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回复: 0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5年中考化学全部复习资料

化学复习提纲

初中全册

目 录

绪言 ...............................................................................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 1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6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 11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1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 19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2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 27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 30 第九单元 溶液 .................................................................... 33 第十单元 酸和碱 .................................................................. 36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 42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 44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47 常见物质的俗名 .................................................................... 48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 48 常见反应的现象 .................................................................... 53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 55 多功能瓶 .......................................................................... 56 除杂 .............................................................................. 57 鉴定 .............................................................................. 57

绪言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以及反应类型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三、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 化合反应:A+B=AB。例如:C+O22. 分解反应:AB=A=B。例如:2H2O2

CO2 2H2O+O2↑

3. 置换反应:AB+C=AC+B。例如:Fe+CuCl2=FeCl2+Cu

4. 复分解反应:AB+CD=AC+BD 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

注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里大部分学生会出错)

1)、反应物要求:有酸参加,碱和盐可溶或者难溶都可以;无酸参加,碱和盐必须可溶。 2)、生成物要求:有气体、水、沉淀三者之一生成即可。

例如:CuSO4 + Mg(OH)2 就不会发生反应,尽管产物中有Cu(OH)2 生成,但是不符合反应的要求无酸参加,碱和盐必须可溶。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溶解度表(见下表)



? K+ 、Na+ 、NH4+ 、NO3- 盐皆可溶 ? Cl- 只有Ag+ 不溶 ? SO42-只有Ba2+ 不溶



? CO32- 盐 只溶K+ 、Na+ 、NH4+



? OH- 只K+ 、Na+ 、NH4+Ba2+ 、Ca2+

注意:溶解度表和复分解反应是学习酸碱盐的基础,在酸碱盐分离、鉴别、除杂、推断中有应用。

“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

“不”表示不溶于水, “微”表示微溶于水, “挥”表示挥发性,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4. 氧化反应

1.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3.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会发光、放热,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放热较少,但不会发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25H32+33O2

25CO2+16H2O

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托盘天平的使用

1.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

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 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

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 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 e)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 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 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 仪器的连接

1. 2.

3. 4. 需要用力的事情都要由右手来做。

三、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

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实验剩余的药品

四、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2. 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一

倾、二送、三直立”)

3.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4.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篇二: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整理版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回归课本):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上P7)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上P7)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上P8)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上P7)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上P27)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上P27)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上P73)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上P52)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上P52)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上P47)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上P47)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上P47)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上P81)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上P71)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上P84)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上P79)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上P35)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上P39)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下P11)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下P72)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上P35)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上P36)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上P36)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上P38)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上P91)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下P27)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

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下P28)

2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下P36)

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下P38)

2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下册 第十单元)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下册 第十单元)

---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下P59)

---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下册 第十单元)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下册 第十单元)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KAl(SO4) 2 ?12H2O、CuSO4 ?5H2O) (P40制取明矾晶体)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下P55)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与潮解比较)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上P125)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上P125)

基础知识与理论:

1、空气的成分:N2占78%, O2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CO2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上P27)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可吸入颗粒物等(上P31)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CO、CO2、CH4、 SO2、SO3、NO、 NO2、H2S、HCl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NO3、CO32、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

------Cl、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

--HS(硫氢根)、S2、 NH4+(铵根或铵离子)、K+、Ca2+、Na+、 Mg2+、Al3+、Zn2+、Fe2+(亚铁离

子)、 Fe3+(铁离子)、Cu2+、Ag+、Ba2+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上P83)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三铁二四碳,二价氧钙钡镁锌,二四六硫三五氮,三铝四硅三五磷,

一五七氯常常见,一三铜四七锰,单质为零永不变。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上P81)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上P82)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

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上P82)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上P84)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上P75)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上P96)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上P98)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下P61)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下P12)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上P75) b.化学式:参照“5(1)”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上P79)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上P83)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O2(上P37-38;)、 H2(下P10)、CO2(上P110-111); 药品: KMnO4、H2O2、MnO2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2MnO4+MnO2+O2↑;或2H2O2O+O2↑; Zn+H2SO4=ZnSO4+H2↑

仪器装置 P39 图2-17

[固(+固)]或[固+液] Zn和HCl或稀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CaCO3+2HCl=CaCl2+H2O+CO2↑ P111. 图6-10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 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

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 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

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O2:正放;H2:倒放;CO2:正放。

注意事项: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H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CO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上P34)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⑤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上P66)

① 可燃性: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② 还原性:H22O 3H2 + WO2O 3H2 + Fe2O32O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上P114)

①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②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CaCO3↓+H2O + CO2 == Ca(HCO3)2;CO2 +2NaOH==Na2CO3 + H2O ③*氧化性:CO2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上P117)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②还原性:CO + CuO 2 3CO + WO32 3CO + Fe2O2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SO3 + 2NaOH == Na2SO4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O; Cu(OH)22O; 2Fe(OH)32O3 + 3H2O;2Al(OH)3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

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

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m(溶质)/ m(溶剂)]╳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该元素原子在分子中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m(化合物)/ m(混合物,总)]╳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m(所有分子中该元素质量和)/ m(混合物,总)]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

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篇三: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

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8、原子

9、分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3、化学式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得e

阳离子

失e 如:A + B = AB 如:AB = A + B

如: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

MnO

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

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

SO2)碱性氧化物CaO、Fe2O3 )

25、结晶水合物26、潮解风化27、燃烧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

杂质占0.03%NO2 、CO、SO2、H2S、NO等物质和粉尘。

2、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3(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 注意各酸根或 2++2+

()、Ag(银离子)、Ba(钡离子)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

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稀有气体的可多加个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气”字或不加也可)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

+ + + + + + + + + +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

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说明: (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

出该金属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

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

出氢气,生成对应的碱。 4=Na2SO4+Cu(OH)(游离态)

离子符号

氧化物 酸





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离子

元素符号:原子 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

:分子 如:5CO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4Mg 只表示4个镁离子

2+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O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如:CO2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如Mg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7CO2;12、

化合物

2+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70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17:59 , Processed in 0.5910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