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回复: 0

管仲列传读后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管晏列传读后感

《管晏列传》读后感一

管夷吾和晏子同为齐国效力,虽不处于同一时代,但都做出了丰功伟绩,故将两人放在同一列传。

说起管仲,不得不提的是鲍叔牙,这个自幼和管仲结交,受到管仲欺负却毫无怨言:管仲与其一起做买卖,管仲分大头,鲍叔牙知道他穷,不认为他贪;为鲍叔牙考虑事情,却将其陷入困境之中,鲍叔牙不怪他,知道时运有时好有时不好;管仲多次任官多次被逐,鲍叔牙不认为他不忠而认为他没有遇到好机遇;管仲带兵打仗输了逃回来,鲍叔牙不认为他胆小,而知道他家中有老母亲。当管仲受困,鲍叔牙荐举他做官,愿意做他下属。对此,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管仲任官后利用齐国的地理优势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又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功,齐国遵从他的政策,使得齐强于其他诸侯。

鲍叔牙能够看出管仲的才能,又能对其的“过分”行为处处包含,在有好的机会时,因为管仲更有能力而让贤,可见其拥有独具慧眼的识人能力和宽容的胸怀,后人也因此不多讨论管仲的才能,而称赞鲍叔牙的识人之才。

篇二:管晏列传读后感1000字

读《史记·管晏列传》有感

摘 要:管仲与晏婴是春秋时齐国相距一百多年的两位宰相,为齐国的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史记》中,太史公将二人合传,写了两人的成就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此文主要探究太史公将二人合写的原因,及太史公所寄寓的感情。

关键词:管仲;晏婴;知人善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04-01

《管晏列传》记录了春秋齐国的两位著名宰相管仲和晏婴的事迹。此传分三部分:一是管仲的传记,主要记录了管鲍之交;二是晏婴的传记,主要记述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三是司马迁本人对管仲与晏婴的评价。读完《管晏列传》,不禁想知道太史公将这两人合写的原因。《史记》列传内,合传的不少,命意各不相同,将管仲与晏婴合传难道只是因为两人都是齐国的贤相吗?不尽然。

(一)表面原因:管仲与晏婴行事相类,思想相近,都为齐国强盛做出了突出贡献。管、晏二人都是齐国的贤相,治国方略上虽有不同,但都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尽心竭力地辅助国君治国。

管仲“以区区之齐在海滨”,流通货物,使齐国国富兵强,而且他与百姓同好恶,顺应民心民意,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思想;晏子同样重视民生,办事尽心尽力,且身体力行,崇尚节俭,任齐国宰相篇二:管晏列传读后感2

《管晏列传》读后感

在管仲之后百余年,晏婴任官,为齐国三代效力官拜宰相却“食不重肉,妾不衣锦”,非常节俭,而晏子相比于管仲,二人均有治世之才,但管仲帮齐国称霸,而晏子却帮齐国治世。晏子虽位极人臣,却十分看中人才,当时晏子看见石父受困,便将其解救出来,回到家中,石父却说要绝交,因为晏子虽然知道他是贤才,却没有以礼相待,还不如不救。晏子听后将其奉为贵宾。 晏子的进谏也是很有技巧的,他从不直接的强荐,而是委婉的曲荐,从中显示出其过人的智慧,他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在不同环境下,或一针见血,或委婉,或庄重,或幽默,使我们不仅为其内在的修养,也为其做官的智慧所折服。

司马迁对于晏子有很高的评价,也是因为太史公自己的处境吧,没能遇到像晏子和鲍叔牙这样慧眼识人的贤才,自己得不到重用而感慨,难怪说,假使晏子还活着,让我帮他执鞭赶马我也是高兴的。篇三:管晏列传读后感

《管晏列传》读后感一

管夷吾和晏子同为齐国效力,虽不处于同一时代,但都做出了丰功伟绩,故将两人放在同一列传。

说起管仲,不得不提的是鲍叔牙,这个自幼和管仲结交,受到管仲欺负却毫无怨言:管仲与其一起做买卖,管仲分大头,鲍叔牙知道他穷,不认为他贪;为鲍叔牙考虑事情,却将其陷入困境之中,鲍叔牙不怪他,知道时运有时好有时不好;管仲多次任官多次被逐,鲍叔牙不认为他不忠而认为他没有遇到好机遇;管仲带兵打仗输了逃回来,鲍叔牙不认为他胆小,而知道他家中有老母亲。当管仲受困,鲍叔牙荐举他做官,愿意做他下属。对此,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管仲任官后利用齐国的地理优势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又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功,齐国遵从他的政策,使得齐强于其他诸侯。

鲍叔牙能够看出管仲的才能,又能对其的“过分”行为处处包含,在有好的机会时,因为管仲更有能力而让贤,可见其拥有独具慧眼的识人能力和宽容的胸怀,后人也因此不多讨论管仲的才能,而称赞鲍叔牙的识人之才。

篇三:管晏列传读后感2

《管晏列传》读后感

在管仲之后百余年,晏婴任官,为齐国三代效力官拜宰相却“食不重肉,妾不衣锦”,非常节俭,而晏子相比于管仲,二人均有治世之才,但管仲帮齐国称霸,而晏子却帮齐国治世。晏子虽位极人臣,却十分看中人才,当时晏子看见石父受困,便将其解救出来,回到家中,石父却说要绝交,因为晏子虽然知道他是贤才,却没有以礼相待,还不如不救。晏子听后将其奉为贵宾。 晏子的进谏也是很有技巧的,他从不直接的强荐,而是委婉的曲荐,从中显示出其过人的智慧,他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在不同环境下,或一针见血,或委婉,或庄重,或幽默,使我们不仅为其内在的修养,也为其做官的智慧所折服。

司马迁对于晏子有很高的评价,也是因为太史公自己的处境吧,没能遇到像晏子和鲍叔牙这样慧眼识人的贤才,自己得不到重用而感慨,难怪说,假使晏子还活着,让我帮他执鞭赶马我也是高兴的。


《管仲列传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10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2 20:56 , Processed in 0.3869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