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长城谣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
2
4
5
篇二:《长城谣》授课教案2010-11-23
6 现代诗两首
执笔:耒阳正源学校 黄志翔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游子思乡的载体)。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二、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出生于四川,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的划横线字注音: 焉( yān )支 隘( ài )口蹲( dūn)踞 荒莽( mǎng)焚( fén )起敕( chì)勒川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诗歌,要求: ①听字音; ②听节奏; ③听重音 (要做上符号) 。
2、朗读诗歌,评价朗读。(字音、节奏、重音、感情的表达等)
3、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诗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那一类?
4、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节:着重写长城历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
第二节: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抓住重点词语:总、一??就??)
第三节:写梦回故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抓住重点词语:不眠)
5、如果要你用 “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怎么写?
例:(1)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2)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
(3)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五、解读探究
(一)讲授第一节
师: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写历史,方法很多,即使洋洋洒洒千万言也未必能反映历史全貌。但诗人只用一节诗,短短的几句,便勾勒出浩浩一部长城史,两千多年的征战与杀伐。长城,曾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而流到诗中的只有寥寥数字:“城上城下的争战”,“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诗人完全放弃感情评价,只是让历史凸现其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而古老的长城却饱经沧桑,成为历史的见证。提问:
1、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他见证了民族的哪些事件?
明确:战争、荣辱(夺、还)、悲欢。
2、为什么说长城“无情” “冷眼看人间恩怨”?
明确:他饱经沧桑,见证历史的发展,却不参与历史的创造。 师:朗读提示:本节朗读时语调应深沉、舒缓、凝重,以凸现长城的沧桑感。
(二)讲析第二节
师: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因为,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成为祖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会日夜牵肠挂肚,魂牵梦绕。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却又挥之不去,成为一种情结。提问:
1、诗人如何抒情?
明确:“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2、为什么唱长城时“不能成声”,写长城时“不能成篇”,而一提到长城心中“便有烈火焚起”?
明确: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 。
3、“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应作何理解? 明确:作者魂牵梦绕长城,在他心中,长城的形象早已千百遍的出现。以至于一提到长城,长城的形象,比如身躯、面容、云、树、风等都如在眼前、历历在目。万里极言空间之广,千里极言时间之长。
师:朗读提示:前三句轻慢读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三)讲析第三节
师: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思恋之情。诗人梦到的是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月色之下的敕勒川和阴山山脉。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故乡的山水草木在诗人心
中有多么深刻而又久远的印象,而且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也时时在诗人的心中流淌。诗人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全诗至此,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提问:
1、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2、“敕勒川、阴山下”出于哪首诗?它与作者有何关系,与长城、黄河又有何关系? 明确:《敕勒川》;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长城在这里交会。
3、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长城,而诗歌中为什么写到了黄河?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既是“梦中”又为什么是“不眠”?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黄河与长城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浓浓的乡愁让她难以入睡。
师:提示:朗读提示:语调舒缓,悠长。表现思乡恋国之情悠悠不绝。
六、合作讨论(1-3答案详见课件)
1、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诗的感情是通过写什么来表达出来的?
3、为什么要借助长城?有什么深意?
4、从《长城谣》中找出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明确:“蹲踞”“冷眼看”“无情”等句表现了长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是历史的见证“人”。
5、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提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
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情感,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6、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
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民族的象征
祖国的象征
七、课堂小结
刻画长城——历史见证,历经沧桑
依恋长城——唱不成声,写不成篇
梦回长城——思乡难眠,梦回故乡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人借长城抒发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对历史的反观,
全诗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欣赏歌曲《长城谣》,(张明敏演唱)
八、拓展延伸
1、诗人借用长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一片深情,你认为还有哪些意象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2、学完《长城谣》,你对月亮、月色及下列意象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明确:月亮,月色已成为诗人笔下思乡的代名词。如古人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均赋予月以特定的含义。诗中“月色如水”是为了引出梦境,从而突出思乡的主旨。
思乡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人言落日是天涯,忘极天涯不见家。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阅读《乡愁》,思考:
(1)《乡愁》与《长城谣》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分别借助了什么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九、课后作业
仿写诗歌(按照以下写作要求)
⑴诗句形式:
①尽管?? ②为什么??
尽管?? 而??
你??有??
有??
有??
⑵可以将“① ②”合起来写,也可以分开来写。
⑶要传达一种感情。
⑷要有具体可感的事物。
例: 风 筝
尽管你身上有一根∕束缚的线∕尽管风定云散∕你可能渐渐停止∕但你仍然是神秘
的∕天使∕带着我的梦穿越∕万里长空∕攀登九霄揽月
附:课外推荐
(一)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二)阅读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谈谈你的感受。
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乡色酒
乡色正好 你满
你圆乡愁也满
人也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欣赏《一片槐树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
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纪弦,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极有建树,他的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也许是一次偶尔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促动了诗人的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的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思乡之情。
三、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一)技法点津
1、把握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3、依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按照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二)听读诗歌(播放多媒体)
(三)自由朗读,思考:
1、本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篇三:《长城谣》
复兴中学彭蓉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学会欣赏诗和品味诗。
重点、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融进作者的情感来提升朗读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设置教学法、讨论法
一、情境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依恋故土,所以,只要有背井离乡,就会有乡愁,乡愁如血液一般,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体内。长城,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早已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对于祖籍在长城脚下,而又久居台湾的诗人席慕容来说,长城更是她心中解之不开的情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作者简介
席慕容:台湾诗人。祖籍内蒙古。十三岁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是《七里香》。她的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拥有大量读者。
三、明确目标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用四级朗读法来学习诗歌,即听读、初读、品读、悟读。
四、听读诗
1、指名朗读,正音。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和重音。
3、学生说一说,老师在朗读时除了注意节奏和重音外还注意了什么?
点拨:要朗读好诗歌,除了要读准字音外,还要注意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同时还要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
五、初读诗
1、学生试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2、介绍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即艺术形象,就是在诗歌中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东西。 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自己的乡愁之情。
3、整体感知:1、诗中主要选取的意象物是什么?
长城、黄河
2、诗歌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六、品读诗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诗歌来进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我们分成三个大组进行,比一比,看哪组更棒?
1、 品读第一节(第一组)
提问:这节中诗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刻画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点拨:“悲欢”、“无情”、“冷眼”是作者用拟人手法刻画了长城的形象,表明长城是民族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使他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板书:审视历史,
重现长城的沧桑)
2、品读第二节(第二组)
提问:这节中诗人借助那些意象抒发自己的什么情感?
明确:诗人借助长城的躯体和面容、云、树、风来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板书:借助长城,抒发满腔的热情)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寄托之所,
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3、品读第三节(第三组)
提问:本节诗人依靠什么进一步流露自己的什么感情?(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依靠梦境回到故乡,流露出诗人思恋故乡,心系故国的游子情怀。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板书:依靠梦境,流露浓浓的乡思)
4、师点拨、评价各组同学品读情况。
七、悟读诗
总之,这首诗通过刻画长城来抒发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再一次听录音磁带,体会诗人那份浓烈的思乡情,品悟诗歌的韵味。
1、播放朗读带,学生跟读
2、挑战录音中的朗读
学生自由选读最喜欢的小节。
3、全班齐读
八、总结
(略)
九、作业
背诵这首诗
板书:
长城谣
席慕蓉
一、审视历史,重现历史的沧桑(咏物)——长城
二、借助长城,抒发满腔的热情
三、依靠梦境,流露浓浓的乡思(抒怀)——恋乡、思国
<p align=right>彭蓉</p>
《《长城谣,席慕容》阅读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1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