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毛概读书笔记
《回忆军事家邓小平》
读书笔记
姓 名 陈静
学 号 1001170101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10011701
授课教师 唐恒照
上课教室 四工A4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读书笔记
一、 基本信息
书名:回忆军事家邓小平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
二、 内容简介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本书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分上下篇。上篇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张震、迟浩田等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及原二野老战士撰写的回忆文章。下篇是从已经去世的老将军和老同志的回忆录,纪念文集以及报刊的回忆文章中选编的。
这些文章饱含深厚的感情,回忆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活动和作出重大决策的具体情节、过程和片段,内容丰富,情节细腻,生动感人。使我从中感受到邓小平同志丰富的军事实践、超凡的胆识、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全局在胸、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和勇于挑战、敢于胜利的雄伟气魄,把握战机、开创局面的卓越才能。通过本书,我总结了邓小平同志以下几个特点: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信仰坚定、爱国爱民,质朴无华、谦虚谨慎;睿智果敢、刚柔相济,沉着坚韧、胸襟宽广。
三、读后感
邓小平,一位打不倒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一生,使祖国繁荣富强。
阅读这本书,不再仅仅是高中生的佩服和欣赏,更多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领悟和理解。我感叹于邓小平同志所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性和建设性;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人,我感受到邓小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中国社会所引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的领导风范已不仅仅是风格问题。他有远见且实干,他能够并且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毛泽东曾说过:“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很有发展前途。”周恩来在病危进手术室前也对邓小平说:“你这一年干得好,比我强很多。”外国多位名人也对他有过极高的评价,可见,邓小平,这一位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60余年,三起三落而不倒,而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事业的领袖,其政治道德品质及人格魅力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与毛泽东的理想、浪漫和英雄主义不同,邓小平是理智、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务实作为一种工作态度,是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演绎和表达,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是邓小平同志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作风。这种品质,不仅仅体现在作战时期,也体现在他的根据地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上。他善于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地做出克敌制胜的作战方案。他是一名“实干家”,很早开始,就注意在工作中提出实践的重要性,完全映衬了他几十年以后所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段“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也被世人所传颂。1987年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邓小平讲了一段精彩的自我评价的话:“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成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准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
信仰坚定,爱国爱民。我相信,这是每一位领袖达到伟人的高度而必须具有的基本品质。邓小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一个坚定而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为追求民族解放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可以说爱国主义思想的实践与邓小平的生活密切相关,贯穿始终。他以爱国爱民为出发点,又以爱国爱民为最终归宿,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留学法国起就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并且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无论个人处境如何艰难,也无论革命事业如何坎坷,这个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
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虽是最简单直白的语言,却也最真实感人,他用一生的行动与贡献来实践与证明。
质朴无华,谦虚谨慎。这一点邓小平和毛泽东又在某些程度上有所不同。看看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各种诗词文选著作对比也不难发现,毛泽东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风采翩翩的,而邓小平的语言总是极其简单精炼。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虽然一生功勋卓著、权高位尊,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总是那么谦虚谨慎、朴实无华,始终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淡泊名利、不计荣辱,甚至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和错误。这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所应具有的高尚品德。
睿智果敢,刚柔相济。毛泽东曾称赞邓小平“柔中富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团,内部是钢铁公司”,这种评价是及其中肯的。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处事果敢有魄力,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同时,他也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去妥协、适应现实,“识时务”地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我很佩服他对政治的敏锐度,他始终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直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重视政策与制度,他的政治、军事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在文革时期,他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即使被打倒,也绝不在原则上让步。同时在经济上,根据地土地建设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凡的成就,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实践依据,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也体现了这位伟人在经济改革上的卓越智慧。在应对香港、澳门领土权问题的时候,态度坚决,绝不退让,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威严,最终也使得领土权虽几经坎坷却最终回归。
篇二:毛概读书笔记
《毛泽东选集》读书笔记
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一位传奇人物,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奠基人。他以聪明智慧和伟大领导力,带领全国人民开启革命新篇章,缔造了伟大的红色人民政权。
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其思想想必也是晦涩难懂的吧。抱着这样的心情,偶然翻开《毛泽东选》第一卷。可当我沉下心来细细拜读后,却惊讶发现他的文字竟是如此平易近人,展现出一代领导人和蔼可亲的一面。
翻开第一卷的书页,红色字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震撼人心,白色背景下的几个字显得格外铿锵有力。
《毛泽东选集》共有四卷,从第一卷到第四卷按顺序收集了建国以前,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大多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样深入的探索,毛泽东成功地将马克思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在有选择的阅读了一下文章后,我深切领悟到“团结的力量”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明白了为何“得民心者的天下”。
一“团结就是力量”
第一卷收录的文章出自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篇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革命之所以事倍功半,其基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是朋友,以
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谈就指出了区分敌我的重要性,提出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分析,之后就系统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势,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可见此时他就开始用马列世界观看待问题,并看出他很早就意识到农民阶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也都提到了团结农民阶层的重要性。当然,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他当时分析之准。加上后面又读到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发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以及《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等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文章,深刻感受到在抗日战争时期“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是多么重要的字眼。在当时抗日的形势下,毛泽东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指出革命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当然,此时的团结是本着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内部的团结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各阶层争取抗战胜利的前提。这也就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团结,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无数次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大的毛泽东想要告诉我们的。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也时刻能感受到团结的力量。2008年是令人是难忘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大雪给中国南方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公路阻断,火车停运,大量回家旅客滞留,电力供应受阻…….此时此刻,十三亿炎黄子孙团结到了一起。十三农民兄弟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与人民群众一起,共同抗击无情大雪。在冰天雪地里,“留下来吧,在这过年,这儿就是你的家”成了最温暖的力量。接下来的5.12大地震,全世界都见证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灾区人民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后来北京奥运会、上海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都让世界见证了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二“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选集》在展现其伟大的思想光芒、超凡的军事才能以及勇敢的革命精神的同时,要时刻在告诉我们“得民心者的天下”,教导我们要和群众站在一起,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
第三卷的《为人民服务》这篇纪念张思德的文章让我感触很深。文中讲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简单的文字阐述着深刻的道理,激励着更多人去为人民服务。文章继续阐述了为人民利益牺牲的重要意义,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立党之本。
在之后的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为人民服务,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中又提到,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是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我们党之所以不断的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发展壮大、革命的成功、抗战的胜利以及红色政权的建立,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若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党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这和“得民心者的天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任何时代,都不能缺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否则这个时代必然就是一个走向灭亡的时代。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座永远无法超越的丰碑。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得不说,当今社会没有任何人能像雷锋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不是说我们的时代没有了“为人民服务”,只是而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变通。2004年4月14日,任长霞离开了。这位当今社会的人民公仆,用兢兢业业的工作默默为人民服务。原本对登封市公安局怨声不断的人民都被她感动了。认认真真处理没一起案件,和蔼可亲地接待上访群众,亲自深入基层,对人民嘘寒问暖……追悼会上,登封市民泣不成声,不愿离开。身边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服务了人民,也使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升华。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自己也在认真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不仅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以提高思想觉悟,融入群众,被群众所接受,同时也是时代的支柱。学习了党章知识,我深知,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
当然,毛泽东思想不只是“团结”和“为人民服务”,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归结起来,“团结”和“为人民服务”只能算作“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也是其活的灵魂,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
用了将近一学期是时间读完了《毛泽东选集》全部四卷的主要文章,虽然效率有些低,但慢慢品味中才能有所感悟,领悟精髓之所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一种思想不是读几本书,写写笔记就能全部领悟的。思想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
设,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去解决当今中国改革开放遇到的困难,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针,更好的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附:阅读书籍《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人民出版社)第一、二、三、四卷
篇三:毛概的读书笔记
毛概的读书综述
读书综述
论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的读书综述
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际掀起世界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境困难。在国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标志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基本消灭,标志着国内主要矛盾已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我国人民面临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虽然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普遍地、大量地存在并占居主要地位。于是在这种环境下,毛泽东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的言论,《论十大关系》主要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的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十大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和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建国初期的经验,为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作。它从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的矛盾出发,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科学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正确方针,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纲领性文献。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书综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报告。它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同志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然而后来这条路线一度被偏离,结果导致党的事业遭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时,这一思想不
仅被重新确立,而且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宣言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大无畏精神,力挽狂澜,可以说如果没有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国就不可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这对于当今的党的建设依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拨乱反正。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
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读书笔记
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综述
《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曾经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再次,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和认识真理的道路。”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任务,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了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任务”。 此外,文章还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正如《实践论》所述的,认识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改造你自己,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上帝安排给我们的任务,这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因为此两者是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我们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确地认识世界。《实践论》是一篇杰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贡献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既丰富和发展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行、知问题,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增添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毛泽东《矛盾论》读书综述
《矛盾论》是毛泽东早期撰写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它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矛盾论》存在的缺陷是:论述的起点不高,以事物这个反映具体存在的概念为基础。从横向上看,理论分析停留在不同事物之间(即不同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没有深入到同一事物内部(同一质内部)的矛盾分析中。从纵向上看,基本上停留在直观的抽象层次上,即初级本质层次上,没有牢固地深入到具有间接性的二级本质高度上。将上述两方面的缺陷综合起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阐述的辩证法属于知性辩证法范畴,他没有能够上升到理性辩证法的高度。众所周知,在三大改造之前,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外部,因此,知性辩证法完全能够胜任民主革命任务的需要。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这种建立在不同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基础上的知性辩证法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了。社会的变革需要我们的理论也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按理说,哲学理论揭示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它的基本观点应该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改变的。
它与《实践论》等为我们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需应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落实行动,
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注重理论实践创新,激发自己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的激情,不断拓展自己的新视野。不断探索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到看清对象,有的放矢,对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想付诸行动。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素质的能力,争取做有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毛概读书笔记3000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61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