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实践论》读书心得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心得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矛盾论》又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
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
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
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邓小平上台后的一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实践出真知。《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生活也是实
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为“泛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篇二:实践论心得体会
知行合一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毛泽东同志《实践论》读后感
根据党校课程安排,今天再次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读,但仔细读一遍下来,还是深有感触。
在这篇充满了文学气息的哲学论文中,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主观认识”—“人类实践”—“客观检验”—“再认知”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可以称得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的理论典范。
我认为这篇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来阅读:
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它开篇立论的向人们说明,人的认识是由实践产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精华部分,详细的分析人的认识如何从实践发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对于认识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认为:
“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人们通常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看到过程中的各个事物的现象表面,反复多次后,生起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突变,产生概念。而这些经过,即从浅到深的过程,是马克思辩证认识论的伟大贡献。对于认识的深入过程,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例子,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的逐渐深化活动。
“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重点是“理性认识依赖于认识的问题”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我认为他重点提到了认识的能动作用,即“不但表现于从感
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上”。
第三点,毛泽东说明,认识运动的完成是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效果。同时,从长期来看,认识应该跟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第三部分从时代责任讲起,提出当时的无产次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最后总结全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即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一九三七年,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毛泽东同志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虽然距离《实践论》问世已经过去了75年,但它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这是一篇情理兼备的文章。读完后,我既有文学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获。结合工作实际,我个人觉得,它给我比较重要的启示是: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这个观点还是应该不仅深深留在脑里,还应在实践中不断的证实。现实中我们有时会相信道听途说的东西,或相信传统经验,于是导致墨守
成规,不求创新。长滩镇是农业乡镇,工业处在起步之中,工作推进中农业工作是重点,并不是想当然的工业项目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是要创新思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强力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实施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试验示范、有机质提升试验示范和安坡生态娃娃鱼特种养殖项目建设。二是要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名特优种养殖业。把主导产业培植作为农业增效的突破口,重点培植四大主导产业:有机稻订单农业、山林养鸡、娃娃鱼特色养殖、湘莲产业。三是要科学调度,全力抗旱保春播。今年春天长滩镇降水量偏少,必须要确保人蓄饮水安全、春播生产和农村稳定,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2、理性认识的获得,应该在感性材料上收集、提练,推理。要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上做工夫。长滩镇近几年来将机关干部周四学习做为首要任务来抓,每周四学习时间由政治理论课、机关干部汇报当前工作、讨论解决当前乡镇发展的存在的重大问题等内容组成,这个过程就要求机关干部认真梳理工作中的千头万绪,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时也是理论认识获得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良好的习惯应该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3、实践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实践论告诉我们,要常常地在实践中让认识升华,而通过总结,可以让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所以,尽量营造成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篇三:读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读毛泽东《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贾道宽
20104488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借着本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毛
泽东的《实践论》,读罢后,自觉受益匪浅,在《实践论》里面,毛泽东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的文字为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语言毫无晦涩,内容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可谓是字字珠玑。
我从毛泽东这位世纪伟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又一次领略了其为人的大胸襟大境界,又一次感
受到了他带给我的独特的震撼力。《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论
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
他一切活动。他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
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较
为深刻的了解。
说到实践和认识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实践和认识吧。毛泽东同志在《实
践论》中是这样解释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
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等形式;而人的认识,
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
自然的关系。人的认识,除物质生活以外,还体现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
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我们每一
个人都生活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同志认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
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无穷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低级向高级,由表入里,由浅
入深的过程。
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讲述给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知识有了初步
的认识,但我们这一阶段对该知识的认识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
践中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我们也许会发现
原本掌握很熟悉的知识不管用了,这就需要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寻找办法本身就是加深
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这样我们对该门学问的理解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实践
还可以丰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
批评我们的应试教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同学们学习很幸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掌握了
课本知识去应付考试,而不是去注重实践;我们不去关心有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反而去关心
分数的高低。到头来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们个个都是学习成绩很棒,成绩拿
优秀,可是如果是这样换来的还有同学们的眼高手低,只知道侃侃而谈却没有一点动手能力,
这么高的分数要它何用?从长远来讲,对学生,对社会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我们都应该清
楚古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无论赵括的军事理论背诵的多么熟,可是时间能力差,终
改变不了大败仗的厄运。 这就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
该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我们不做“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更需要
的是我们的实干精神,更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做到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
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循环往复的加深理解。在当下,推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实践出真知,我不得
不叹服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卓识,对于问题的看法与角度如此透彻准确。
在对《实践论》的学习中,给我非常震撼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
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是呀,像马克思、
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实最重要的是和
他们的努力,为一项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分不开的。联想到自身,我经常抱怨这个世界
不公平,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而自己却单单与失败为伍,抱怨为什么别人的光鲜亮丽
却没有看到别人光环背后所付出的汗水。现在,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只知道抱怨而不去行动
不去实践,成功永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永远的可望不可即,而确立好目标,为之付出我
的努力,大胆实践,不仅可以享受到拼搏的喜悦,很有可能还会收获那份久违的成功。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更坚定了我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和信心。我们都知道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我们要想获得更多第一手的资料,获得更多的经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赢得先机就必须多
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认识的科学性。但是,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与
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大的提高,还要学会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
之短,想尽各种办法,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实
践,对事情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如果对一件事情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深入探索,那就
无法全面准确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成功的道路不是一触而就的,有可能我们会沮丧会挫折会遭遇失败,然而我们正年轻要
想获得更大的成就就得多磨练,多吃苦,多实践。况且我没有忘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
箴言,我将牢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诲,年轻没有失败,实践可堪大任。我的青春激烈燃
烧着火红的烈焰亮彻了每一个角落,我的理想在神圣的殿堂盘旋升腾,青春的脚步敲响了出
征的战鼓,我要为未来拼搏,靠我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对于我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努力学习它,掌握并领悟其思
想精髓,并应用于我们的实践。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篇二:毛泽东实践论读书心得毛泽东《实践论》读书笔记
班级:应用心理111 姓名:许倩 学号:11121117 初读毛泽东的《实践论》是在高中时期,因为当时课程的需要,但是也是大致地涉略,
此次精读这本《实践论》,让我受益匪浅。 《实践论》发表于1937年7月,据我们所知的情况,1931年至1934年期间,共产党和
红军在革命中遭受“左倾”思想的错误,1934年年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困境,中
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察觉
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地则将会葬送中国革命的前途,《实践论》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批
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错误的产物,更是毛泽东思想科学
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活的灵魂和哲学依据。毛泽东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
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通读了《实践论》,感受到了该书的精妙之处,发现通篇都在讲述这个道理:“实践是寻
求真知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标和检验标准。实践论告诉我们认识是怎
样产生的,他告诉人们关于人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
个发展过程。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对认识论的相关的多个问题进行
了重新阐述,并且对“知”和“行”的辩证关系进行重新的考察,有力的抨击了党内的教条
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且对传统的知行观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理论的超越。它具体地论述了实
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
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
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
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还具体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
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
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
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
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
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
实践、解释实践。它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
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
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 实践重要性、是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
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
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时间这一飞跃。理性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
观真理这个问题,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东西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
论于时间,看它是够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但这是还不是最终结果,许多时候必须反复失败
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和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改变主观
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
又服务于实践。第一、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
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
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
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
等皆是如此。第二、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
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
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
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
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
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第三、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
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
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
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
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
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
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
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
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我们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
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就应该再回到现场根据初步原因再推理后果,分析能够产生哪种结果,论证之前得出的原因。如果不符合情况,就应该继续分析,直到找出真正的原因,最后
才能依据原因解决问题。而如果只是得到一个原因就去解决问题,不去实践中论证,那可能
得出错误的原因,根据错误的原因去解决问题,非但不能得到解决,反而会产生新的问题。
所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该根据《实践论》中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从实践中不断提
高认识,从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才能不
断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
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
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
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
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
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
验,在实践中发展。实践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
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我受到了文章的感染,无论是现在还是
未来,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应尽量营造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坚持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勇于创新!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
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
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 这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
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
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
功。篇三:2015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2015读实践论心得体会第1篇:读实践论心得体会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
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
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
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
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
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实践论的发展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实践问
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最关键核心思想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最生动的理
论体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区别于其他一切落后思潮的卫道者的生动标志。 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与全面关照,肇始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理论探索。其中,马克思所作
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谓是这一哲学范畴的权威读本,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
义思想方法的生动教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独到见解,鞭辟入里,分解科学,
极富战斗力,充满了哲学意味之上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一语中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
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出了关于客体与主体,直
观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哲学范畴的极富意义的讨论,将唯物主义在现实中的巨大困境,赤
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接下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就
将唯物主义的危局与对实践的认识程度联系了起来。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
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
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
马克思看来,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便是唯心主义的问题,尽管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
经院哲学诚然有其贡献之处。通过这样的建构,马克思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对真理的认识之路,即主观认识——人类实
践——客观检验——再认知的一条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也为后世马克
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发展范式。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可以称得上是将
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
观的理论典范。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是极富现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特色的先进的理论的精华。第2篇: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认为,不懂得哲学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
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认真学习哲学十 分必要。直到今天,我仍经常读《矛盾论》、《实践论》这些哲学著作。一九三七年毛泽
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
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
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
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
践论》一文。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对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媚外思
想,端正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的思
想工作)的态度,有极强的针对性。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
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同样,工作中要了解
与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确的理论、观点,都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教条主义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熟读、背诵和摘
引经典书籍的个别词句,自以为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理论家,把经典书籍当作教条,生吞活剥,
脱离群众,空谈理论,吓唬人,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如一些打着改革招牌的假经济学
家和所谓精英人物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现在已到了攻坚的最后阶段,一个十字路口,向
前走,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场经济,不与美、英等国际接轨,就是向后退,就
是回到计划经济的死路。此类理论谎谬得很(帝国主义用精英之口亡中国的理论),正是这些
年来误国之根源。中国当前确实也处在十字路口。近年来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国营企业私有
化运动的后果,已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广泛层面上,逐渐浮现。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
提出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错误口号,已造成千上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这违背党和政府最
初的承诺,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精神,使得一些人在没有群众的监督下造成国有资
产有目标的流失;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教育产业化,造成更多的家庭孩子没钱读书,甚至
于发生极端情况;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医院背离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则的改革,造成
了全国有近一半的病人有病不去医院,去医院的人一半应住院不住院。激化了社会矛盾、阶
级矛盾,已经到了危害人民和平生活的边缘,严重背离了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要求:牢固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国企私有化运动难道还不应当立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30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