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回复: 0

浅析农业信息化推动盱眙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谈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目 录

1.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1

2.主要农业信息技术介绍--------------------------------------------------------------------2

2.1气象遥感技术------------------------------------------------------------------------------2

2.2卫星定位技术------------------------------------------------------------------------------2

2.3农业地理信息系统------------------------------------------------------------------------2

2.4农业专家系统------------------------------------------------------------------------------3

2.5农业自动化技术---------------------------------------------------------------------------3

2.6互联网络------------------------------------------------------------------------------------3

3.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4

4.农业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4

4.1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4

4.2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5

4.3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5

4.3.1农业信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5

4.3.2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6

4.3.3农业信息化是减少市场交易风险的重要条件--------------------------------------6

4.3.4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6

4.3.5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保障--------------------------------6

4.3.6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速路----------------------------------------6

4.4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7

4.5农业信息化是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7

4.6信息化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7

5.参考文献----------------------------------------------------------------------------------------8

谈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必须充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这一管理和传播手段。

1.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那时起到今天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共经过了三次产业革命。与此相对应的三个历史时代被称为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电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融合为特点的信息时代,也就是说人类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在信息时代里,信息作为一种新颖的资源在社会生产的经济发展中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将逐渐减少同以物质资源为代表的自然打交道,而更多的与信息资源打交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2.主要农业信息技术介绍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等。

2.1气象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就是通过遥感卫星或飞行器对地面、海洋、空气等进行监测的一项新技术。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用遥感手段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从最开始时用诺阿气象卫星的AVIRR数据,发展到用陆地卫星的TM影像,用全天候的机载和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来监测洪水。在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在“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实时传输机载SAR图像的“机-星-地”系统。此外,在图像处理技术方面,例如在数字遥感图像上提取耕地、居民地等目标物以及在SAR图像上提取水体的技术也日臻成熟。

2.2卫星定位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

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在农业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3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就是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对农业地理空间关系进行模拟的一种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体等进行立体的、多角度的、可视化的描述,可以说是一种立体的农业地图。

2.4农业专家系统

农业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专家系统不仅可以保存、传播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而且能把分散的、局布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能针对不同的条件,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强的各类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2.5农业自动化技术

农业自动化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

2.6互联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络。目

篇二: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农业信息化过程是传统农业观念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的步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经济。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 农村 农民 影响

正文: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1.什么是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运用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传真、报纸、期刊等传统和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手段, 实现信息流动拉动资本流动再拉动物质流动, 最后带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全面快速发展, 尽快结束农业社会、完成工业社会、最终进入信息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模式。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装配现代农村产业,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更有效、更

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促进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构成我国信息化高级阶段的重要内容, 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知识综合集成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产品竞争力、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离不开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创新和远程教育平台功能的延伸; 能够充分体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 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信息化是必经之路。

农村信息化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①全面系统性。农村信息化覆盖了生产全过程和生活全过程; ②综合集成性。农村信息化是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信息相结合, 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道德文明建设相结合,信息传递手段也是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③规范化和持续性。信息的提供必须定时、定点、准确、规范, 并有可持续性; ④差异性。农村不同阶层对信息的需求差异很大, 要

求信息提供者按照不同需求层次提供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信息。

3.农业信息化的内容

1.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2.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3.农业生产信息化;

4.农业科技信息化;

5.农村教育信息化;

6.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7.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8.农村管理信息化。

二、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农民增产不增收, 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技术信息和供求信息匮乏、滞后造成的。技术信息滞后, 造成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差、技术含量低、没有市场竞争力, 产生了只有数量没有效益的后果。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引入,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这种“信息贫穷导致物质贫穷”的局面,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信息化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提

高资源利用率,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显著增长,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二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农民纷纷上网,利用网络学习最适用的生产技术、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是农业信息化是减少市场交易风险的重要条件。农业信息化为实现生产、分配与消费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与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提高了农民收入。

四是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许多农民通过信息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是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保障。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快捷地传播农业技术并加以推广,进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增加农民生产收入。 六是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速路。农业生产涉及的因素很多,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气象和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特点。

当前,农民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存在

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差异大,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可指导本地区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取得市场效益;指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取得市场效益;向农民提供实用可靠的新品种、新技术资料,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通过气候和病虫害预测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迅速提高。农民只要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 消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带动整个国内需求的增长, 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个农户存在“小、散、低、弱”的先天劣势,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脱节,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竞争力差,从微观角度则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生产与经营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引起的。农民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投资与生产决策越准确,市场经济风险就越小。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产销信息,了解消费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及时地调整生产取向,准确地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地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土地、人力、资金及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篇三: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

姓 名:

学 校:学 号: 1141001262271

指导教师: 刘卓芳

定稿日期: 2013年12月12日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一、 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3

(一)农民收入比较低??????????????????????3

(二)农业科技发展滞后?????????????????????4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4

(四)农民贫富差距很大?????????????????????4

二、 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5

(一)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5

(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5

(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6

(四)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6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 参考文献???????????????????????????8

浅谈发展农村经济问题

摘 要: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党中央、各级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工业化,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 经济问题 农村经济 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较快、效益比较好,但经济的繁荣集中表现在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贫富差距大、农业投入相对少等现象。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鉴于农村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研究发展农村经济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探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对策,尽快解决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近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存在诸多问题,限制其快速发展。

(一)农民收入比较低

当前,农村农的产品产量递增趋势并不是很理想,一些农产品产量时高时低,农民增产增收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因为有的地区遭受洪涝、旱灾等,引发了农产品产量普遍持续降低的现象,导致了农产品单位产量明显降低。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农产品低价运行、频繁波动,增产不增收,甚至出现了增产减收等不良趋势。取消最低农产品保护价格收购以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粮食丰收却减收。农业的整体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主要由于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含量比较

低,既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也不能稳定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竞争,争相调低农产品价格,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收入与效益。而且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压缩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二)农业科技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农业科技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贡献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缓慢。例如,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虽然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所以说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另外,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力量非常薄弱。目前,我国县以下农技推广部门普遍受到经费短缺、人员外流、人员配置不合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困扰,多数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和单位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无力农技推广。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剩余劳动力过多,是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农村资源极为丰富,可谓是地大物博。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大,人均占有资源相当比较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按照我国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合理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必然就催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也必然会带来农业资源总量的持续下降,而农业产业所需的劳动力也会持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这样,明显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不 利于农业规模经营,更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四)农民贫富差距很大

农民贫富差距大,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劲。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贫富差距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展极为不平衡,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

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而且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财富逐渐在向少数人聚集,而多少人则生活刚刚解决温饱,甚至没有解决温饱,低收入人群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异常艰巨。那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则大部分搬迁至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严格地影响了当地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200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也再次获得新的机遇。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对策:

(一)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要严格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思路与原则,大力发展新、优、特、精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潜力。要积极发展农业新的品种,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如蔬菜、瓜果、花卉以及园林产品等,进行大规模种植,真正让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此外,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名、优、特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抓好优质水稻、烤烟、瓜果、牲畜、水产品等的生产发展,以优质农产品挤占市场。依托地区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 色,大力培育特色,打造精品,逐步培植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要把培训农村劳动力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着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既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以及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现场向农村劳动力传授先进实用技术,认真帮助他们提高运用农业


《浅析农业信息化推动盱眙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38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4 02:26 , Processed in 0.2472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