,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background blur effect obtained by opening the
aperture.”
就是说如果能使物距、虚实和透视得到均衡的处理,那你用标准镜头就
算入门了。平时我使用T3街拍,但至少有40%的情况下我觉得50mm会比35mm更好用,尤其是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我不能走近的(例如隔着一条马路),或者某些被拍者不允许我靠得太近的,50mm虽然比35mm只长了一点,但可以使你离得更远一些。我那只佳能50/1.8II配的是EOS30,可街拍用单反太显眼了,而我又没钱买徕卡或G2+G45,所以只能作罢,拍不到的不拍就是了。对于其他场合,我倒是非常乐意使用50/1.8II来给朋友拍拍纪念照之类的,因为它的成像实在很不错。
这张是T3的35mm拍的,我不可能靠得更近了,任何轻微的动作都肯定会给他发现我的存在,这时候50mm镜头会更有用。
光圈F2.8-4
清明节.烈士陵园
EOS30, 50/1.8II,光圈F4
个人认为用好50mm镜头,懂得利用透视和景深非常重要,否则过于平淡。
我还有一只使用频率不高的EF17-40/F4,原因是我用了T3后对超广角的热情慢慢淡了,一年里能用超广角的没几次机会。最近都在考虑把它出手了,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我不是喜欢折腾器材的人,想想留下来总会有用处的,先留在身边吧。
用好一只镜头,要比会用一堆镜头要难得多。
于2006年4月3日凌晨
(PS:另感谢墓月花借了一张图片给我作例子,那是少数能让我过目不忘的照片之一。)
[阿祖 2006-5-8补充如下:]
我们不妨把眼光开阔一些,实际上,在传统的焦段中,40mm-60mm都可以被称作标准镜头。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有的厂家的标头是45mm或55mm的。所以,标头定在50只是一个约摸值,前后相差一点不会影响镜头感的培养。所以,不必要拘谨于那几mm
的差异,也不必拘谨于文中提及的28-35-50这几个焦段是否刚好。
再把眼光放开点,我只是提及了28-35-50这几个焦段,事实上我觉得用24mm和60mm等等也一样能把镜头感培养出来,比如说用惯了28,24是怎样的会比较容易估计的出来。你用哪个焦段的镜头都好,关键是你跟镜头之间要培养出那种互相信任的感觉。
---------------------------------------------------------------------------
北方兄的文章 原文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
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
条件反射而已。”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
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一
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
篇二:关于镜头感
关于镜头感
关于镜头感: 最近少拍照片,趁机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做一下总结。文章写得比较单薄,不够深入,我文笔不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用定焦,而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用好它们,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而不是老想着换更好的,如果能起到解毒的作用就更好了。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动笔写关于摄影的东西,以前的知识都相对零散,这次归纳了一下。文中所说很多观点在坛子里面的DX都曾经提出过,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归纳总结一下而已。
---------------------------------------------------------------------------
关于镜头感:28-35-50
刚学摄影的时候偶尔会听到类似“镜头感”之类的词语,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用了T3的35mm镜头一年多,才开始慢慢明白个中的含义。今年年初进了一台GR1s(28mm镜头),至今也有三个多月了,加上自己本来就有一只性价比非常好的佳能50/1.8II,三只镜头比较下来,心中模糊的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其实所谓“镜头感”就是摄影师和镜头之间培养起来的感觉,是在对自己所用的镜头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想象镜头是怎样看东西的规律。比方说,手里拿着T3的35mm镜头,不举相机,站在哪个位置能将什么东西取进来,在什么光圈下景深大概有多少,前后左右移一点透视会发生什么变化,自己心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概念,当然不需要非常的精确。
光圈F8,对焦在牌子上,两个人都会落在景深当中。
入门级廉价的变焦镜头的最常见的焦段是24-105,为的就是让初学者花最少的钱去培养这种感觉,在熟练后再根据对自己的题材选择适合的专业镜头。以前用变焦镜头不觉得,但用了定焦镜头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就不知不觉的培养起来了,以至于我有时手里拿着变焦镜头当定焦镜头用!不是说变焦镜头不能培养镜头感,而是大部分使用者只是简单的变焦了事,没有认真的对每个焦段固定练习,加上现在非全幅DSLR都有镜头系数,更加淡化了传统的焦距概念。
28-35-50是我比较常用的三个焦段,最熟悉的是35mm。28mm与35mm、35mm与50mm都是非常接近的焦段,习惯了T3的35mm,GR1s我很快就上手了。一开始我也以为:“退一步是28mm,进一步是50mm”,但实际用下来才发现它们之间是很相似,但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
卖花的人。光圈F11-16
我个人觉得35mm是比较舒服的一个焦段,物体之间透视和比例适中。虽说28mm与35mm相差不大,但用起来感觉就不是退一步那么简单。即使退一步,也能看出28mm的透视感要大,
加
上边缘的畸变,使得空间感强了不少。28mm对构图能力要求比较强,因为它比35mm广,所以画面中包含的元素更多,一不小心就会把不必要的东西取进来;另一方面,28mm也考验摄影师的胆量,摄影师需要更加接近被拍摄者,而我用T3的时候这种压力明显小了不少。但28mm与35mm有一点很相似:那就是它们的在同一光圈下景深都比较接近,这让我很快就习惯了GR1s,尤其是F8以下的小光圈的景深都很大,这对于我抓拍和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都非常有用。经常会见到背景和其他元素处理不好就虚化了事的例子,这会使摄影师产生构图和提炼的惰性。T3和GR1s即使光圈全开(F2.8),只要不是靠得太近,背景的虚化也有限,那种虚化是“有着能分辨实体的朦胧,含蓄、温柔而充满感情”的。还好,我对镜头的虚化能力和bokeh已经不太感冒了。
父女。光圈F5.6。构图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抓拍的时间太紧一不小心把多余的东西取了进来,所以我稍微裁了一下图(85%左右)
photo by 墓月花,GR1s, 光圈F4。
“后面是刚放的炮纸,带着头花,手拿香的憨厚的小女孩,很能映衬过年的感觉。”
轻微的虚化更突出了女孩,也交代了女孩所处的环境
35mm与50mm都是很平凡的焦段,没有广角的冲击力和长焦对空间的强烈压缩,以至于用它们拍的照片都很平实,能使读者更注重照片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感觉真实而不夸张,要想平实而不平凡的话只能在片子的内容和内涵上做文章。35mm与50mm也是大家常说的人文焦段,它们能使摄影师和被拍者保持着一定的心理和物理距离,不会令被拍者产生一种被侵犯的感觉而又能让摄影师融入事件所发生的环境当中,所以通常会看到给徕卡新手的第一只镜头的选择建议不是35mm就是50mm。35mm和人看东西的方式基本相符,而50mm标准镜头是和人眼看东西的比例相同,但看东西比例相同和看东西的方式相似是两回事。
EOS30,50/1.8II,光圈F2.0-2.8
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实在太平凡了,不是广角也不是中焦,让人有点耍不开也够不着的感觉,对摄影师的构图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要用好标准镜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会听到“标头无用论”的说法。其实并没有无用的镜头,只有用得不好的镜头。佳能的《EF
LENS WORK III》中标准镜头那一章说道:“The key to using a standard lens skillfully is
to strike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subject distance,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background blur effect obtained by opening the
aperture.”
就是说如果能使物距、虚实和透视得到均衡的处理,那你用标准镜头就
算入门了。平时我使用T3街拍,但至少有40%的情况下我觉得50mm会比35mm更好用,尤其是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我不能走近的(例如隔着一条马路),或者某些被拍者不允许我靠得太近的,50mm虽然比35mm只长了一点,但可以使你离得更远一些。我那只佳能50/1.8II配的是EOS30,可街拍用单反太显眼了,而我又没钱买徕卡或G2+G45,所以只能作罢,拍不到的不拍就是了。对于其他场合,我倒是非常乐意使用50/1.8II来给朋友拍拍纪念照之类的,因为它的成像实在很不错。
这张是T3的35mm拍的,我不可能靠得更近了,任何轻微的动作都肯定会给他发现我的存在,这时候50mm镜头会更有用。
光圈F2.8-4
清明节.烈士陵园
EOS30, 50/1.8II,光圈F4
个人认为用好50mm镜头,懂得利用透视和景深非常重要,否则过于平淡。
我还有一只使用频率不高的EF17-40/F4,原因是我用了T3后对超广角的热情慢慢淡了,一年里能用超广角的没几次机会。最近都在考虑把它出手了,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我不是喜欢折腾器材的人,想想留下来总会有用处的,先留在身边吧。
用好一只镜头,要比会用一堆镜头要难得多。
于2006年4月3日凌晨
(PS:另感谢墓月花借了一张图片给我作例子,那是少数能让我过目不忘的照片之一。)
[阿祖 2006-5-8补充如下:]
我们不妨把眼光开阔一些,实际上,在传统的焦段中,40mm-60mm都可以被称作标准镜头。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有的厂家的标头是45mm或55mm的。所以,标头定在50只是一个约摸值,前后相差一点不会影响镜头感的培养。所以,不必要拘谨于那几mm
的差异,也不必拘谨于文中提及的28-35-50这几个焦段是否刚好。
再把眼光放开点,我只是提及了28-35-50这几个焦段,事实上我觉得用24mm和60mm等等也一样能把镜头感培养出来,比如说用惯了28,24是怎样的会比较容易估计的出来。你用哪个焦段的镜头都好,关键是你跟镜头之间要培养出那种互相信任的感觉。
---------------------------------------------------------------------------
北方兄的文章 原文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
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
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一
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
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
北方兄的另外一篇文章 原文
作者:北方
1、“一镜”可行吗?
2、“一镜”会不会比“两三镜”有明显的劣势?会不会失去很多出好片的机会?
3、“一镜”应该选择定焦
篇三:关于记忆,你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
关于记忆,你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
我们人类的记忆-回忆机制与电脑的存储-提取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记忆就显得如此迷人。
“如果我们记得经历的一切,其病态程度基本等同于完全失忆。”——William James
我们常说人由记忆组成,你的记忆决定了你是谁。
记忆和回忆机制如此复杂深奥,以至于人们常说自己“记性不好”。一方面是我们常说的“存储-提取”功能比较弱,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记忆和回忆复杂迂回,不像电脑、手机那么简单粗暴。
这里是10个与记忆、回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下内容参考Robert A. Bjork教授的著作,Bjork教授来自赫赫有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记忆不会消退
每个人都会遭遇记不起事儿的窘境,比如说忘了某人叫什么、法语“市政厅”怎么说、车停哪儿了。
看上去记忆会消退,就像水果会变质一样。但是研究表明并非如此。实际上,我们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任何存储在大脑里的事情,如果不去回顾,它就会变得原来越难提取。消退的不是记忆,是大脑提取记忆的过程。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脑能记住它遇到的所有内容,但是为什么大部分内容我们都想不起来?
2,遗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乍一看,这个观点很不合理,我们来设想一下:你有一个神奇的大脑,它能记住任何事情。当你想用这个神奇的大脑回忆一下车停哪儿了,大脑顿时涌现出所有你曾经停车的地方,在这一堆记忆中,你得一个个的拣。
很显然,你想要提取的信息是最近一次停车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记忆的真相:比起久远的记忆,最近发生的事情重要的多。
要让我们的超级大脑转的更快,效率更高,我们建立了淘汰机制,将那些陈旧的、没用的信息一一淘汰,这套机制就叫“遗忘”。
这就是为什么遗忘有助于学习:将无关紧要的信息封存,自然会留下日常最重要的信息。
3,“消失的记忆”可以再现
记忆不会消失,有些信息尽管难以再认,但还是可以恢复的。
尽管有些事情经过很久都想不起来,它们依然存在,等着被再次唤醒。实验证明,即使是经过了很久,无法再获取的信息依然有可能被恢复。这就是为什么重新捡起旧的知识比学习新知识来的快得多。
就好比你永远不会忘了怎么骑自行车。我们记忆的规则不仅限于默会性知识(译者注:又称内隐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经常使用又难以用语音表达,比如做某个动作掌握的知识),对于记忆和回忆都是如此。
4,回忆改变记忆
我们回忆的内容必定基于已有的记忆,那么为什么说回忆会改变记忆?
相比于其他记忆来说,对某个内容回忆一次,就是强化这部分内容。举个例子,当你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收到一架乐高太空船,你对这次生日记忆犹新,相比而言,你对其他生日的记忆就要淡许多。
回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构建过去——至少是自己能想起来的那一部分。
不仅如此,如果回忆的内容发生错误,我们的记忆也会随之歪曲。实际上,心理学家们正在进行植入歪曲记忆的实验。
如此便可得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恰恰是由于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记忆。
5,记忆是不稳定的
显而易见,回忆之所以能改变记忆,就是因为记忆不那么稳定。然而人们宁愿相信记忆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忘了“我们会遗忘”这件事儿,我们会高估自己的记忆,认为自己今后不会再遗忘。
对于学生来说,这尤其重要,学生们往往会低估自己应当投入的努力。高估记忆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引发第6个问题:
6,预见偏差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我们认为自己一定不会忘掉,所以不屑于写下来,结果不到10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规律在实验室中得到佐证。Koriat和Bjork在2005年做过一项研究:让人们学习一组词,类似于“light-lamp”。当被问及“过一会,我说light这个词,你能不能想到后续的词语light”,被试者们都很自信的认为没问题。实际上在随后的实验中,当被问及“light”这
个词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词语都有,比如说“bulb”、“shape”,和标准答案“light”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就是“预见偏差”。
7,趁自己还记得住,赶紧学习
当我们很快回忆起一件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反之则会觉得自己很愚笨。而在学习的时候却恰恰相反,学的越快,越不会花功夫去反复记忆,有意思的是,当遇到艰深晦涩的知识,我们反而会去学。
当人们反复回忆某件事,就会频繁的构建、重建这部分记忆,我们对于这些内容记得越牢。当人们学习某项新技能需要反复练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俗话说:熟能生巧,仅仅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勤加练习。
8,环境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学习(比如教室),如果换一个环境,就很难回忆起所学的内容?
那是因为环境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当你学习的时候,都有些谁,你怎么学的?
我们发现,人们学习的时间越长,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方式,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学习的效果最好。当学习无法脱离环境的影响,所学的内容经过数年就会逐渐淡忘。
笔者有位就职于大学的朋友,他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站在椅子上或者靠着墙的时候,复习效果特别好。对此我曾不以为然,甚至笑他很疯癫,但是这方法确实有效。
9,刷新记忆
如果你要学网球,有两种方案:方案1,第一周学发球,第二周学正手,第三周学反手;方案2,每天都练习发球、正手、反手。你会选哪个?
从长远来看,混合式学习记得更牢。对于默会性知识(比如打网球)和陈述性知识(比如委内瑞拉的首都叫什么,查查谷歌就知道了,是加拉加斯)都是如此。
混合式学习有一点麻烦,起步难。举个例子,你本来在练习发球,突然转成正手,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发球了。你会觉得怎么这么难,于是反复的联系,但是从长远来看,混合式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
这种学习方式叫做“刷新假设”,每次我们切换学习任务,记忆就得“刷新”一次,如此,我们会记的更牢。
10,学习是可控的
实际上,我们常常会低估我们对于记忆和回忆的控制力。
举个例子,人们常常认为有些事情就是很难学,还没开始就放弃了。然而恰恰是那些复杂学习方法,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切换各种学习任务、费心重建记忆,可以帮助我们记得更牢。
而且,人们常以为过去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不会再改了。事实上,我们回忆和解读过去的角度是变化的。回顾的角度不同,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道路。举个例子,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回忆中,从而从负面回忆中解脱出来(Levy和Anderson,2008年研究成果)。
总之,我们的记忆-回忆机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无法像电脑一样存储-提取记忆,但这恰恰是我们人类记忆的迷人之处。
原文:Memory and Recall: 10 Amazing Facts You Should Know
《关于镜头你必须知道的10个知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11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