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14婺城九年级语文期末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4大题,21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影片《魔警》故弄xuán虚,装神弄鬼,只会像恐怖片那样恐吓(A. ha B. xià).
人。我们只有不亵dú▲艺术,探寻艺术的真谛,中国影片才会迎来妖娆(A. láo .
B. ráo)的春天。
2.古诗文默写。(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3)▲,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李清照《武陵春》中与秦观的《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刑其长吏(惩罚) .
B.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深切的憎恨) ..
D. 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安陵君其许寡人 舍其文轩 B.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后知生于忧患 ....
C. 之次所旁丛祠中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5.名著阅读。(4分)
(1) ▲ 被菲利普夫妇誉为“我们家里的福音书”,使一个令“全家的恐怖”的
于勒,突然变成菲利普一家的“希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2)简·爱一怒之下离开了桑菲尔德,离开了这个让她伤透了心的地方,在惠特克劳斯
下了车,没有找到工作,夜晚就在林子里睡觉。在简,爱饥饿难忍、孤苦无助时,
(1分) D. 扶苏以数谏故先帝不以臣卑鄙 ..
(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下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水浒》中的哪个情节的片段?(2分)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
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薛霸道:?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馀的路,你这般样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
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董超道:?你
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咶。?
情节:
6.语言表达运用。(5分)
(1)阅读下面漫画,并用一句简要的话说明其内容。(2分)
(2)学校组织“感动中国”课本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根据课文《出师表》的内容,
给诸葛亮写一段推介词,要求以第二人称的角度来写,且不少于8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7—10题。(14分)
在那遥远的地方
夏 阳
①七月末的大草原,烈日当空,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连一丝风的影儿都没有。这是一个洗发水广告片的拍摄现场。厂家为了打开市场,不惜重金打造广告宣传片。他们聘请了国内知名的导演和一流的工作团队,还求菩萨一样求来了一位正当红的影视歌三栖女明星。剧本敲定了,场景选好了,摄影、美工、演员等各部门均各就各位,却没有风。
②没有风,这广告片还怎么拍?导演急得抓耳挠腮,像草船借箭里的周瑜,背着手在地上不停地踱来踱去,时不时地望一眼插在草坡上的旗杆。旗杆上的旗子像被掐断了脖子,蔫头耷脑,纹丝不动。一连三天,风像个淘气的孩子,似乎和他们耗上了。女明星一脸焦急。
③怎么办?导演想风,都快想疯了。好不容易,他想到了买电风扇。二十台电风扇,在灼热的阳光下,如同草原上朵朵盛开的向日葵。广告片开拍:在那遥远的地方??
④片子拍完了,大家又犯愁了:这二十台电风扇怎么处理?
⑤导演看了看大家,说,要不每个人分一台?谁也不吭声。制片主任想了想,问地陪,最穷的学校在哪儿?地陪沉吟了一下,说,赵家沟,学校的孩子可苦呢。这样,七八辆车浩浩荡荡开进了赵家沟小学。
⑥学校正放暑假。地陪赶忙找来校长、老师和村干部,又召集了十几个学生。大家在坑坑洼洼的操场上,简单地弄了一个电风扇捐赠仪式。校长喜滋滋地对女明星说,这下可好哩,
以后夏天就不用愁了。女明星心头一热,掏出五百块钱塞在校长手里,叮嘱道,给孩子们买几支笔吧。剧组其他人员一看,也纷纷效仿。校长眼里含着泪给大家鞠躬,一个劲地表示道歉:不巧遇上放暑假,娃不多,仪式太简单了。
⑦两个小时后,在一片敲锣打鼓的欢送中,七八辆车告别了赵家沟。尘土飞扬里,女明星一回头,猛然发现学校操场边燃着几炷香,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跪在一旁,正对着他们的车影,虔诚地直磕头。女明星问地陪是怎么回事。地陪说,她是学校煮饭的,疯婆子,甭理会,她好迷信,肯定是把你们当菩萨下凡了。女明星鼻子一酸,眼泪涌了出来。
⑧剧组在赵家沟小学捐钱赠物的事迹,被当地有关部门写成了新闻。众多媒体纷纷报道。一时,好评如潮。爱好收藏的广东房地产商王东在网上看到这条新闻,突发奇想:这么经典的广告片,这么大牌的明星,这么知名的导演和团队,如果把那些电风扇收藏起来,若干年后作为历史的见证物重见天日,肯定会引起轰动,肯定会价值不菲。
⑨于是,王东悄悄地坐飞机来到呼市,然后在一家物流公司租了一辆卡车,拉着一车新买的课桌椅,风尘仆仆地赶到赵家沟。王东的到来,把校长乐坏了。校长要找人张罗欢迎仪式,王东赶紧阻拦道,还是让孩子们好好上课吧,我不过是在做点自己该做的事儿罢了。⑩搬完课桌椅,王东让校长陪他到处转转。正值九月,天气还是有些炎热。王东抹了抹脸上的汗水,问校长,为啥不给孩子使电风扇?校长解释道,刚开学,一切乱糟糟的,教室里还没来得及拉电线呢。王东看着破烂不堪的教室,说,拉电线又得费不少钱,为一台电风扇不值。校长迷惑不解地问,给娃们热天上课用,咋不值呢?王东说,他们是好心办坏事,我们城里的学校装的都是吊扇,哪有用台扇的。你想呀,这台扇的电插头电了人怎么办?扇叶子伤了手怎么办?你们晚上又不上课,干吗非要这样浪费。像这样的房子,没装避雷针,一旦拉了电线,雷雨天容易发生雷击,重则死伤,轻则火灾。校长如梦初醒,嘴里直嘀咕,是啊,我咋没想到这茬呢?
?又转了一会儿,王东跺跺脚,认真地看着校长,说,唉,这些电风扇,其实是烫山芋,你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搁这里也浪费,还容易遭人说闲话。这样吧,好人做到底,我出五千块钱,你全卖给我,我拿回去给手下工人使。你拿这钱用在刀刃上,整一整这操场,别让孩子们一上体育课除了跑步还是跑步。
?校长紧紧握着王东的手,热泪盈眶。
?就在王东的车满载着电风扇离开赵家沟时,尘土飞扬里,他从后视镜里猛然发现学校操场边燃着几炷香,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跪在一旁,正对着他的车影,虔诚地直磕头。
(节选自《2012年度中国小小说》有删改)
7.这篇小说围绕风扇展开情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完整文章的故事情节。(2分)
拍片之前,买风扇→ ① ▲ →看到新闻,想风扇→② ▲
8.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七月末的大草原,烈日当空,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连一丝风的影儿都没有。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导演急得抓耳挠腮,像草船借箭里的周瑜,背着手在地上不停地踱来踱去,时不时..............
地望一眼插在草坡上的旗杆。(这些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
9.你认为王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3分)
10.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第⑦段与第?段都写到“虔诚地直磕头”?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两者
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1—14题。(12分)
企业与更严格的环保执法环境
【新闻点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由于新《环保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这也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企业将面临着一个更严格的环保执法环境。
【有法可依】
材料一:
材料二:新《环保法》第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四十二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第五十五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六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其行为包括?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等。
【专家说法】
对于新《环保法》的实施,政府、企业等应该做好四方面的心理准备。一是原本企业是地方政府的?座上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政府难免会对企业开一些?方便?之门,企业必须?断奶?;二是原本地方政府大包大揽,但新《环保法》规定了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如果违法一并追究责任;三是技术准备,企业时不时出现超标排放,理由是治污设施检修或
损坏而临时停工等,按照新《环保法》要求,只要不达标排放就严惩,因此?该技术改造的就技术改造?、?该上环保设备的就赶快上设备?;四是对于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处罚处副调研员李铮
新法不但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责任到人,还非常详细的规定了违法行为,比如对污染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暗管、渗井、渗坑、灌注?这样的偷排偷放行为,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行为。新法将严厉打击?企业把自动监测仪器探头密封在矿泉水瓶子里,然后再放到排污口,提供的是虚假数据?的违法行为,处罚是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等专门性环保法规进行罚款,直接责任人行政拘留,根据?两高?司法解释,追究刑事责任等。——环保部政法司法规处处长王炜
11.【有法可依】材料一中的两幅漫画,很好地解读了新《环保法》的内容,请你结合上述材
料,作简要阐释。(3分)
1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3分)
A.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在罚款方面,新《环保法》还找不到合适
的处罚办法。
B.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
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C.新《环保法》强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D.新《环保法》强调了排污企业信息公开,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还没有真正得到保证。
1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如何处理下面的环境污染案件,才会使我们环保走上健康的
轨道?(3分)
最近,据央视报道,鲁抗医药的治污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行业标杆,但在其向外偷排
的污水中,抗生素的浓度超自然水体万倍;另外,其污水中的一些数据在第三方运营公司的帮助下进行造假。仅2014年,鲁抗医药的环境监管记录就达7次,但企业依然在排污。
14.很多企业认为,自己落户这个地方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过来的,地方政府就对
之有责任,要对其一些环境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3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5—16题。(4分)
菩萨蛮·宿水口①
南宋〃洪瑹
③④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
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注释】①水口:集镇名,在安徽来安县南三十里的来安水东岸。②洪瑹(tú):字叔玙,号空同词客,宋代末年理宗时人。③横江:长江。④短亭:古时修于官道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15.“断虹远饮横江水”一句中一个“饮”字,意境全出,请赏析其妙处?(2分)
②
篇二:古典诗词鉴赏: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赏析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译文】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⑷多情: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⑸归舟:返航的船。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英译】 Jiangchengzi Song · Qin Guan Translated by Tonggui Wang The willows of the West City are flirting spring gently, which brought back my parting sorrow, I could not stop the tears. I still remember that you tied my return boat lovingly, the green fields, the red bridge and the parting scene that year, And now, where are you?I can see only the river flowing. Beautiful youth does not stay for the young people. When is the end of the parting sorrow? When catkins flew, flowers fell,I ascended the pavilion. Even if the waters of the Spring River were all tears, The flow of sadness would never end in my heart. 【创作背景】 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具体作年难以考证。
【赏析一】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赏析二】 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
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了!几个波折,诉尽赴约而不遇的绝望哀情。 换头“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何况春天又一次完结了哩!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最后,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极尽夸饰之能事,却仍“流不尽,许多愁”!妙在“流不尽”!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篇三:秦观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讲义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讲义
【翻译】
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的杨柳轻轻的逗弄着春天,
动离忧,泪难收。 这勾起我离别忧愁,止不住热泪盈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还记得你深情地为我栓归来的小舟,还有那
碧野朱桥当日事,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我们当年离别的情形;
人不见,水空流。 如今你不见,只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停留。
恨悠悠,几时休? 悠悠离别恨,何时是个头?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柳絮飞舞,落花满地的时节我登上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 即便春江水都是泪水,
流不尽,许多愁。 也流不尽我心中的忧愁。
此词为少游前期的暮春怀人伤别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词人简介:
秦观(1049-1100),初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十五岁丧父,侍母家居,勤奋研读经史。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前往徐州拜见苏轼,曾作《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宋之才”。后来苏轼又向王安石推荐秦观的诗歌,王安石赞叹为“清新妩丽,鲍、谢似之”。黄庭坚也曾高度评赞秦观说:“东南淮海唯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秦观虽然如此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因新旧党争的倾轧,科举考试很不顺利,久困场屋将近二十年。直到元丰八年(1085)37 岁时才中了进士,先后做过蔡州教授、秘书省正字、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等官职。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而排斥旧党,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贬为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徙郴州(今属湖南),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再徙雷州(今属广东)。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秦观侥幸遇赦放还,可是途至藤州(今广西藤县)不幸中暑身亡。噩耗传来,苏轼感伤不已,叹曰:“少游不幸死于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又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秦观平生诗、词、文皆工,著有《淮海集》四十六卷传世。词集有《淮海词》,亦称《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词提要(汇评): 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不幸与他的老师苏轼一样,长期陷入北宋新旧党争的漩涡,屡受迫害,惨遭流放,由此造成了他英年早逝的人生悲剧。在宋代词坛上,秦观被推为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堪称婉约词大家,他的词以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不幸身世为主,其妙处在于擅长“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也就是说善于把男女的爱恋相思、悲欢离合之情,与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美的音律、幽冷的场景、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凄迷感伤、清丽深婉的意境,从而达到情韵兼胜、回味无穷的审美效果。他的一部《淮海词》大多浸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揪心的愁苦,读来低徊哀怨,凄切感人。因而被清代词评家冯煦称为“古之伤心人”,并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认为别人的词是用才气写出来的,少游的词是用心灵写出来的,是他用真心、真情乃至生命写成的,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秦观在中国词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远祖温庭筠、韦庄,近开周邦彦,下启李清照,历来被誉称为“婉约之宗”。
下面,让我们来重点解读他的一首《江城子》词: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内容解析:
这是一首暮春伤别怀人之作,其所怀之人究竟是友人还是恋人,难以确定。我们认为,由于秦观擅长“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此词既包含爱恋情事,也可能蕴含政治情事,应当是两者兼而有之吧。此词写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春三月,当时秦观因为苏轼被列入元祐旧党而遭受牵连打击,贬为杭州通判,从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此词就是即将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重游城西金明池,为怀念同僚友人、感伤仕途失意而作。词中“碧野朱桥当日事”,即指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秦观等文坛才俊 25 人受皇帝赏赐、在西城宴集之事。这次盛会是秦观仕途上春风得意的象征,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可惜好景不长,
只是短短两年之后便很快陷入了新旧党争的漩涡而一蹶不振。此词正是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的感伤之作。词的上片侧重忆旧,抒发感伤离别之情;下片侧重咏怀,进一步抒发人生感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 以"西城杨柳"起兴,一如春蚕之吐丝,绵绵不绝,离愁难遣,别恨流水。貌似单纯写景,实则蕴含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使人联想到美好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容易使人伤春念别,所以说柳最能惹人离思。“柳”,正是此词的第一个重要意象。纵观古今,在伤别诗词的意象群体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含的离思最深。为什么古代诗人如此喜欢选用柳意象呢?一是由于“柳”与“留”谐音,隐含挽留惜别之意,二是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又是天生一副款款惜别的姿态,因而早在先秦《诗经?采薇》中,就已经出现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样借柳咏别的名句。根据《三辅黄图》记载,古人在送行时往往要折柳赠别,寄托离情,这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风俗,后世相沿不息。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杨柳枝》有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由于意象的递相沿袭,“柳”既作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又成为诗词中抒写离情别恨的最佳意象。比如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张先《江南柳》:“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晏几道《清平乐》:“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吴文英《唐多令》:“杨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秦观这首词“西城杨柳弄春柔”的“弄春柔”三字,写出了“柳”的婀娜多姿,柔情万状,“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之中,可谓化静为动,自然天成,这与张先《天仙子》词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泪”,又是此词的第二个重要意象。泪为心声,是情感的外在显现。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往往借助眼泪来表情达意,而眼泪也最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泪”也就成为伤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早在《诗经?邶风?燕燕》中就描写了挥泪送别的情景: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其后别离之作写泪者甚多,伤别词中更是经常出现泪意象,正象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于花上雨。”例如李煜《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江城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水龙吟》:“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唐宋词人写泪实在太多太多!古语有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秦观号称“古之伤心人”,他的词则几乎篇篇有泪,一部《淮海词》就是作者饱含泪水写成的。
这首《江城子》“动离忧,泪难收”便是写见柳伤别而泪下如雨,接着在触景生情中引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慨:“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此处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其它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在此地发生。“当日事”,也许在碧野朱桥上面,他曾经跟他的所爱之人流连忘返,也许是跟他的朋友、政治上的同道谈古论今。那时候,双方就曾一起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在这儿深情款款,互话衷肠。一切都是记忆犹新,然而眼前呢,风景不殊,世事亦非,人各东西,离散天涯,只见一江春水空空荡荡地向远方流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水”,又是此词的第三个重要意象。在伤别诗词中,以水写愁者甚多。诸如建安诗人徐干《室思》有云:“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唐代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诗云:“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李白《金陵酒肆送别》诗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宋词中更为多见,诸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向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洲。”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什么古代伤别诗词常常选用“水”意象呢?历代不少作家都喜欢以水写照离愁别恨,其缘故大约是:水的纤柔这一特性,正好象征离情的缠绵细腻;水的悠长这一特性,正好象征离思的绵邈无尽。秦观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就是“水”,《全宋词》收录秦词52 首,直接写“水”意象就有59 处以上,而间接写“水”意象则更多更多。秦观笔下的水意象,往往透露出人生的种种忧思与愁绪,表现出生命的巨大压抑和哀愁,浸染着宦海浮沉的悲剧意识。总之,“水”已经成为他感伤情怀的重要载体。秦观此词“人不见,水空流”,在写“泪”之后又写到“水”,似乎漫不经意,其实是既渲染离愁,又为下片“便做春江都是泪”巧设比喻打下伏笔,可谓别具匠心。
“韶华不为少年留”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十分沉痛之语,这是由上片末尾的 “水空流”,联想到美好的青春年华匆匆流逝,人生如此短暂,却为悠悠离恨所痛苦和折磨,真是“黯然销魂”,“伤如之何”!此句不仅只是强化离愁别恨,而且蕴含人生哲理,这正是秦观“善于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今人读之可以感悟到:既然人生苦短,青春易逝,那么我们就应该热爱人生,珍惜青春,励志勤学,奋发图强,为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而努力拼搏,切不可浪费光阴,虚度人生。正如岳飞《满江红》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励志惜时的诗篇,很值得我们牢记在心,时刻莫忘。比如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陶渊明《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大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些名篇佳作历代传诵,今天对我们来说仍然有着巨大的鞭策和激励作用。秦观这一句“韶华不为少年留”也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接下来“恨悠悠,几时休”两句,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意谓离恨悠悠,无休无止,特别是在这暮春时节登楼远眺,眼见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大好春光冉冉消逝,更是加倍增添了一种知己难觅、人生易老的无限伤感。飞絮落花,表面上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是用这两种一去不复返的意象,既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季节的变迁,更暗喻了生命的短促、青春的流逝。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强调说明不登楼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节。纷飞的柳絮与飘零的落花,更加重了愁苦的氛围,烘托出感伤的心境。“登楼”是为了销忧,为了排遣政治失意和怀乡思亲的苦闷。然而登楼消愁愁更愁,由此顺势推出以水喻愁的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正当词人登楼远眺、惆怅迷茫之际,目光掠过烟波浩渺的春江,情与景会,物我两融,忽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想象:满江春水竟然变成了一江辛酸之泪。但接着又一回想:即便如此,也仍旧流不尽自己胸中无穷无尽的忧伤愁苦。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在把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腾,使人沉浸于感情的洪流之中。这一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演变化合,水到渠成的。需要深思的是:秦观这“许多愁”难道仅仅是离愁吗?应该说,其中既有伤别之愁,也有人生苦短之愁,更有怀才不遇之愁,政治失意之愁、思乡怀亲之愁???? 总之,其内涵丰富而深刻,留待读者去品味,去思考。
以“水”喻愁 唐宋词中以“水”喻愁的佳句不少,其中尤以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负盛名。此外,李煜《清平乐》词又有以春草喻离恨的名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继后欧阳修融合二者为一体,在《踏莎行》中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李煜将愁比作江水;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将愁比作眼泪;而秦观则将江水比作泪。
秦观此词“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一比喻更是出神入化,属于反用李词而另出新意的典范。“愁”本来是一种抽象的感情,可以用“一江春水”来比喻其绵绵不断、悠悠无尽,但它又如何能“流” 动呢?细细品味秦词,可知由“心中之愁”化为“眼中之泪”,进而化为“江中之水”,于是作者的“愁”就可以尽情“流淌”了,这是创新点之一。“春江都是泪”,其泪可谓多矣!可谓大矣!然而即便如此,那浩荡春江日夜东流,也还是流不尽词人眼中的泪、心中的愁。此处运用一种加倍夸张写法,由此看出其泪太多、其愁太大,实在令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又是创新点之二。谈到写“愁”的名句,我们也不能忘记宋初诗人郑文宝《杨柳枝》有云:“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可见在文人笔下,“愁”不仅能够“流动”,也可以用船来装“载”。继后,李清照《武陵春》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后来金人《董西厢》有“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元人《王西厢》有“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将“愁”用来马驼车载。在此,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秦观堪称以“水”喻愁的高手,他对“水”算得上是情有独钟,因而“水”意象总是伴随着他的诗词创作乃至整个人生历程。根据《宋史》本传记载:“徽宗立,(秦观)复宣德郎,放还,至滕州(今广西藤县),出游光华寺,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秦观的生命仿佛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是笑对饮水,悄然而逝。通观他的词章歌咏,何尝不是触目皆水,水皆含愁呢?一部《淮海词》,直接写到“水”的就有四十多首,而间接写到“水”的为数更多。在古典诗词的意象群体中,“水”是秦观运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经典意象。秦观将“水”蕴涵于笔端,尽情抒写自己的悲剧人生,主要就在于“水”暗合了他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凄苦心境,也暗合了他性情柔弱、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也许在他的眼中,“水”是最能契合他愁思意绪、感伤心灵的最佳意象。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无论是霏霏细雨还是迷茫的烟波,无论是悠悠流水还是滔滔的大江,都是愁情
幻化而成,都映射出他凄怨哀苦的心灵伤痕。因此, “水”意象的迷离纤柔,使秦观词充满一种凄婉感伤之美,从而焕发出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令人读来咀嚼无滓,韵味悠长。
艺术评论:
《江城子》这首词正是以“水”喻愁的典范佳作,它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以善用比兴见长。上片主要叙事,而以咏柳起兴,自然引发离别情事的叙写,归舟、碧野、朱桥、玉人皆由此顺序叠出,离忧、愁泪也由此相继而生;下片主要抒情,在直抒胸臆之后,以“春江流不尽愁”这个夸张性的比喻作结,文情流畅而韵味无穷。此词写柳,妙在“弄春柔”、“系归舟”二语,笔意深细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在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比妙喻,将清泪、江水和感伤离别与人生失意的愁苦,融汇成一条滚滚滔滔的情感激流,由此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读罢此词,不禁使我们潸然掩卷,为秦观这个“千古伤心人”一掬同情之泪。
解读引申(一)
秦观与苏轼两人词抒写愁苦之比较 秦观和苏轼对待痛苦的态度和方式迥然不同,因而在词中抒写愁苦也就有着明显的差异:东坡词抒写愁苦的时候,往往要追求解脱,要使作者和读者都从愁苦当中超越出来,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超越型”。品读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词《念奴娇》等,大都给人一种气度超旷、情怀洒脱的感受。而秦观词抒写愁苦,则是把读者拉向痛苦的深渊,不让你超越;他是用泪水把你浸泡在缸里头,用泪水去洗刷你的心灵,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沉溺型”。 因此,读秦观的词真是非常沉重,总是使人凄凉感伤,哀怨欲绝。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缘于两人的个性气质不同。秦观的人生期望值过高,对于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个人性情柔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痛苦往往抬不起头来。所以他一贬到雷州,还没有像东坡那样贬到海南岛,就已经对人生失去信念,感到这辈子绝望了,肯定死在这南荒蛮瘴之地,于是赶忙给自己写挽词。而苏轼贬到海南岛,到了真正的天涯海角,仍然非常乐观,回来的时候在诗中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意思是说这一次贬到海南岛,就像是一次旅游,而且是我苏轼一辈子当中最奇特绝妙的一次旅游。我的政敌们,你们想到海南岛来玩还来不了呢,而我是“公费”旅游,多开心啊!苏轼这人非常想得开,洒脱、超然;而秦观就是想不开,长期郁闷,所以五十二岁就去世了。秦观的绝笔词《千秋岁》写道:“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对人生充满失望,而且完全绝望了,简直是万念俱灰,悲伤至极。读秦观的词,应该注意这个显著特点。 两相比较,苏轼词大多表现一种超旷高迈的胸怀,秦观词则大多表现一种多愁善感的心灵。品读他俩的词,我们固然欣赏秦观词中愁情似海、凄婉动人的艺术魅力,但我们更仰慕苏轼词中表现的那种乐观旷达、不屈不挠的人生风范!秦、苏二人,若论创作艺术固然各有所长;而论其为人处世,则高下自见矣!
解读引申(二)
秦观与晏几道两人词表达感伤之差异 在北宋词坛,秦观和晏几道同样具有多情敏感的个性气质,他们都创作了许多伤离怨别的抒情词篇,体现出凄美婉约的风格。所以清人冯煦在《蒿庵论词》中指出:“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然而细读文本,我们发现:晏几道词往往通过梦境、追忆等手法,借男女伤离怨别来抒发个人落魄及家世中衰的悲苦意绪,主要表现盛衰变化今昔无常的悲欢离合之感伤,这种“伤心”往往沉浸于对昔日所恋歌女的相思追怀之中,大都只是个人的哀愁,实在缺少深远的意境;而秦观的感伤词则常常通过描摹凄迷柔美的外在景物,借男女伤离惜别来作为背景,映衬自己宦海浮沉、政治失意的悲苦情怀,创造出哀怨凄婉的艺术境界。因而秦观的“伤心”则更多地融入社会性的内容,抒发了词人身陷党争之祸、横遭政治打击的深沉复杂的人生感慨,其词意境婉曲而层深。 冯煦在《蒿庵论词》中异常准确地指出秦观词的精神实质:“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秦观是用整个生命来填词,将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痛苦的情感体验,通过词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具有特别真切、特别感人的抒情韵味。
【思考与练习】
(1) 宋〃孙兢《竹坡老人词序》引蔡伯世语曰:“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称者,唯秦少游而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秦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你对前人的这种评论有何看法?
[ 要求撰写一篇小论文,充分发表个人见解。]
(2) 以“韶华不为少年留”为题,自由创作一篇抒情散文、或一首诗、或一首词。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5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