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回复: 0

呼唤你的名字,阅读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宜昌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高柳夹堤,土

ɡāo( )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选自《满井游记》) ②dài()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 (选自《香菱学诗》)

2. 改正下列两个句子中的错别字,并解释正确字的意思。(2分)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②草木浓绿一片,点缀三两朵红花,相应成趣。

3.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4. 运用汉字的谐音往往可以表达一种幽默的智慧。请联系语境,在下边文字的括号里填入两个不同的字,形成谐音之趣。(2分)

在大学校园里,每当有人叫启功先生“博导”时,他就笑眯眯地说:“博导,博导,我是一()就倒,一()就倒矣!”

5.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与“ ”反义。(2分)

一、纵山居闲情(18分)

山静日长 ◆[宋] 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

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①,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⑦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⑧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

麛,音mí,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⑦驰猎: 奔驰追逐。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盈( ) 濯( ) 既( ) 相与( )

7. 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3分)

8.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2分)

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 万 状

9.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10. 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1. 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二、享读书妙趣(8分)

【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 A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 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3】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 甲:扈三娘?

乙:《 》。 乙:有!

甲:《 》? 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 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3. 【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

14.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

15. 【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

16. 【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3分)

17. 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分)

三、观桃花灵鱼(9分)

香溪河里桃花鱼

①春天来临,昭君故里,香溪河中,桃花鱼像飘落的簇簇桃花瓣:淡红、洁白??它们铜钱大小,体为四瓣,无头无尾,通身透明,柔软如绸,缓缓张缩,悠然飘荡。游客们惊讶地发现,每当桃花鱼游于溪中,两岸桃花便婆娑起舞,清香扑鼻,形成一道“天下和美”的自然奇观。

②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昭君和亲匈奴前的那年春天,回到归州看望亲人,故土难离,泪流满面,浸透了泪水的香罗帕放入溪中,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串串泪珠落入溪里,竟变成了一群群形如桃花的小鱼。自此,桃花盛开之季,桃花鱼便在香溪河中游来游去,好像和乡亲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

③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1837年《归州志》记“桃花鱼出香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可见,古人称其桃花鱼,是因为他们认为此物为桃花花瓣落水而生,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与桃花开谢同步。

④然而,桃花鱼真是“鱼”吗?非也。其学名实为桃花水母,被中外科学界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它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至6. 5亿年的历史,比恐龙生存的年代还要早几亿年。

⑤桃花鱼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水质必清纯洁净,拒绝任何污染。因此,其活体十分罕见,极难制成标本,已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号称“水中大熊猫”。

⑥桃花鱼现身之处定然水质无污染;消亡之处定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桃花鱼的生态检验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意义,与昭君和平形象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或正在形成积极的对应性社会效应。

⑦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广为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 有的正濒于灭绝或已经灭绝,有的列入濒危级物种。近年来,桃花鱼又在我国其他地域共计15个市(县)相继出现。《香溪河又现“桃花鱼”》的消息更令人欣喜: 兴山县古洞口北岸区发现了大量珍稀动物“桃花鱼”。这正表明。(选自《三峡旅游网》)

20. 第④段划波浪线语句在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之后,为何还要进一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

21. 请结合上文内容,在文章第⑦段的横线上续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22. “高邮鸭蛋——双黄通红、出油多汁”是汪曾祺家乡的文化名片,读完本文,请你以“三峡桃花鱼”为对象,仿照示例也制作一张家乡的文化名片。(1分)

四、慕君子风范(10分)

君子的争与不争

◆蒋骁飞

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

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⑦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23.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2分)

24.“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2分)

篇二:《小名》阅读附答案

阅读小名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不休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_。2.第二段中“惊愕”一词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家里,每当听到妈妈喊“我”小名,“我”有什么感觉?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车站送别部分,作者运用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妈妈对儿 子深深的爱。5.妈妈该不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小名(或:“我”的小名)2.自己对儿子深深的爱,竟不被儿子所理解,因而感到意外,十分惊讶。(意思对即可)3.“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有了几分不耐”。表现了“我”在成长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没有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意思对即可)4.神情(或:神态)动作(或:行动)语言5.可以,妈妈喊“我”的小名,从声声呼唤中体现了妈妈深深的爱。不可以,随着儿子的长大,妈妈喊小名就应该考虑场合,应尊重孩子,(回答赞成或反对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篇三:语文试卷答案

语文试卷答案

《山中访友》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 默默奉献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赞美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 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 、露珠 这两位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热爱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答案略,见课本

2、选文采用 排比、拟人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与山中朋友的深厚情谊 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运用第二人称“你”,更亲切自然,更强烈的表达了和朋友间的情谊。

《穷人》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这里只桑娜抱回孩子后内心不安和矛盾。

自作自受:自己做的事,自己承受。表现桑娜宁可自己受苦,承担后果,也要收养两个孩子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神态和 心理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从矛盾到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感受到桑娜的善良。。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神态、语言和 动作 。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善良,富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5、《穷人》是_俄_____国作家_列夫 托尔斯泰____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__,也要帮助别人_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穷人的赞美__。

6、体会省略号的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 )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 )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4)

(4)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回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 )

7、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A 动作描写;B 心理描写;C 外貌描写;D 环境描写;E 语言描写;F 神态描写。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F)

(2)“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E)

(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D )

(4)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C)

(5)显然,母亲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旧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A )

(6)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B )

8、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_抱回两个孩子____。这句话写桑娜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本能地抱回两个孤儿,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美好品质。

9、读上面第2题第4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受苦__也要_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省略号说明了桑娜_矛盾的心理。

10、“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一句中,桑娜沉默的原因是_桑娜不知该怎么向丈夫说这件事。渔夫沉默的原因是他仍在与大风浪搏斗的恐惧中,妻子不说话,他也不说话。 “桑娜沉默了。”一句中,桑娜是第二次沉默。这次沉默,是因为她试探丈夫的反应___桑娜两次沉默的原因虽然不一样,但是,都反映了桑娜的善良_。

1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句话同时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嗯,你看怎么办?”说明渔夫正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说明了渔夫的决定。一个“熬”字,说明了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好了过更艰苦的日子,付出更多的辛劳。说明他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_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_的善良的心。

12、“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一句的理解: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安慰中。表面上一动不动,十分平静,内心里却激动、兴奋,很不平静。

《唯一的听众》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 作者说:“很快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2、 “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我的琴技有很大的提高,演奏的乐曲很动听

3、 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3分)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的琴技不断提高,在“我”的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是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交流。

4、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由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你读出了什么?(3分)

读出老人对我的鼓励,为我琴技的进步感到高兴、自豪;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少年闰土》

“第二天,我便要他捕鸟。……什麽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1. 这几段话中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2. 用圆圈画出闰土捕鸟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动词略,看出闰土是一个聪明机智、见多识广的少年

3、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知道闰土—————————————————————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

捕到哪些鸟—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怎样理解?

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天地非常狭窄,每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的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表现了我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如许:许多

素:向来,从来

2、 这段文字中的新鲜事指什么?闰土说的关于海边和农村的事

3、 联系课文说说闰土心中的希奇事还有哪些?

看跳鱼、看瓜刺猹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天地非常狭窄,每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的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表现了我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人与海鸥》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提防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 理解词语

领地:亲昵: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亲昵――()呼唤――()应声而来――( )抑扬顿挫――()

3、用“——”画出老人喂海鸥的句子。

4、三个“褪色”是老人的[ 外貌]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老人生活简朴但每天坚持来喂海鸥,表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5、文中“翻飞的白色”指 飞舞的海鸥 “有声有色的乐谱”指 随老人的呼唤,起起落落的海鸥

从这样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老人喂食动作的娴熟,与海鸥配合的默契,表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6、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 海鸥的名字

7、老人认识每一只海鸥,给它们起了名字,多么不可思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和情谊。

《月光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chà shà)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shì sì)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的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 用“——”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实在的事物

2、 联想的部分写了三层意思,开始音乐[ 舒缓 ],然后[ 气势渐强],最后[ 激昂 ]。

3、“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这句话是[ 妹妹 ]神态描写。从中可以知道妹妹陶醉在音乐中,烘托出贝多芬的琴技高超,才华横溢。

4、兄妹俩产生的联想说明 贝多芬的琴技高超,才华横溢,具有创造力。

5、这段话中省略号是省略了联想画面的内容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陶醉---------[ ] 波涛汹涌-------[]

7、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把[ 微云]比作[轻纱]

8、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弾啊!(a na)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弾.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弾的,那有多好啊(a ua)!"一个男的说:"是啊(a na),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juàn quàn)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随便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弾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a 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 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 无比自责,内疚

2、“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随便便说说罢了。”哪句话是她随随便便说的? 文中划出

用“——”画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妹妹热爱音乐,妹妹的善良、懂事


《呼唤你的名字,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63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4 02:54 , Processed in 0.2628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