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登岳阳楼(教师版)答案
《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导学案教师版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诗人的爱国情怀。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诗人以景语作结,揣摩其蕴含的诗意? 4、“缘景明情”的答题技巧
描绘自然图景 (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想象诗人形象 (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追溯诗人感情 (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
三、整体感知
1、读诗
⑴读准字音 坼 涕泗乾坤 戎马 凭轩 .....⑵读出节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⑶读出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把握情感。
⑷背诵
2、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3、置身诗境
使用说明
一、知人论世
1、杜甫(712——770),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意在踏上仕途,一展宏图。但朝政腐败,统治者之间明争暗斗,使杜甫的报国宏愿化为泡影。他一生不为重用。只做过小官。弃官后的杜甫处境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这样,他仍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
2、这首诗写于公元768年,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吐番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处于多事之秋。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二、知识链接:
1、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碧波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始建
于唐,以宋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而著名。
2、什么叫“置身诗境’呢?
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3、什么叫“缘景明情”呢?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①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整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的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②全诗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这样的作品就要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③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④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四、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1 、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
2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 .“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这两句写景,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表现作者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菩萨蛮(其二)》
学习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内容赏析
(1)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笔下的江南。 ? 答案:参考: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
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 。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五、 文本拓展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 .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 ? 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
4 .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
篇二:登岳阳楼导学案及答案
《登岳阳楼》导学案
编写付丽芳 审核聂建银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 ”。
二、基础积累
1、字音积累
坼 ( ) 乾坤( ) 戎马( ) ....... 轩 () 涕泗( ) .....
2、词语解释:
坼: 乾坤:轩:
戎马: 涕泗:
3、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 )
2、戎马关山北,( )
三、课文探究
(一)、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2、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3、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从哪句可以看出?()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 )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后者是
()。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
( )。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
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小结: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 )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颈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 ),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 )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
(一)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诗人对洞庭水大概是久闻大名,今日终于来到。运用的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没有形容,没有夸张,不见抒情。
(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2、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5、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
篇三:《登岳阳楼》整理试题
《登岳阳楼》导学案
一、作者与作品
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 ”。
二、基础积累
1、字音积累
坼 ( ) 乾坤( ) 戎马( ) .......
轩 () 涕泗( ) .....
2、词语解释:
坼:乾坤: 轩: 戎马: 涕泗:
3、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 ) 2、戎马关山北,( )
三、课文探究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句中诗眼分别是什么?你能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吗?
2、本诗中哪一联写景,请赏析。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请结合颔联和尾联具体分析。
5、请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6、结合诗人经历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答案
1、 坼、浮。一“坼”一“浮”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坼”字诗人
写的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气势磅礴;“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且主宰它们的浮沉,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只用了十个字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气势恢弘磅礴,被誉为千古绝唱。
3“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涕泗流”呈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4、颔联把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描绘得雄奇壮观;尾联突出了诗人孤苦多病但仍心忧天下,胸襟博大。上下衬托,相得益彰。体现了诗歌意境的开阔宏丽。
5、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壮志难酬的慨感、以对国家多难的担忧之情。
6、诗人当时政治生活坎坷、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与孤舟为伴;战乱频起国家多难,诗人不仅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孤独无依,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精选及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4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