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回复: 0

历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2016届高考历史 专题八第18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2

1.(2014·高考全国卷Ⅰ,T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53年时,英国商品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人均消费的英国棉纱、棉布远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费,根本原因是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对英国商品进行顽强的抵制。故答案选D。

2.(2016·温州一模)据1882—1891年上海海关报告,在上海的中国人口有许多是外地人:外语通、经营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主要是广东人;买办、店员等则主要来自宁波;南京的男子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业和金融业开始发生变化

B.上海就业人群地域性特点显著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D.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

解析:选B。材料只是反映经商人员的地域特征,不能体现商业和金融业变化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许多外地人在上海经商,突出了各个地区外地人经营商业的差异,说明上海就业人群地域性特点显著,故B项正确;C项与题目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上海城市的现象,不能说明整个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

3.(2016·天津六校联考)下图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前洋纱输入中国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解析:选C。材料中无法看出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故A项错误;洋纱输入的快速增加,标志着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洋纱输入的增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故D项错误。

4.(2016·广州调研)1873年清政府批准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该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组建方式,并招商集股,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股票。据此可知()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间资本得到官方认可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选C。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督商办”“招商集股”“第一张股票”信息可知,民间资本可以合法入股政府批准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民间资本得到了官方认可,故C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2014·高考山东卷)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解析:选D。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已经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了,海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D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没有说明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排除B、C两项。

6.(2016·晋冀豫三省调研)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A.洋务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B.私人资本在清末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C.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实业的潮流

D.近代企业之间已经出现激烈的竞争

解析:选C。材料中报道的不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而是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晚清时期仍然是官僚资本占据主导,故B项错误;依据时间“1883年”以及“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的信息说明创办实业潮流风起云涌,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故D项错误。

7.(2013·高考北京卷)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由材料中的“1893年”“沿海各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可知,中国的民族工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洋纱、洋布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通商口岸,故D项正确,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

行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由材料信息可知,晚清人士的主要意思是鼓励保护民间开办工厂使用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主张被推行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的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偿还对日战争赔款和“赎辽”的费用,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据此分析应是19世纪90年代。C项正确。

9.(2016·丽水一模)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对原料和机器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低谷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D.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8倍

解析:选C。由表格中商品分类比重三年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原料的出口比重迅速增加,到1920年在商品分类中比重最大,表明中国一步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

10.(2013·高考福建卷)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12-1915年。材料内容显示1912-1915年列强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列强在华的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国货运动)使列强在华创办企业产品销路不畅;辛亥革命的推动等。A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开始”,D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不符合材料反映的时间段。

11.(2014·高考江苏卷)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有:

纺、织分离;织、耕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农产品的商品化。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

12.(2016·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字林西报》报道:1927年5月14日,上海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席宝顺的儿子以反革命罪被捕,五天后,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5月16日,上海最大的酒业商人赵继镛被以同样罪名逮捕,交20万元后释放;棉纺织厂主许宝箴的儿子以共产党罪名被捕,交67万元后释放??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政府勒索敲诈资本主义企业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

D.国民政府在上海对企业征收重税以镇压革命

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考点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交20万元后释放、交67万元后释放三个事例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故选C项。

13.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包工制、养成工制、包身工制、家庭工制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业特点,故选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采用的是机器生产,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官僚资本和管理水平的信息,故C、D两项错误,排除。

14.(2015·高考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及材料二中“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等信息,迁移民族工业分布、发展程度等概括其发展状况。第(2)问据材料一信息从政局、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结合国际、国内等因素综合分析。

答案:(1)状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

(2)因素: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

篇二: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有详细解析)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解析】D 中法战争后政府的关税权没有加强,故A错;BC与题干不符。

2.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C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额快速增

长,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正确答案为C。

3.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解析】D 注意时间: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A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B项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一度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项亦可排除。

4.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D 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突出特点是耕与织的结合。甲午战争后,农户纺车的不再使用,表明耕与织的进一步分离,因此其本质上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5.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解析】B 从图中可以了解到187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境内控工业的

工业资本中所占比例中外国资本占一半以上,其次分别是官办和官商合办资本、商办;而其工业企业数中外国人办企业依然占绝大部分,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数是最少,商办企业数居第二位。因此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等相比,具有规模小、资金少的特征。

6.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

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

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

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解析】B 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商人经营

的限制,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7. 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

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塞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C 1912—1919年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

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此后列强又卷土重来。

8.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

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 家”。这一

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

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②为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9.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

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

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

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解析】D 提取信息:题中公和永缫丝厂的机器都是外国生产,技术人员也由外

国人担任,市场也依赖于国外市场,一旦外国的剥削压迫加大,其发展就受到限制,体

现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极大依赖性。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12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抓住时间限定是解题的关键,第一问民国初年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第二问概括发展态势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第三问,依据材料分析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三个题目都要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

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篇三:2014一轮课课练:必修2 2-1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1.(泉州模拟)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解析 注意题干中时间“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D项符合题意。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一度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2.(宜宾模拟)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量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的11 202 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

①使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采取排除法解答。材料反映的是“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而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由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 A

3.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不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D

4.(秦皇岛质检)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人类文明”,在19世纪中叶人类文明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不仅带来了侵略和奴役,还带来了近代的文明,即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答案 C

5.(渭南模拟)某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说:“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他感慨的是( )。

A.民族工业的成就显著

C.官僚资本的势力庞大B.外商企业的敲诈勒索 D.洋务企业的困难重重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个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认为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办的时候是商人集资,但有了成效后,官夺商权,官督商办。材料中的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受到了官府的剥削和控制,故选择D项,排除A、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D

6.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品格给予了深刻揭示:“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革命性”和“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最能反映这种定论的时期是( )。

A.19世纪初

C.抗日战争时期B.“一战”期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解析 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含义: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帝国主义既有革命性也有依赖性,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定的几个历史阶段对应分析,便可以得出正确选项B。在“一战”期间,民族资产阶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含有反帝思想,具有革命

性;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落后,又对帝国主义国家有一定依赖性。 答案 B

7.下图为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解析 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时间为1912~1921年,这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且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D两项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不符合时间要求。

答案 A

8.(莆田模拟)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这一时期的发展 ③“实业救国”形成热潮 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答案 D

9.(榆林统考)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B.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A

10.(廊坊模拟)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百年名品。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934~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 )。

③张裕酿酒公司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 D

11.(沧州模拟)有人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比喻为“春”“夏”“秋”“冬”四季,这也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命运。其中“春”是指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夏”是指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冬”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中国民族工业“秋”的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国民政府官僚集团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④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可排除②④;①主要发生在抗战期间的日战区,③主要发生在抗战期间的国统区。

答案 A

12.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开始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

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 000 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 )。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通胀的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解析 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C项与此关系密切。

答案 C

13.(莆田质检)中国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山东中兴煤矿公司从1897年到1924年长达27年的经营过程中,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屡挫屡兴,它严格按照股份制管理,由小到大,由土到洋地发展起来,成为当时仅次于开滦、抚顺的第三大煤矿。其发展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民国时期政府的鼓励政策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C.②③④B.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从1897年到1924年”,应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两个时期的原因,故选D项。

答案 D

14.(成都模拟)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


《历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2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12:47 , Processed in 0.2648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