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回复: 0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①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②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③。其上为睥睨梁欐④之形;其旁出堡坞⑤,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⑥有水声,其响之激越⑦,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⑧,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⑨,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⑩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⑾,而列是夷狄⑿,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⒀,是固⒁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⒂,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⒃,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第二十九卷《记》)

【注释】

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岸。④睥睨(p n):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激越:声音响亮清脆。⑧美箭:美竹。⑨疏数(c)偃仰:疏密起伏。数(c):密。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仰:抬头。⑩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故称天为造物者。⑾中州:中原地区。⑿夷狄:指偏远的永州。⒀更千百年句: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⒁固:真的。⒂不宜如是:不应这样做,即徒劳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⒃气之灵:地气的灵秀。

【译文】

从西山道口一直往北,翻越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路向西伸展,沿这条路寻找风景,没有发现好的景;另一条稍稍向北又望东,走了不到四十丈的路程,只见地层断裂,河道分差,有一大堆积聚的山石形成的山冈横挡在路端。积石上面,构成垛墙望楼的形状;它的旁边矗立着一座天然的堡垒,有一个像门一样的洞穴。往里看去,一片漆黑,把一块小石头投进去,发出咚咚的回声,仿佛激荡的水声,那声音红亮回旋,过了很久才消逝。环绕攀登,可以登上山顶,能眺望很远的地方。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秀丽的树木和修美的竹子,使它更加显得奇特而坚实。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哦!我怀疑造物者是否存在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才相信它确实存在了。可是又奇怪它不把这样的美景安排在在中原地区,却将它布置在偏僻的异族之地,因而虽经历了千百年之久却没有向人们不能展示它的美妙景致的机会,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安排吧,要是这样的话,造物者果真是没有的啊!有人说: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有人说: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造就美妙的山水,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稀少而富有奇特的岩石。对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一少①北而东

(2)其响之激越

(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2)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3.作者借小石城的奇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稍微,稍稍 (2)高昂,激越 (3)经历

2.(1)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2)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3.遭贬后抱负和才能被埋没而心中忧愤。

篇二:《小石城山记》翻译

1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主预习

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又中博学鸿辞科,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他和刘禹锡等人参加了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活动,官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失败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死于贬所。世称柳柳州或柳河东。有《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是中唐杰出的诗人,散文与韩愈齐名,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称他为“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

文题背景

唐代的永州,僻远荒凉,素为谪官贬居之地。柳宗元自贞元二十一年(805)起,在永州谪居十年,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时刻担心受到更重的迫害,心情十分抑郁苦闷。于是,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如《江雪》;还写文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如《三戒》、《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其间最为出色的是寓居愚溪五年中所写的《永州八记》,《小石城山记》是其中之一。

【自主咀嚼】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自:从。 西山:在永州城西,自朝阳岩起,至黄茅岭北,长亘数里,都属西山。 径:一直。 北:名词作动词,向北走。 逾:越过。而:连词,表顺接,不译。 下:名词作动词,往下走。 道:道路。其:其中的。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寻:寻找。 得:得到,收获。】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少:通“稍”,稍微。 北:名词作动词,偏向北。 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去。 不过:不超过。 土:土层。 断:断裂。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川:河流。 分:分开。 积石:堆积的石头。 当(dang):阻挡。 垠(yin):边,界。】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其:代词,指石山。 为:构成,形成。 睥睨(pì nì):城墙上的女墙。 梁欐(lì):栋梁。 形:形状。 出:凸出。 堡坞(wu):土堡。 若:好像。焉:语气词。】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窥(kui):看,观察。 之:前者为代词,指山洞;后者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正黑:漆黑。 投:投掷。以:介词,把、将。 洞然:投石入深水的声音。其:那。响:响声。之: 激越:声音高亢激烈。 良:很。 乃:才。已:停止。】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环:环绕。之:代词。 上:名词作动词,登上。 嘉树美箭:美好的树木与箭竹。嘉,美好。箭,箭竹。 益:特别,格外。 而:前者表转折,却;后者表并列,又。 其:代词,指前文的“嘉树美箭”。 疏:稀疏。 数(shuò):密集。 偃:俯,倒卧。 仰:立。类:类似,好像。 施设:同义复用,布置。 所:与“施设”构成“所”字结构,“……的”。】

【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行,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在不超过四十丈的地方,地层断裂,被一条河水分开,有堆积的山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山石顶部形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像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将小石子丢进去,咚

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环绕石山可以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显得格外奇特而又坚实,竹木疏密有致,有卧有立,

好象有才智的人特意布置的。

第一段:写作者游小石城山时的所见。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噫:感叹词,相当于“哦”。造物者:创造天地

万物的神。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及是,愈以为诚有。【及:

到。是:代词,这里。 愈:副词,更加。 诚:副词,确实、的确。】又怪其不为之中

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怪:意动用法,对……

感到奇怪。 其:代词,指代造物者。 为:动词,创造。 之:代词,指代美景。 列:放置。

是:它,代美景。 夷狄:指偏远的永州。 更(geng):动词,经历。 售:表现,展示。

伎(jì):同“技”,技艺,此指代美景。 是:这。 固:实在。 而:连词,表转折,却。】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神者:造物者。 傥:通“倘”,或者、或许。 宜:

应该,应当。 则:连词,那么。 果:副词,果真。】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代词,有的人。 以:介词,后省略“之”,即“用(这美景)”。 慰:安慰。 夫:

代词,那些。 辱:屈辱,贬谪。于:介词,到。】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

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其:代词,指永州。为:动词,造就。独:唯

独。 楚之南:指永州一带。】是二者,余未信之。【之:代词,指代“二者”。】

【译文】哦!我怀疑创造万物的上帝有没有已经很久了。到了这儿,更加认为上帝确实

存在。但又对他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些美景,却把这些放置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感到奇

怪,(即使)经过千百年也不能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妙景色,这实在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

上帝或许不应该像这样做的,那么上帝果真是没有的吧?有人说:“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

用这美妙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到此地的贤人。”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造就

伟人,而唯独造就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

我都不相信它们。

第二段:写作者由自然景观带来的联想和思索。

【自主赏析】

本文短小精悍,借景抒情,自然且深刻。文分两段,第一段给我们描绘了深藏边远地区

的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自然天成的小山,形状怪异的山石;山中有幽泉环抱,有

“嘉树美箭”映衬,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尽显大自然的宏伟和神奇。

虽然是游记,但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着墨并不多,简洁而直切要点,象是绘画中疏落淡淡

的水墨画,只三两笔勾勒出精髓,而后是大片大片恰到好处的留白,因留白倚着深邃而富联

想的线条色彩,便飞溢出无限的遐想空间,由着自己的心臆而幻化出更为绮丽生动的景色,

所以,即使是素简的三点两画的笔墨,却起到点石成金,抛砖引玉之效果。

而这并不是作者想要多说的,其主旨在于第二段,由景而生发开的心灵的感悟。“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是二者,

余未信之。” 柳宗元因为政治主张不合当权者的思想,遭到无情的贬谪,自然是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而此处再完美的风景,在他的眼中也会偏偏笼罩着不完美的主题----景色是美,

却因了偏僻,白白浪费了其优美的欣赏价值,造物主真是糟蹋辱没了如此奇异的风光啊!

作者在这篇里发这种感想,是与永州各篇中所发出的身世之感密切结合着的。要是相信

天是有意志的,那么作者的被贬斥,是天意,也就用不到愁怨不平了。要是相信这些美好景

物是天用来安慰贤人,那就不免要自我陶醉,会忘掉自己遭受迫害的愁怨不平。正由于作者

不相信 这些,所以把个人的身世之感同山水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

【自主积累】

一、通假字

少 傥 伎

二、一词多义

是 其 为

三、古今异义词

不过 睥睨

四、词类活用

1.自西山道口径北(北,名词作动词,向北走) .

2.其一少北而东(东,名词作动词,向东去) .

3.环之可上(上,名词作动词,登上) .

4.其一西出(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土断而川分(动词“分”表被动,即“被……分开”)

2.倒装句

(1)投以小石(状语后置,应为“以小石投”)

(2)而辱于此者(状语后置,应为“而于此辱者”)

3.省略句

(1)寻(于)之无所得

(2)有(洞)若门焉

(3)为之(于)中州

【素材链接】

1.经典材料

柳宗元的父母对柳宗元的影响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

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

文化素养。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

了强烈的兴趣。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

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她是一位

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

柳宗元。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柳镇深明经术,

他信奉的是传统的儒学,但他并不是一个迂腐刻板、不达世务的儒生。他长期任职于府、县,

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他还能诗善文,曾

与当时有名的诗人李益唱和,李益对他很推崇。父亲和母亲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

响,这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加工材料 它的美与奇特,就在于它的简单。它自然质朴,不矫揉造作,不装腔作势。它孤独但并

不渲染孤独,寂寞却不虚张寂寞,这就是小山的品质与性格。小山在这里呆了多少年,连小

山自己也不知道。它真地有些郁闷,但心情总是很平静的,因为它正在等待一个人发现它,

而它相信迟早会有一个人发现它。这个人终于走来了,他就是柳宗元。这小山的奇特之景之

美,终于被柳氏的妙手点化成一颗璀璨耀眼的星,点缀在了世界和历史的天空,与群星一起,

给人带来欣悦。

小石城山尽管处在偏僻荒远之地,但它却有幸遇见了柳宗元,于是成名。这或许是偶然,

但不能说不是必然,是历史的必然。而柳宗元不知道需要遇见谁才能走出这被贬的偏僻荒远

之地,他的必然又在哪里。偏僻产生荒凉,荒凉产生空旷,空旷产生幽静,幽静产生忧郁,

而忧郁产生思虑,有思虑就有美。世人很少能见的美,才是奇特的美。有时一个特殊的人物

与自然之景就这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心心相通,人从自然中得到慰藉,自然之景又从

人的思维中升华了美。

【自主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西山道口径北( 径:小路 ) B土断而川分(川:河流 ) ..

C良久乃已(已:停止)D环之而上(盘绕攀登) ..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一西出 (代词,自己) .

B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指示代词,那) .

C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代词,它们) .

D又怪其不为之中州(代词,代造物者) .

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怪其不为之中州(动词,创造) .

B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动词,是) ..

C及是,愈以为诚有(指示代词,这里) .

D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指示代词,这) .

4.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故处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B益奇而坚

C土断而川分D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译文:

(2)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

译文:

参考答案:

1. A(径:一直)

2.A (指示代词,其中的)

3 B (创造)

4.D(表转折,其余表并列)

5.(1)我怀疑有没有创造万物的神灵已经很久了。

(2)又奇怪神灵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而将它放在这偏僻的荒远的永州,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被人欣赏,这真是劳而无功啊。

篇三:《原谤》阅读答案(附翻译)

原谤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②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谤③,蓰④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⑤。殊不知尧慈被⑥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⑦,捽⑧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节选自唐·皮日休《皮子文薮》)

【注释】

①至:极,最。②祁寒:大寒。③怨訾(zǐ)恨谤:怨恨诽谤。訾:诋毁。谤:诽谤,说坏话。④蓰(xǐ):五倍。⑤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尧把天下传给舜,不传给他的儿子,所以有人说他不慈爱;舜的父亲偏爱小儿子,几次想杀死舜,父子关系很坏。舜即位后并不记仇,还是落下不孝的罪名。⑥被:覆盖。⑦吭(háng):喉咙。⑧捽(zuó):揪住,扭住。

【译文】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美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的,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的,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酷热、阴雨的季节百姓也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毁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毁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延及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毁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不做尧、舜那样政事的,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仁至矣

(2)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3)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

(4)后之王天下

2.下列与“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一句中的“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籍吏民,封府库

3.“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的孝心不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

B.舜的孝道润泽万代人,却不孝敬自己的父亲。

C.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而不在于仅仅对待自己的父亲。

D.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不孝敬自己的父亲(而孝敬舜)。

4.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这篇文章运用得论证方法有哪些?请举出两种。

【参考答案】 1.(1)极,极点 (2)用 (3)尚且 (4)称王

2.D3.C

4.帝王必须施仁爱民

5.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4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6 01:16 , Processed in 0.2196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