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0

怀念母亲的相关文章推荐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怀念母亲的句子大全

篇一:《怀念母亲》思乡诗句集粹

《怀

念母亲》同步练习题

温故知新

1、把句子中划线的

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几天,

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 )()

( )

(3)我当时的想法,

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 )

2、读句子,在括号

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①我不开灯,又沉

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上天空,( )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

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

时的内心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怅望灰天,在

泪光里,( )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

________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

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在心头。

☆说“这凄凉“是

“甜蜜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含英咀华

在美国新泽西州郊

外的一幢白色的房子里,每天黄昏,她总是百无聊赖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四周一片寂静,

只有棕色的山峦映衬着暗蓝的天。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如她的心里。她预

感今晚又将梦见中国。自从移居美国后,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

这样多少可以缓解思乡的情绪。

夜幕降临时,先生

问她今晚吃什么,她决定自己动手做。她实在厌倦了那些美国的食物:牛排、猪排、火鸡和

厚厚的番茄酱??

她总算是幸运的。

她在美国的家舒适宽敞,上下三层,屋外有开阔的阳台,花园里她先生亲手栽种的苹果树和

樱桃树,环绕在碧蓝的游泳池旁。那是一个美国人一生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

虽然如此,她还是

想念中国,还是想回到故乡去。

1、本文表现的是________之情,文中的“她”寄情于________和________。

2、据上下文提供的

语境,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①屋里响着的中国

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入她的心里。

②她总算是幸运

的??

3、本文采用

________人称叙述,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语文大观

思乡诗句集粹

☆胡马依北风,越

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近乡情更怯,不

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

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

照《菩萨蛮》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

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露从今夜白,月

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人归落雁后,思

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one of thailand’s symbols 泰国的象征之一

2.our first flag

我们的第一面国旗

3.a symbol of

good luck 好运的象征

4.for a long time

长时间

5.get lost迷路

6.remember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

记住带有食物和水

的地方

7.be in great

danger 在巨大的危险中

8.cut down trees

砍伐树木

9.lose their

homes失去家园

10.kill

elephants for their ivory

为了象牙而杀害他



11.save the trees

挽救树木

12.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买象牙制成的东西

13.how to save

them 如何拯救他们

以上是本周家听内

容。

篇二:怀念母亲

《怀

念母亲》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

学六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怀念母

亲》课时:第一、二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

学生

设计者:芝田镇中

心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

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

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

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

《怀念母亲》是季

羡林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

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

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

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同时《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是在学完《詹天佑》后知识,能力及情感得到训练,

储备,渲染后的一个巩固训练篇目.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

的深化和发展.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近五年的

语文学习,积累了若干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娴熟地运用多种阅读方式

解读文本。本文在经营布局中穿插了数篇日记和《寻梦》片断,虽然真实地再现了作者怀念

的轨迹和怀念之苦,但也增加了本文的跳跃性,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困难

还在于学生自身阅历浅薄以及时空的阻隔,使得他们不能轻易地体会到生母弃养和漂泊异国

的痛楚。这是以往阅读课例很少见的,所以,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背景资

料适当补充,抓文章重点词句充分品读,唤醒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另

外,邓嘉乐、原乙丰等同学平日读书广泛,对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多有涉猎,可以借助他们搜

集的资料和积极的交流带动其他。张松凯和李秉正两名同学父母离异,平日缺少母爱,在体

会作者对生母的怀念时要对他们的情绪变化多些关照,课后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争取将对母

亲的思念转换成努力学习的动力。总之,教学要在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的培植中促进学生语文

素养的提高。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

的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

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

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评价任务二:通过

默读的方式画出描写作者对两个母亲魂牵梦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

评价任务三:能说

出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怀念。 教学过程

篇三:《怀念母亲》阅读及答案

六年

级语文上课内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一、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

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 d

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

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

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

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

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ínɡ pín)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

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

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

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

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

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

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

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hù hú)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

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

她的神色有点沮丧(sāngsàng)。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

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

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

应查(p),查部首应查(页)部。“寝”字查音序应查(q),查部首应查(宀)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

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孤寂) 清

晰(朦胧)特别(普通)

3、文中“我的愿望

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答: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迎养母亲。

4、请用一个成语来

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寝食难安

5、母亲弃养,“我”

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6、仿照文中画

“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每看到书桌上的小木船,我的脸就涨红起来,后悔不

已。

7、解释下列词语

(1)母亲弃养:婉

辞,指母亲死去 (2)报终天之恨:怀有终生的悔恨

8、认真研读语段中

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答:祖国频来如梦:作者身居异国他乡,

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人往事,心中无限思念,以致祖国频来如梦。

9、“11月16日和

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思乡的情

绪中无法自拔。

10、细细品读文末

用“”扩起来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母亲都一样,都爱自己的儿女,都思念自己的儿女。

篇二:怀念母亲的原文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

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看到他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在故乡地下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新潮翻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

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本节课我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本想使学生的情绪马上进入一种沉痛忧伤的氛围当中。可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情绪却离文章表达的内容的氛围越来越远。我想这是因为自已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不到位去引导学生朗读去解析文章,所以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课堂上,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

纵观整堂课,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没有做好。在精读课文时,我采用了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由面过渡到点这是正确的。但是学生找出体会最深刻的语句后,我在引导学生读时,却不够深入。这也许是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

【内容导航】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知识链接】

季羡林 (1911~2009)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又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同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他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译有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等,出版有《季羡林文集》二十四卷。

篇三: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学习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怀念母亲》,从这个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题,一齐读。

2、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指名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3、通过初读,你对题目又有什么了解呢?(对亲生母亲与祖国母亲的怀念) 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这里的母亲包含这两层意思呢?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指名一次次朗读,什么都不解说。同样的敬意与同样的爱慕还可以从哪些句子里感受到?请用朗读来表示。(学生朗读相关句子,但也不讲说)

出示句子: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质疑。

(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母亲频来入梦作者为什么不知到原因等。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写作者怀念母亲的段落。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又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在学生谈感受的时候,随机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交流到痛苦——追问: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学生联系了上文,教师引导联系下文。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你如果知道了作者的愿望后,你就更能理解作者的痛苦之情了。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哪些温馨的画面呢?

学生想象说话,教师出示资料:

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2)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交流——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光明与快乐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

引读句子。“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生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现在知道后来到了德国,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了吗?(学生说原因)

三、作业设计

1、必做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摘记新词。

2、选做题

A、写一段话,用上“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成语。

B、搜集描写思念母亲的诗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交流思念母亲的诗文。

二、品读思国之情。

1、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

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读11月18日的日记)

这是季老在德国留学时写的日记,在旅居德国十年间,季老怀念的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让我们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吧。(学生读。)

2、学生读后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3)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4)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引读:

──1935年11月16日……

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4、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2)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出示资料:“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三、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四、作业设计

1、找出课文中对祖国母亲与亲生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

2、阅读《同步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摘记、赏析、读后感,自由选择一种方式写读书笔记。

板书: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 真挚爱慕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的相关文章推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33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9 08:46 , Processed in 0.2537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