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回复: 0

电视剧张伯苓观后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张伯苓年谱长编》读后感言

《张伯苓年谱长编》读后感言

作者:宋荐戈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8期

《张伯苓年谱长编》的出版在我国现代教育史研究方面是一件大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我国现代教育史的研究,特别是现代史早期的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伯苓先生开创中国现代教育的实践是自觉的,是受其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指导的。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和启迪作用,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个人虽然不是教育思想的研究者,但由于我得以成长的中学、大学与张伯苓先生的历史渊源,我也写过一两篇短文章来阐发张伯苓先生的思想,如关于公能教育的思想。但张伯苓先生不是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极少留下由他本人执笔写作的文字,所以我在写作有关张伯苓先生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的文章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梁吉生先生的《张伯苓年谱长编》的出版,显然会大大便利对张伯苓先生教育实践和思想的研究。

我感到此书不仅是一部学习张伯苓先生如何为人、做事、思想的好教材,也是一部研究张伯苓先生的实践和思想的好引导。它是张伯苓先生一生75年的编年活动史和思想史,长达126万字,材料极其详尽和翔实,叙述极其全面和客观,读之能窥见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张伯苓。我当年上西南联大时几乎没有见过张校长,这给我形成一种印象,似乎他从不过问西南联大的事。读了《张伯苓年谱长编》,就纠正了我原来的印象。我写作有关“公能”校训的文章,费了很大劲才弄清“公能”校训的起源,《张伯苓年谱长编》对此有明确的叙述,查一下就清楚了。我相信这部皇皇巨著的出版,定能帮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张伯苓先生的历史和思想,推动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继承这笔教育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伯苓年谱长编》

作者:梁吉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书讯】

定价:28.00元

作者:卫建国,张海珠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ISBN:9787303140497

《教学技能导论》

教师教育通识系列教材《教学技能导论》,以教育部确定的五大教学技能为中心,深入解析和讨论了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管理技能、教育科研技能以及多媒体教学技能。对每一个教学技能的讨论都是全方位的,既有基本理论分析,又有活动、案例和训练的解读和安排,构成一个解读教学技能的完整体系。

定价:45.00元

作者: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ISBN:9787040336436

《中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2011年)》

本书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自2011年起全新推出的年度教育政策研究系列丛书。报告旨在围绕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客观评估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进展及效果,深入研究社会关注的教育政策热点和难点问题,预测、分析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政策调整需求,并提出政策建议。内容包括构建政府与高校新型关系的政策研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终身学习背景下的扫盲教育政策研究等。

定价:30.00元

作者:蔡朝阳 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ISBN:9787552601152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篇二:观后感

历史的记忆

2011级市场营销班

2013年4月3日,星期三,天气晴!早上八点半,昆明医科大学人文学院为期一天的烈士陵园和讲武堂之行开始了!

一开始是抱怨怎么去那么早,早餐都必须匆匆忙忙吃,可是一天下来,留在我心中那份记忆,那份震撼,深深的触动了我!我顿时觉得,我有幸成为这次活动中的一员!

来到第一站:“一二、一”四烈士墓。因为我是文科生,之前我对“一二一”惨案有所了解。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当局派遣反动军警、特务冲进学校,向赤手空拳的师生投掷手榴弹,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等四人中弹牺牲,10余人受重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之后各地学校学生相继响应,为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们来到这里扫墓,我觉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到这里以后,有好多小学生也来悼念几位烈士,他们那种严肃打动了我,也让我觉得无地自容,小学生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是大学生!我的心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

悼念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没人拿着一朵菊花,庄严的像烈士墓走去,真诚的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表达我们对所有革命先烈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之后,在解说员的讲解和带领下,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西南联大和这段历史。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南侵,平津危急。坐落于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上海、南京相继陷落,武汉震动。在这样的条件下,1938年1月20日,长沙临大不得不正式宣布迁往云南昆明。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分三条线,历时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被称为文学史上的“长征”。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

当时组成联大的三校,虽有各自独特的经历,但都富于爱国的传统,师生中有不少人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参加者;师生们从北到南,由东而西,目睹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艰苦斗争和宣传教育,进步的声音,革命的思想,在西南联大广为传播。联大在皖南事变前和1943年“五、四”以后,民主空气活跃,曾举行过盛大的“五四纪念周”,带头发起过“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培养和锻炼了不少爱国青年,一时被誉为“民主堡垒”。联大三校,又都是国内著名大学,三校联合,人才荟萃,学者云集,各显所长,五色交辉,相得益彰;校方尚能尊重“五四”以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的“兼容并包”的精神,提倡学术民主,影响所及,学生中亦沿袭成风,学术团体林立,壁报众多,互相争鸣,相互切磋,思想活跃,注重求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接下来我们到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这次参观更让我震惊。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军事方面的原因,这次参观讲武堂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听得非常细心,当然,感触也比较大。参观完之后,我对陆军讲武堂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昆明市翠湖公园旁。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讲武堂后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

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 “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参观完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学校,为期一天的参观活动结束!

我把这篇文章写成日记的形式,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永远记在我的心中。谨以此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

篇三: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SA10204903 陈琦 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望道、张伯苓、陈寅恪、华罗庚、竺可桢、黄炎培??纪录片《大师》在荧屏上讲述着中国近代百位大师的厚重人生,感人至深。

他们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同时也是先行者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的百年。他们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拯救的伟大使命中。正如蔡元培所描述的,身处“黑暗主义时代”,却选择直面人生,点燃生命的光芒,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这就是一位位民族先贤所共有的大胸怀、大智慧和大爱。

他们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淡泊名利,不随俗沉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明确“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则,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马相伯为启迪民智,育人立人,医治愚昧、落后、腐败等社会痼疾,认定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倾其所有,捐出三千亩土地办学校。陶行知同文盲、贫瘠战斗一辈子,到最落后的乡村去办平民教育,一座晓庄师范,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黄炎培开创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直至今天,其教育思想仍充满生机活力。

这些大师们又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身体力行。他们有兼容中西的学养,是继往开来的学者,在特定的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文明传承。

竺可桢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现代气象学家,他倡导“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在抗战烽火中带领浙江大学成为“东方剑桥”,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可贵基石。童第周是我国克隆事业的开创者,一双灵巧的手创造生命奇迹。他说“科学家不自己动手就是科学政客”,至今仍振聋发聩。

他们还真正沉得下心来,研究学问,创造艺术。徐悲鸿到法国学美术,一心浸润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到卢浮宫和各大展馆临摹名画。因为穷困,早晨进去,一直到展馆关门,连饭也不吃,一天下来,直饿得人昏厥过去,并因此落下了胃痉挛的终生毛病。回国后,为扶掖后人,他把自己的画卖掉,当作助学金送学生

出国深造。最后,更是将自己一生所留存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这种学习的“饥渴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通过观看《大师》,我们可以慢慢回味、细细咀嚼大师们的人生传奇与精神追求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另一方面,在重建兼容并包的中华新文化的道路上,我们研究生,必须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健全的心态,坚定的信心,延续大师们对于祖国国学事业的执着和奋斗,这样才能继续这条追寻中国文化脊梁的道路。

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芒在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阅读大师,是一场精神洗礼,是一次心灵震撼。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文化的积累。《大师》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


《电视剧张伯苓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27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2 22:23 , Processed in 0.3260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