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0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小 松 杜荀鹤

诗歌形象鉴赏之二 ------事物形象

1、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4、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诗人是借子规抒发怎样的情感?

2、咏柳 (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5、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3、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6、早 梅张 渭 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这首诗塑造了蝉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7、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第二首:

第三首:8、白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0、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

9、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篇二:延庆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

语文试卷

2015.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诗首二句,扣紧题目“二小松”着笔,以“出凡尘”极言小松的神韵,

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

B.“自小刺头深草里”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 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C.“而今渐觉出蓬蒿”的“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 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 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两个“凌云”,均指小松。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有意义。

2.“松”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没有表达出诗人高洁品质的两项是(4分) ..

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 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 刘桢《赠从第》)

B.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 累累。 (汉乐府《十五从军行》)

C.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梁·范云《咏寒松》)

D.结根生上苑,擢秀迩华池。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露自金盘洒,风从玉 树吹。寄言谢霜雪,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咏松树》)

E.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冬歌》)

3.请简要赏析李诗的尾联“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5分)

4.在古代诗歌中“烟”是一个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意象。“烟”以其飘浮、不可捉摸的灵动感,朦胧、遮盖的虚无感以及迷茫、凄迷而忧郁的诗意,延引出无限联想的神秘味道,使人

悟到灵趣和妙趣。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频频出现“烟”的意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描写村落的炊烟随风飘升“ 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头形容大海上烟波渺茫“ ② ”;杜牧《泊秦淮》用“③ ”来描述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把“水”与“烟”结合起来,表现塞外秋景“ ④ ”;王勃《滕王阁序》说“潦水尽而寒潭清, ⑤”。这些借助“烟”创设的意境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5分)

5.下列谜语都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其中谜面与谜底不对称的一项是(3分) ...

A.凿壁偷光——诸葛瑾 B.天不绝曹——魏延

C.汉朝文书——刘表 D.替爷爷献计——孙策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

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

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

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或塌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注释:①相国、当户:均匈奴的官名。②传:驿站,此指驿站备用的车驾。③武安:武安侯田蚡,武帝叔,武帝少时专权。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5分)

是 时 大 行 李 息 将 城 河 上 得 浑 邪 王 使 即 驰 传 以 闻 天 子 闻 之 于 是 恐 其 以 诈 降 而 袭 边 乃 令 骠 骑 将 军 将 兵 往 迎 之 骠 骑 既 渡 河 与 浑 邪 王 众 相 望 浑 邪 王 裨 将 见 汉 军 而 多 欲 不 降 者 颇 遁 去。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 幸:受宠爱 .

③②①

B.再冠军 再:再一次 .

C.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 诣:前往,到 .

D.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省:体恤 .

8.下列加点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大父:祖父 ..

B.天子为治第 治第:为他的军功排序 ..

C.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 吴孙:指吴起和孙武、孙膑 ..

D.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景桓:布义行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 ..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

浑邪王和休屠王等想投降汉朝,就先派人到边境(迎接汉人)

B.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打仗)看谋略怎么样,不必学习古代兵法

C.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

他在塞外作战时,最终缺乏粮食,有的士卒不能振奋精神

D.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那亲切礼待士大夫、招揽贤能者、罢黜无能者的做法,是君主的权力

10.“由此上益重爱之”,“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

看出,汉武帝非常喜爱霍去病,对他的早逝也非常婉惜。请你站在作者的角度,

结合文本,客观地评价霍去病。(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一次改变国画命运的艰苦写生

薛良

?如果没有1954年李可染、张仃、罗铭的江南水墨写生,那么今天中国画的色彩必定会黯然很多。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可染同时收到了来自国立北平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的两份聘书。考虑到北平城文化底蕴深厚,于是李可染决定接受徐悲鸿的邀请,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教职并迁居北京。李可染原以为自己来到北京后可以安心、顺利地深探中国书画艺术之堂奥,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数年后中国画的命运便面临着一场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的市场消费群体被视为封建残余打倒消灭了,画商、画铺只能改行歇业,以卖画为生的中国画家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李可染也只能凭借着早年的西画基础,在绘画系教起了水彩课。

④1950年,李可染首先在《人民美术》的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谈中国画的改造》,提出“改造中国画首要一条,就是必须挖掘已经堵塞了六七百年的源泉”。此语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山水画的发展自明清以来,因循抄袭一味临摹古人, (闭门造车/好高骛远)与现实生活隔绝。挖掘“源泉”便是要抛弃陈规旧念,重新回归自然。1954年的江南水墨写生正是李可染深入探寻现实生活实践的切入点。虽然以写生的方式改革中国画并不是李可染的首创,但是此时的李可染确实将改革中国画的命运与自己相连,这是五十

年代一位中国画家面对“厄运”时的自觉意识,源自内心最深处的艺术良知与责任担当。然而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拥有改革的勇气与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讲李可染可以说是最佳人选,因为中国画的改革不仅仅要面向生活,还要拥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对西方绘画的理解掌握,李可染便具备这些条件。

⑤李可染自称中国画坛的“苦学派”,做事喜欢谋定而后动。在写生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远足之前,李可染便在北京周边地区尝试用水墨直接对景写生,创作出一批具有实验性质的写生作品。另外,他的改革主张还得到了当时中央美院绘画系党委书记张仃的坚定支持。张仃虽然是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工作者,但他却不认同中国画为封建残余应被否定取消的虚无主义思想,更不同意完全以西画改造中国画传统的观念,于是李可染的水墨写生方式让他看到中国画未来发展的一道曙光。等到上路后,罗铭又加入了进来。当时的社会条件非常有限,仅仅百元的经费非常紧张,李可染三人江南写生之行的艰难可想而知。吃在老乡家,住在大车店。甚至在写生的最后一站黄山时,李可染只能睡在天都峰下一间小屋子的门板上,遇到下雨天还要打着雨伞睡觉。可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可染创作出《家家都在画屏中》、《雨亦奇》等美术史上令人称颂的作品。

⑥出发江南前,李可染还曾专门请邓散木篆刻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常有人回忆李可染是一位胆小谨慎的人,但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却有巨大的能量与勇气。他把“胆”字放在前面,为自己改革中国画的江南写生之旅壮行,为中国画命运臵于死地而后生勇于寻求突破。当然只有胆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魂”,这个“魂”字不仅仅是画家将时代精神与自我情景相融合的灵魂,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是中国画改革创新的精髓所在。 ⑦历时三个月的江南写生结束后,北京画坛中无论是中国画的“保守派”,还是对中国画持否定态度的“革命派”都期待看到三人的成果。李可染等人在北海公园的悦心殿举办了“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览会”,此次展览触动了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黄永玉观展后,认为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水墨画的一个新尝试”。留洋归国的吴冠中则称“这个规模不大的画展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⑧李可染、张仃、罗铭三人的水墨写生画展在北京引起轰动后,也吸引了外地画家关注的目光,影响范围开始向全国波及。稍后不久,北京的古一舟、吴镜汀等人,江苏的傅抱石、钱松岩等人,陕西的赵望云、石鲁等人,也都纷纷开始组织写生活动,整个中国画界掀起了一股改革中国画的写生高潮,至此,中国画的创作面貌得以改变。李可染用对景写生的方式把握住推动中国画革新的命脉,将西方绘画中光影、色彩等元素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相融合,寻求出与自我审美理想相契合的创作方式,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开宗立派。他之后开创的“李家山水”不仅改变了中国画的命运,也写入了中国美术史。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19日 )

【链接材料】

谈中国画的改造

李可染

只要我们能对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就可以知道远在六七百年以前,中国画就跟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走着下坡路。元代蒙古奴隶主贵族对中国奴隶的统治,给中国文化以空

前严重的摧残,当时赵孟頫、柯九思,倡导“复古”,倡导“书画同源”,为明清两代形式主义埋下了根源。

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画可以说是走着最为腐败下降的道路。怎样改造中国画,便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必须确认,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滞迟,由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老庄哲学,中国画在很早以前,已经有了表现自然重于表现社会这样的一个弱点。

我认为改造中国画首要第一条,就是必须挖掘已经堵塞了六七百年的创作源泉。什么是创作源泉,古人说是“造化”,我们现在应当更进一步的说是“生活”。必须以最大的努力根据新的生活内容,来创造群众需要的新的表现形式,创造新的民族作风。

怎样地接受遗产,我认为我们必先站稳正确的立场,用进步的科学方法,根据历史的发展,先给各个时期的古典作品以正确的历史评价,然后再根据我们现在生活内容的需要,对它加以取舍。为了加强我们新的创造力,对于前人经验的接受当然愈多愈好,因此我们对古典作品的批判研究也就愈深入愈精细愈好。

为了使我们新的表现形式的完美健全,除主要的接受中国自己旧有遗产以外,不用说,还必须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成分。在我们的美术史上可以知道,中国每次美术发展的高潮,差不多都与外来文化的输入有关。我们有尽量向外来美术吸取科学成分实为必要。不过我们在这里必须下一个界说,吸收外来文化及接受自己的遗产,在分量地位上应分清主从。既是外来的东西,更不容许整个的搬用,必须经过消化,必须把它化成养分,放在中国的土壤里,使它长出中国的花朵。

(节选自1950年2月《人民美术》)

11.第二段“李可染原以为自己来到北京后可以安心、顺利地深探中国书画艺术之堂奥”中的“堂奥”一词理解正确的是(2分)

A.厅堂和内室B.深处或腹地

C.朝廷或禁中D.精髓或真谛

12.文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语中的 好高骛远 B.一语中的 闭门造车

C.一针见血 好高骛远 D.一针见血 闭门造车

13.下列与中国画有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可染首创中国画对景写生的方式,走遍大江南北写生历时三个月。

B.国画大师李可染的艰苦写生,源自他改革的勇气,从而改变了国画的命运。

C.李可染在创新中国画时,将西方绘画中光影、色彩等元素与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相融合,这是改变国画命运的关键。

D.中国画的改革不仅要面向生活,还需要深厚的功底和对西方绘画的了解。

14.请补充完整下面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语意连贯。(4分) ,挥洒笔墨显精神。

这幅对联赞美国画大师李可染改革创新的精神,讴歌了大师的艺术良心和对责任的担当。

15.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链接材料】中所涉及的“扬弃”这一哲学观点来谈谈如何振兴年画这一民俗文化。(6分)

篇三:初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初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一部分(21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面对老屋前kuí()梧的杨树,我伫( )立许久,思索着人生的意义究竟.

是什么。也许我们真的该拥有宽广的胸襟,做到心无旁wù(),学习不再拈().

轻怕重,让自己的生活永远充满激情,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

A. 《阿凡达》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幅光怪陆离的景象。 ....

B.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更上一层楼。 ....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

D.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

3.选出下列各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

A.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B.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3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C.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D.为了彻底杜绝随地吐痰这种不良现象不再发生,学校有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

4.默写古诗文。(8分)

①转觉鸬鹚毛色下, 。

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② 翅湿沾微雨, 。 (葛天民《迎燕》) ③,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忽见陌头杨柳色,。 (王昌龄《闺怨》) ⑤淮南秋雨夜, 。 (韦应物《闻雁》) 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林则徐 自题联) 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5.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小兰和妈妈买了一对鸟儿。一天,她们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上说:“鸟

是环境的美化师, ▲ , ▲ ,鸟是大自然的飞行家,她们养鸟是在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如果放生既环保又慈善。”

母女俩虽然对鸟儿依依不舍,但是她们依然决定将鸟儿放生。那天,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炮响,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双手合十。下山后,她们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我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鸟、卖鸟。”

初二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7页)

⑴请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 ,

⑵面对那位花鸟市场的老板我们该说些什么?(2分) 第二部分(35分)

二、阅读杜荀鹤的《小松》 一诗,完成第6—8题。(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②凌云:直冲云霄。③始道:才说。

6、诗的首句是抓住小松的哪两个特点来写的?(2 分)和

7、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

国无门。你觉得作者借这首诗讽刺了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11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

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

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注:①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②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或尽粟一石: ②策之不以其道: ..

③安能空其郡邪:④遇其良: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10.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3分)

初二语文试卷 第 2页 (共7页) ①②③

四、阅读说明文《令人警惕的络低俗语言》,完成11--13题。(8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

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

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

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

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

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11.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4分)

(1) (2) (3) (4)

12.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五、阅读《从前的雪》一文,完成14—18题。(12分)

从前的雪

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我们

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

初二语文试卷 第 3页 (共7页)

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⑦在城市的雪夜,独自小酌,常常迷离。童年就像一场雪,融化在故乡的杯中,只一举杯,就醉倒在那份晶莹和醇香里。

⑧那些低矮的茅屋,穿越时空,依然踏实稳妥地立在尘世的风雪中。身边的这片高楼大厦,不是我的土地。我的土地上有水,有鼓荡起层层芦苇的绿意的水,有鱼虾搅动着蓝天云影的水,有鸟儿驮着悠长的炊烟停息在残荷的枝头,有我自由游弋的身躯。

⑨在落雪的时候,我渴望能回到从前的土地上,打个滚,流次泪,再笑着站起??

14.文章围绕“从前的雪”追忆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

15.作者写了“乡村雪夜”后为何又写到了“城市雪夜”?(3分)

16.第五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7.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

多玲珑的秘密。

第三部分(14分)

初二语文试卷 第 4页 (共7页)

六、名著阅读。(14分)

1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A.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B.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见林妻貌美,便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设计在途中杀掉了林冲。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和汤姆一起去当“小海盗”的小伙伴是乔和哈克。

D.《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暴动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19.《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这本书塑造了108位好汉,第一个出场的英雄是九纹龙 。(2分)

20.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6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⑴这段话描述的是《水浒传》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情节:;在倒下去的人当中,有一位后来也上山成了好汉,他的名字叫 ,他的绰号是 。(3分) ⑵这一事件的“计较” (谋划)者是谁?请再列举出参与这件事两位好汉的名字。(3分)

21.鲁提辖的姓、字、法号中巧妙地隐含着他的性格特征:“鲁且达而又智深”,请在“鲁”“达”“智深”中任选一个,结合你所知道的相关情节简析他的性格特征。(3分)

第四部分(50分)

七、作文(50分)

20.请以“你是我的

要求:①请先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初二语文试卷 第 5页 (共7页)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4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5 00:54 , Processed in 0.336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