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回复: 0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习题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补充) 思考题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生物学科的关系。(X)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P1)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辅导P3)

2.如何认识细胞学说在细胞学乃至生物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意义?(辅导P3)

(1)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P5-6)

(2)1858年,魏肖尔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细胞学说、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了解是生物学、医学及其各个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P6)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辅导P3-4)

(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如下: ①细胞的发现 ②细胞学说的建立

(2)细胞生物学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概括起来有两点: 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 二是基因产物,即蛋白质分子与其他生物分子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行使细胞的有序的生命活动。

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X)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P1) 2.细胞学说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魏肖尔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辅导P5-6) 3.原生质体

除细胞壁之外的细胞内所有的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辅导P6) 4.细胞遗传学

主要从细胞学角度,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细胞的遗传与变异机制。(辅导P7) 5.细胞学说

主要研究细胞对周围环境及信号的反应、细胞生长与繁殖的机制等重要问题。(辅导P7) 6.细胞化学

主要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定量及动态变化的研究。(辅导P7)

五.简答题

1.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P2-4)

当前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一) 生物膜与细胞器 (二) 细胞信号转导 (三) 细胞骨架系统

(四)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 (五)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六) 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 (七) 细胞死亡 (八) 细胞衰老 (九) 细胞工程

(十)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2.列出基本国内外有关细胞生物学的期刊。(辅导P9)

国内期刊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植物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实验生物学报》、《动物学报》。

国外期刊有:《Science》、《Nature》、《Cell》、《Plant Cell》、《Journal of Cell Biology》、《Trends in Cell Biology》。

3.简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细学说的真正完善是1858年。(辅导P9-10)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①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②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③施莱登与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P5) (3)细胞学说的补充

1858年,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进一步指明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性质。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至此,细胞学说才真正完善。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名词解释(补充) 1.真病毒

绝大多数病毒是由核酸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称之为真病毒。(P23) 2.亚病毒

一类为数极少的更简单的生命体,称为亚病毒。(P23) 3.朊病毒

一类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称为朊病毒(P24) 4.增殖周期(复制周期)

从病毒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的成熟释放称为一个增殖周期(或复制周期)。(P28) 5.细胞病变

绝大多数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细胞内复制时,可以在显微镜下见到宿主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形态上的变化,称为细胞病变。(P28)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P10-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四)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 (五)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总之,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已有许多实验证明,若细胞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就不能实现完整的生命活动。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P13)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从保证一个细胞生命活动运转所必需的条件看,维持细胞基本生存的基因应该在200-300个,这些基因产物进行酶促反应所必须占有的空间直径约为50nm,加上核糖体(每个核糖体直径10-20nm),细胞膜与核酸等,我们可以推算出来,一个细胞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为140-200nm,而现在发现的最小支原体细胞的直径已接近这个极限。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结构,似乎不可能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支原体应该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请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系。(辅导P17)

与细胞相比较,病毒没有质膜;仅有一种核酸;没有核糖体蛋白质合成体系;不分裂,靠宿主细胞复制增殖。所以,病毒是肺细胞形态的生命。病毒的增殖必须在细胞内完成,在宿主细胞内分别复制病毒核酸与翻译病毒蛋白质,然后组装成新的病毒。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23)

(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 (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 (3)彻底的寄生性

(4)病毒是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进行增值

病毒与细胞的相互关系如下:

(1)病毒是专性寄生,离开细胞无法生存 (2)病毒的复制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3)在进化上,病毒应该是细胞的演化物

(4)病毒可能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扔出”的基因组,游离的基因组只有回到原来的细胞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你是否能提出更多的论据来说明之。(X)

一.名词解释 1.细胞

是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辅导P22-23) 2.原核细胞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很小,仅为106-107bp,大部分原核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仅为一个环状DNA;它们细胞内没有以膜为基础饿各种细胞器,也没有细胞核膜;细胞体积一般很小,直径由0.2至10μm不等。(P12) 3.真核细胞

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辅导P23) 4.古细菌

又称为原细菌、古核生物,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核生物为产甲烷细菌类,后来又陆续发现盐细菌、硫氧细菌等。(辅导P23) 5.质粒

细菌内除核区DNA外,存在的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P23)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

(1)古细菌又称为古核生物。其形态结构和遗传装置与原核生物的相似,但一些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于真核生物。

(2)古细菌细胞壁成分与原核生物一样不含有真细菌所特有的肽聚糖。真细菌的细胞DNA不含有重复序列,而古核细胞与真核生物一样含有重复序列。

(3)大部分真细菌核糖体为70S,而古核生物核糖体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质,结余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之间。核糖体对抗生素的反应更类似于真核细胞。 (4)5S rRNA与真核细胞更接近。(辅导P24)

2.简述细胞体积守恒定律的主要观点。

(1)不论物种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更倾向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

(2)细胞体积与其相对表面积成反比。

(3)细胞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而细胞核体积相差不大。

(4)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呈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5)细胞内物质交流的速率与其细胞体积成反比。(辅导P24-25)

3.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P2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4.试举两例说明真核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P25) (1)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例:

①红细胞呈扁圆形,有利于在血管内快速运动

②红细胞的体积很小,其表面积很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其他重要细胞器,主要由细胞膜包裹着血红细胞,这些特点有助于细胞结合更多的氧气。 (2)以生殖细胞为例:

①雄性细胞与雌性细胞经过特化,结构装置简化到只有利于完成受精过程与卵裂

篇二: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名词解释及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目录

第一章 细胞基本知识 0

第二章 细胞生物研究方法 0

第三章 细胞质膜 3

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6

第五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8

第六章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 11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16

第八章 细胞骨架 21

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26

第十章 核糖体 31

第十一章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32

第十二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衰老 36

第十三章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38

第十四章 细胞社会的联系 42

十五、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细胞基本知识

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 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支原体细胞中惟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1500个。支原体可以在培养基上培养,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

8. archaebacteria (古细菌) 一类特殊细菌,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真核生物,也不属原核生物。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因之有人认为古细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传来的第三界生物(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包括酸性嗜热菌,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细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

9. Bacteria, eubacteria (真细菌) 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均称为真细菌。最初用于表示“真”细菌的名词主要是为了与其他细菌相区别。

10. mesosome (中膜体) 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 是细菌细胞质膜向细胞质内陷折皱形成的。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中含有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 为细胞提供呼吸酶, 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 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11. centroplasm(中心质)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是遗传物质DNA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成为中心质,也有称中央质。

12. nucleoid (拟核) 细菌细胞具有原始的核,没有核膜,更没有核仁,结构简单,为了与真核细胞中典型的细胞核有所区别,称为核区(nuclearregion)、拟核(nucleoid)或原始核(primitive form nucleus),亦称细菌染色体。

13. symplast (共质体) 植物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接,使整个植物体的原生质连成为的一个整体。

(2)多核的合胞体。

14. syncytium ; syncytia (合胞体) 含有由一层细胞膜包绕的多个核的细胞质团。通常是由于两个以上细胞发生融合或一个细胞分裂不完全所致,后者来自于核发生了分裂,而未发生细胞质分裂。

15. gene theory(基因学说)关于基因和性状之间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的学说。主要内容:① 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②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有很高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③ 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④生物进化,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16.ultrastructure (submicroscopic structure) 超微结构(亚细胞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各种细胞器。

第二章 细胞生物研究方法

1.resolution (分辨率) 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相差显微镜) 将光程差或相位差转换成振幅差,可用于观察活细胞

3. differential-interference microscope(微分干涉显微镜)偏振光经合成后,使样品中厚度上的微小区别转化成明暗区别,增加了样品反差且具有立体感。适于研究活细胞中较大的细胞器

4. video-enhance microscopy(录像增差显微镜技术)计算机辅助的DIC显微镜可在高分辨率下研究活细胞中的颗粒及细胞器的运动。

5.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当一个荧光分子(又称为供体分子)的荧光光谱与另一个荧光分子(又称为受体分子) 的激发光谱相重叠时, 供体荧光分子的激发能诱发受体分子发出荧光, 同时供体荧光分子自身的荧光强度衰减。FRET 程度与供、受体分子的空间距离紧密相关, 一般为7~10 nm 时即可发生FRET; 随着距离延长, FRET呈显著减弱。

6. fluorescence photobleaching recovery;FPR (荧光漂白恢复) 研究膜蛋白和脂质平移扩散以及溶质通过质膜和在细胞内转运的一种技术。包括三个步骤:荧光染料与膜成分交联;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由于膜成分的流动性)。

7. electron microscope (电子显微镜) 一类用电子束为光源,显示标本超微结构的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8.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一个高真空系统中,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样品,经电子透镜聚焦放大,在荧光屏上显示出高度放大的物像,还可作摄片记录的一类最常见的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 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这个像是在样品被扫描时按时序建立起来的,即使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放大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依据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9. ultramicrotomy (超薄切片技术) 电子书穿透力很弱,须将标本制成40~50nm 的超薄切片。方法与步骤: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

10. negative staining(负染色技术)用重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取多余染料,干燥后,使样品凹陷铺展上一层重金属盐,而凸出的地方没有染料沉积,从而负染效果;分辨率可达1.5nm 左右。 与金属投影 染色背景,衬托出样品的精细结构

11. freeze etching(冰冻蚀刻技术) 是在冰冻断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复型技术。如果将冰冻断裂的样品的温度稍微升高,让样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华,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当大量的冰升华之后,对浮雕表面进行铂-碳复型,并在腐蚀性溶液中除去生物材料, 复型经重蒸水多次清洗后,置于载网上作电镜观察。

12. critical-point drying method(临界点干燥)制作电子显微镜干燥标本的一种方法。将标本用低临界温度液体(如液态CO2)替换水,再升温超过临界温度。如此处理的标本,可减小表面张力,保持样品自然状态的形貌。

13. electron microscope three-diment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电子显微术、电子衍射与计算机图象处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一门新技术。电镜三维重构技术与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及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相结合,是当前结构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主要实验手段。

14. scanning tunnel microscope;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利用量子隧道效应产生隧道电流的原理制作的显微镜。其分辨率可达原子水平,即观察到原子级的图像。在生物学中,可观察大分子和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15.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原子力显微镜) 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极端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扫描样品时,利用传感器检测这些变化,就可获得作用力分布信息,从而以纳米级分辨率获得表面结构信息。根据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设计的高速拍摄三维图像的显微镜。可观察大分子在体内的活动变化。

16.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利用激光点作为荧光的激发光

并通过扫描装置对标本进行连续扫描,并通过空间共轭光阑(针孔)阻挡离焦平面光线而成像的一种显微镜。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

17.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免疫电镜) 将抗体进行特殊标记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反应的结果。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 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

18. immunoblotting (免疫印迹)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

19. 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免疫荧光技术) 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20. radio immuno precipitation assay;RIPA;radioimmunoprecipitation(放射免疫沉淀) 以放射性标记的抗原或抗体进行的免疫沉淀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抗原抗体复合体的灵敏度。

21.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差速离心)利用不同物质沉降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离心速度下分离和收集不同颗粒的离心技术。常用于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

22. isodensity centrifugation;isopycnic centrifugation(等密度离心)将要分离的样本放在密度梯度液表面或混悬于梯度液中,通过离心不同密度的颗粒或上浮或下沉到与其各自密度相同的介质区带时,颗粒不再移动形成一系列区带,然后停止离心,从管底收集不同密度颗粒的分离技术。

23.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密度梯度离心 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24. 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杂交)用单链RNA或DNA探针通过杂交法对细胞或组织中的基因或mRNA分子在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上进行定位的方法。

25. 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放射自显影技术) 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

26. flow cytometer(流式细胞仪)主要应用:用于定量测定细胞中的DNA、RNA或某一特异蛋白的含量;测定细胞群体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数量;从细胞群体中分离某些特异染色的细胞;分离DNA含量不同的中期染色体。

27. microspectrophotometry(细胞显微分光光度术)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对特异光谱的吸收,测定这些物质(如核酸与蛋白质等)在细胞内的含量。包括:紫外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法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法。

28. cell culture(细胞培养) 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传代,观察其生长、繁殖、接触抑制、衰老等生命现象的过程。

29. primary culture cell(原代培养细胞)直接从有机体取出组织,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培养细胞。

30. subculture cell(传代培养细胞)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培养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即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以一定的比率移植至另一些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分离培养称为传代细胞培养。进行传代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培养细胞

31. cell strain(细胞株)细胞株:在体外一般可以顺利地传40—50代,并且仍能保持原来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行为的传代细胞。

32. cell line(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而且带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 33. finite cell line (有限细胞系) 在体外的生存期有限即不能长期传代的细胞系。

34. infinite cell line (无限细胞系) 又称连续细胞系,在体外可以持续生存,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细胞系。

35. cell-free system(非细胞体系)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

应所需的物质(如供能系统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近年来,人们利用这一体系探讨了许多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细胞周期调控、核膜及染色质的组装、核质运输机制等。

36. cell engineering(细胞工程) 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

37. cell fusion(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技术(cell hybridization),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细胞或多核细胞的现象。一般通过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也可通过电刺激融合。 38. heterokaryon(异核融合细胞) 由基因型不同的细胞融合而成的。

39. homokaryon (同核融合细胞) 由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而成的。

40. monoclone antibody(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获得的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强、能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41. micromanipulation technique(显微操作技术)是指在高倍复式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cromanipulator)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显微操作器是用以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显微操作技术包括细胞核移植、显微注射、嵌合体技术、胚胎移植以及显微切割等。

42. 细胞拆合 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相互结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

43. karyoplast(核体)细胞经松胞菌素处理后,排出的带有质膜和少量细胞质的细胞核。

44. cytoplast(胞质体)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核去除后所得到的细胞部分。可以用来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45. knock out(基因敲除) 将细胞基因组中某基因去除或使基因失去活性的方法。常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目的基因,观察生物或细胞的表型变化,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

46. knock in (基因嵌入)又称基因置换,它是利用内源基因序列两侧或外面的断裂点,用同源序列的目的基因整个置换内源基因。

47. model organisms (模式生物)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48. 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荧光原位杂交):用荧光素标记的探针研究一段DNA序列或一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是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应用较多的一项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49.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绿色荧光蛋白) 是一种在美国西北海岸所盛产的水母中所发现的一种蛋白质。

50. cell cloning(细胞克隆)把单个细胞从群体内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重新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培养技术。

51.Hybridoma(杂交瘤) 一种通过融合而形成的杂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和具有某种缺陷的肿瘤细胞杂交而获得。

第三章 细胞质膜

1. membrane (膜) 通常是指分割两个隔间的一层薄薄的结构,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造的,有时很柔软。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膜不仅薄,而且具有半透性(semipermeable membrane),允许一些不带电的小分子自由通过。

2. cell membrane (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膜结构的总称,它包括细胞外层的膜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有时也特指细胞质膜。 3. cytoplasmic membrane (胞质膜) 又称为内膜(internal membrane), 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各膜结合细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过氧化物酶体膜等。由于细菌没有内膜,所以细菌的细胞质膜代行胞质膜的作用。

4. plasma membrane (细胞质膜) 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 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5. biomembrane,or biological membrane (生物膜) 是细胞内膜和质膜的总称。生物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它不仅具有界膜的功能,还参与全部的生命活动。

6. membrane skeleton (膜骨架) 细胞质膜的一种特别结构,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这种结构称为膜骨架。膜骨架首先是通过红细胞膜研究出来

篇三: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

名词解释练习题

评分标准

(按字母顺序排列)

α-actinin辅肌动蛋白

一种使肌动蛋白成束的蛋白,有两个相距较远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故形成的肌动蛋白纤维束较为松散。

A kinase (PKA) A激酶

因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而被激活催化靶蛋白磷酸化的酶。

accessory cell辅佐细胞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摄取、加工、处理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又称抗原提呈细胞。

actin 肌动蛋白

真核细胞中含量丰富,构成肌动蛋白丝的一种蛋白质。单体称球形肌动蛋白(G-actin);聚合物称丝状肌动蛋白(F-actin)。

actin-binding protein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在细胞中与肌动蛋白单体或肌动蛋白纤维结合的、能改变其特性的蛋白质。

actinin辅肌动蛋白

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集中分布在Z线和与质膜结合的应力纤维点状黏附端。

actin-related protein(ARP)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

促进肌动蛋白丝集结的蛋白质复合物。

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

溶质通过细胞膜逆浓度梯度运输的现象,是一个耗能的生理过程。

actomere肌动蛋白粒

由未聚合的抑丝蛋白-肌动蛋白复合物和一小段肌动蛋白丝束组成的结构。一旦抑丝蛋白-肌动蛋白复合物发生解离,则引起肌动蛋白聚合成丝。

actomyosin 肌动球蛋白

肌肉收缩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瞬时接触形成的复合物。

adaptin衔接蛋白

参与成笼蛋白衣被形成的一类蛋白质,能同时与跨膜受体以及成笼蛋白结合,在两者间起衔接作用。

adaptor protein衔接器蛋白

在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中,凡是在不同蛋白质间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的通称。

adducin 聚拢蛋白

质膜骨架蛋白,为异二聚体。在钙离子浓度为mmolar级时,加速血影蛋白到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复合物的装配。

adherens junction 黏合连接

在质膜的胞质面附着有肌动蛋白纤维的细胞连接,包括连接相邻的上皮细胞的黏着带和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底面的黏着斑(focal contact)。

adhesion plaque (focal adhesion, focal contact)黏着斑(斑状黏附)

细胞与非细胞性基底物间形成的黏附结构。该处的质膜中含有整联蛋白分子群,分子的胞外结构域与细胞外基质组分相连,胞内结构域通过接合器蛋白与微丝相连。

adhesion protein 黏附蛋白质

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与细胞黏附于基质有关的一类蛋白质,包括纤连蛋白、层连蛋白和血纤蛋白原等。在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等活动中起作用。

adult stem cell 成体干细胞;组织干细胞(tissue stem cell)

存在于一种组织或器官分化细胞中的未分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并能分化成来源组织的主要类型特化细胞。有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

allosome, heterochromosome 异染色体

主要和全部由异染色质组成的染色体,如人的Y染色体和超数B染色体。

alternative splicing 交替剪接

高等生物的一个前体mRNA分子,通过选择性地对不同外显子进行拼接,从而产生多种成熟mRNA分子的剪接方式。

amitosis 无丝分裂 又称直接分裂

不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细胞核直接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裂成二子细胞。多见之于某些原生生

物,如纤毛虫等。

analytical cytology 分析细胞学

对细胞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科学。

anaphase 后期

有丝分裂(或减数分数)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纺锤体延伸和纺锤体两极间距离增加。

anchorage-dependent cell [依赖]贴壁细胞

只有贴附于不起化学作用的物体表面时才能生存生长和维持功能的细胞。如上皮型、成纤维型和神经型细胞等。

anchorage-independent cell 不[依赖]贴壁细胞

有些细胞不需要贴附于一定的表面上即可生长,如骨髓来源的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等。

ankyrin 锚蛋白

将血影蛋白与红细胞质膜上的整联蛋白相连的连接蛋白。

apoplast质外体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是水和溶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

apoptosis 细胞凋亡

体内健康细胞,在特定的细胞外信号的诱导下其死亡途径被激活,在有关基因的调控下发生死亡的过程。

apoptosis signal regulating kinase (ASK1)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在胁迫和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

astral microtubule 星体微管

纺锤体中从中心体向四方发出的正端游离的微管。

ATP synthase ATP合酶

结合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细菌质膜上由多亚基组成的复合物,在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过程可催化ATP的合成。又称F0F1复合物(F0F1 complex)。

attachment plaque附着斑

平滑肌细胞中,肌动蛋白丝的一端与质膜相连的致密结构,由α辅肌动蛋白和附着斑蛋白组成。

autophagic vacuole自[体吞]噬泡

吞噬了自身多余、衰老或死亡的细胞器的正在进行消化的一类次级溶酶体,在真核细胞的成分更新和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又称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

autophagosome 自噬体

细胞中的一种液泡,故又称自噬液泡(autophagic vacuole),由内质网膜包围细胞质成分(特别是膜性细胞器)而成。其后自噬体与次级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使内含物得以消化。

autophagy 自噬

细胞的废旧细胞器被次级溶酶体的消化和清除过程。

autopolyploid 同源多倍体

细胞中存在多于2组,但内容相同染色体组,是二倍体加倍的结果。

autopolyploid 同源多倍体

由相同的多套染色体形成的多倍体。

autoradiography(radioautography) 放射自显影

应用放射性物质可在照相乳胶上产生图象的性质,来进行定性定位研究的一种实验技术。

autosome 常染色体

染色体组中除性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

autosynapsis 同源联会

正常二倍体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

autotetraploid 同源四倍体

每个细胞中有四套形态和内容相似的,核苷酸序列相同的染色体。

axon轴突

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可远距离快速传导神经脉冲,以向其他细胞传递信号。

axonal transport轴突运输

细胞器或分子沿神经细胞轴突定向的运输,可以是顺向的(从细胞体向外)或逆向的(向着细胞体)。

B cell hybridoma B细胞杂交瘤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的克隆。

B lymphocyte B 淋巴细胞

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首先证明是在鸟类淋巴样器官法氏囊(bursa Fabricious)内发育成熟的,故称之为B细胞。

Balbiani ring 巴氏环

在果蝇个体发育的某个阶段,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变得疏松膨大而形成胀泡,最大的胀泡以发现者命名,叫Balbiani环。

Barr body 巴(尔)氏小体

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体(sex-chromatin body);1949年为M. Barr所发现。

basal body (basal granule) 基体

在真核细胞的纤毛或鞭毛基部的一种由微管及其相关蛋白质构成的短筒状结构,与中心粒的结构十分相似,是轴丝生长的根基。又称基粒(basal granule)。

basement membrane, basal lamina 基底膜; 基膜

由细胞外基质特化而成的薄层网络状结构,位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与结缔组织之间,对细胞的形状、存活、增殖和分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basophile 嗜碱性粒细胞

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少的一种颗粒白细胞,含有组胺。其显著特点是质膜上带有IgE的Fc受体,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可释放ECF-A。

B-chromosome B-染色体

除常规的A染色体之外,还具有额外的染色体称B染色体,B染色体比A染色体小,着丝粒在近端部。

belt desmosome 黏合带

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下方,靠黏着蛋白同肌动蛋白或中间丝相互作用,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又称黏合带(zonula adherens),或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

bi-directional signaling 双向信号传递

由含配体的细胞一方向含受体的细胞一方及其反向方向并存的信号传导。反向信号传导需以细胞之间在空间上的接近或接触为条件。

bivalent 二价染色体

减数分裂I中联会了的同源染色体对。

blastema 芽基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练习题参考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5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1-8 05:22 , Processed in 0.2972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