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0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与道理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

一、楚人学舟

【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慢)(2)乃四顾胆落(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船方法(技术)。(2)椎鼓径进?? 译文: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谓之曰(有人)(2)以子之长(凭)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答: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

【原文】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一牛且数万斤(将近)(2)募能出之者(使?出)(3)徐去...其土(慢慢地)(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填满,充实)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于两船之间的横木上,然后去掉船上的土,铁牛就浮出来了。

四、勉谕儿辈

【原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了等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何如(不论)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着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标准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样)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可办粗饭几日(用来做成)(2)何必图好吃好着(衣着,衣..

服)(3)莫待无时思有时(不要)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答:要求我们要节俭,千万不能浪费。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答:有必要。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过多的奢侈和浪费会使我们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少,而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走向灭亡。

五、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原文】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雨后或雪后转晴)(2)立有.

间(一会儿)(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通“披”)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译文: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作为一名仁君,要勤政爱民,时刻不忘那些受饥挨饿的穷苦百姓。

六、农夫殴宦

【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①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注释】①宦者:太监。②门户:指“门户”税。③邀:强要。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太监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太监,太监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太监。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尝与人佣耕 B 今以柴与汝;甚矣,汝之不惠 ....

C 不取直而归;系向牛头充炭直D 我有死而已;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 以刀劈狼首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给)(2)农夫涕泣(眼泪)(3)不取直而归(通...“值”价值)(4)遂殴宦官(就) .

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等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 以刀劈狼首 B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

七、敝帚自珍

【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夫人善于自见④,而文非一体⑤,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⑥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话:俗语,民间谚语。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古而然(这样)(2)而固小之(轻视)(3)鲜能备善(少)...

(4)斯不自见之患也(害处)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B )

A 武仲以能属文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 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答: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答: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八、樊重树木

【原文】樊重①欲作器物,先种梓漆②,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①樊重:人名。②梓漆:梓树和漆树。

【翻译】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树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话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向之笑者(从前)(2)咸来求假焉(都)(借)(3)然积以....岁月(但是)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怅恨久之 B 何陋之有C 亲戚畔之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答: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九、齐人有好猎者

【原文】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仔细想来,那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喂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友人说:“你应该致力于种田。”猎人说:“为什么?”友人没有回答。猎人心想: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于是他开始拼命种田。不久家里就富裕起来,他去集市买了一条好狗,这条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从此,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认准目标,就努力去做,这目标就准能实现,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入则羞对其家室(在家中)(2)其所以不得之故(原因)(3)..

君宜致力于耕作(应该)(4)于是退而疾耕(勤奋地耕地) ...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中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A 于是退而疾耕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十、张良受书

【原文】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翻译】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遂去,无他言(离开)(2)与老人期(约会)(3)喜曰:“当..

如是”(这样)(4)良因异之(对?感到奇怪)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 孤之有孔明 B 寡助之至 C 公将鼓之D 公将驰之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译文:张良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

4.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

十一、赵人患鼠

【原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吾之患在鼠(忧虑)(2)告其父曰:“盍去诸?”(赶走)..

(3)是非若所知也(这件事)(4)不病于无鸡乎?(担忧)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译文:(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篇二: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

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 (1)

(2)

15.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才与绢数尺()

(2) )

(3) )

(4)遂殴宦官(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武

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夫人善于自见④,而文非一体⑤,鲜能

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⑥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

[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

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 (1)自古而然( )

(2)( )

(3) )

(4)(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

(2)咸来求假焉 ( )()

(3)然积以岁月( )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

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

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

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下划线的词。

(1) )

(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

(3) )

(4) ( )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外文言文翻译及参考答案

一、楚人学舟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参考答案: 11.(1)慢;(2)看。1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参考答案: 14、(1)有人(2)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农夫殴宦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参考答案: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四、敝帚自珍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参考答案: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2.B

五、樊重树木

篇三: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实战篇)阅读题参考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

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

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以子之

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谓之曰( )(2)以子之长( ) 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译文: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

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母乳( ) (2)盗因告刑者曰() (3) ( ) (4)语“教子婴孩”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芒山有盗临刑(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四、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 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

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

注释:①攘:窃取,偷。 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2)请损之() ..

(3)以待来年然后已() (4)或告之曰( ) ...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欺速已矣B、惧其不已

C、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2)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五、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

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②戒:同“诫”,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1)欲杖之( )(2)具晓所言( ) ..

(3)咸叩头谢曰( ) (4)大要教咸谄之(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2分)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

“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

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B 今以柴与汝 ..

尝与人佣耕 甚矣,汝之不惠 ..

C不取直而归 D我有死而已 ..

系向牛头充炭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刀劈狼首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3.将“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

(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

译文: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七、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

[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

(3)鲜能备善()(4)斯不自见之患也( )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武仲以能属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八、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向之笑者 ( ) (2)咸来求假焉 ( ) (3)然积以岁月( ) ....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译文: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九、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点词。(4分)

(1) 入则羞对其家室()(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

(3) 君宜致力于耕作( )(4) 于是退而疾耕() ...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于是退而疾耕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译文: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十、张良受书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遂去,无他言 ()(2)与老人期() ..

(3)喜曰:“当如是” ( ) (4)良因异之(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之有孔明B、寡助之至 C、公将鼓之 D、公将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4.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 的优秀品质。(2分)

十一、(一五六)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 ..

(3)是非若所知也( )(4)不病于无鸡乎?( ) ..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与道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3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6 08:23 , Processed in 0.2293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