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0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摘 要】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本文从范畴化对人类认知的作用出发,介绍了范畴和原型的基本特性,讨论了范畴和原型在不同语境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化,探讨了范畴的层次化理论在认知和语言使用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原型 范畴 思维和语言 分类 范畴化 认知模型 文化模型 范畴层次化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25-03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语义和句法的研究,转而从认知的角度来寻求解释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途径。人类对语言的使用与人类的思维、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是对人类思维的反映和表述。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认知工具,除了能够表达思维,还能帮助人类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的知识。

“认知”是指人感知世界和对世间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经验和体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就是: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有

篇二: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

摘 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原型 基本层次范畴 上位范畴 下属范畴

1. 引言

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历来都关心一个重大问题即语言与认知的问题。认知语言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60-70年代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基础上建立的,提出了语言与认知不可分隔这一崭新的认知语言观,强调了语言并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的感知。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这里的经验主义不是指人被动的感知,而是指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赵艳芳(2000:10)指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有意象图示(image schema),象似性

(iconicity),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及原型理论基

篇三:有关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的探析

有关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的探析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语义和句法的研究,转而从认知的角度来寻求解释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途径。人类对语言的使用与人类的思维、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是对人类思维的反映和表述。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认知工具,除了能够表达思维,还能帮助人类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的知识。

“认知”是指人感知世界和对世间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经验和体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就是: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即是对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事件、现象以及人类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分类,认知语言学把这个分类的过程称为范畴化。而语言正是范畴化这一思维过程中的首要工具。传统的语言学把语言符号称为能指,所表达的意思是所指,而真正指代的内容是独立于语言的参照物。认知语言学则是对语言符号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概念是指“我们对事物及其存在方式的理解”。①简单地说,概念可以指一个单个的事物:如苹果。也可以指一系列的事物:如水果。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时,要认识它、了解它,首先做的就是把这个新概念归类。当我们找合适的语言符号来表述这一新概念时,这个客观范畴就转变成了语言范畴。当然人类的语言还远不能做到表达自然中的一切,但它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本文尝试对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进行讨论。首先介绍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原型的概念,其次将讨论范畴所受到的语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后讨论范畴的层次化理论在语言使用和认知过程的应用。

一 范畴和原型

“范畴”并不是认知语言学新创造出来的概念。范畴就是具有相同属性特征的成员的集合。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就开始了对范畴的研究。认知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简单地说,是把我们周围的生物、物体、现象归类,把它们组织成便于记忆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对范畴的定义和理解与传统的研究有很大分歧。经典的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某一成员要么属于这一范畴,要么不属于这一范畴。范畴的每一位成员共享一些属性和特征,它们的地位是平等。而认知语言学家Rosch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发现范畴的边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大部分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颜色和温度。在连续的色谱上,从纯白色到正黄色之间是无数白色和黄色的结合色,那么从哪一点开始我们可以说这不是白色了,而是黄色呢?恐怕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再如水的温度从几度开始可以称为冷,几度开始又可以称为热呢?Rosch的这一理论不但适用于诸如颜色、温度等连续统一体,也适用于一些轮廓明确的物体。如杯子,从最瘦长的形状到最矮胖的形状,什么时候我们就不能称其为杯子,而是花瓶呢?什么时候我们又不能说这是杯子,而是一个碗呢?再如椅子,从最标准的椅子到最原始的树桩或最简单的一款布垫子再到另外一极最夸张的贵妃椅,什么时候我们就说这不是椅子,是床,什么时候我们说这不是椅子,是块布呢?其实这些日常用品的边界也是模糊的。

Rosch还发现,在每个范畴中,总有一个特征最明显的中心成员,当我们说到一个概念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成员。他有两个著名的颜色和形状实验。他给被试验者看一系列不同的红色。他发现当他请他们指出他们认为最符合红色定义的那个颜色时,几乎所有的

人都指出了同一个颜色。当他让他们定义或描述其他红色时,大家几乎都以起先指出的红色为基准来描述。他又给被试验者看一组正方形和正方形的变体所组成的图形,大家毫不困难地指出了最符合正方形这一概念的那个图形,之后人们对变体的图形一律都是以正方形为基准进行描述的:如正方形缺个角、正方形突出一块。所以Rosch得出结论:人们对事物形成的概念是以范畴中的原型为基准。原型就是范畴中最具典型性,特征最明显的成员。人们从理解这个最好的实例开始理解这个范畴,并理解这个范畴的其他成员。

原型是范畴的典型成员,享有比其他成员更多的属性,位于范畴的核心位置,从原型到范畴的边缘成员,其典型性是递减的,呈辐射状散开。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某一边缘成员可以属于这一范畴也可以属于相邻的范畴。范畴的模糊性和开放性其实是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使我们可以使用较少的认知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允许新成员的加入,而且范畴的内部结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说到游戏这个词,大家恐怕多数会想到的是儿童之间的捉迷藏或成人的棋牌类游戏。而之后出现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和现在时兴的桌面游戏对游戏这个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它逐渐从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并成为了这个范畴的原型,而以前的传统游戏则退到了边缘位置。所以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范畴和原型理论比经典范畴理论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

二 语境和文化

范畴和原型理论在认知科学中得到完善。之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借鉴用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某一概念所对应的范畴和原型如果用图形表现出来的话,就是以原型为中心,其他成员按照其符合该范畴特性的程度递减向外呈辐射状分布。同一概念的范畴和原型会受到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两个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语义分析会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而认知语言学则提出,除了语境,我们之前所获得的和该语境相关的体验和知识也会对某一概念的范畴和原型产生影响。认知语言学家把语境归为心理表征,并把我们已经体验并储存的大量和语境相关的信息称为认知模型。如在He opened the door to face a pretty young woman with a dog in her arms.(他打开门,迎面看见一位怀里抱着狗的少妇。)这句话中dog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与没有语境情况下的dog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不同。显然美丽少妇手中抱着的狗更可能是一只宠物狗、贵妇犬、哈巴狗,而牧羊犬、德国猎犬或藏獒的可能性就显得较低。所以这一语境所产生的范畴原型应该是宠物小狗,而范畴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狗的范畴。另一例子:The policeman lined up with the dogs to face the rioters.(警察带着狗排成一排面对暴徒。)显然,此处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与上句完全不同。

这两句话使我们产生完全不同的范畴和原型,与语境所唤起我们的自身体验有关。在每一次范畴化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借助脑中已有的认知模型,即使在找不到任何相关认知模型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还是会尽力从相似的经验中找到切入点来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如一个德国人在英国看板球比赛,他可能就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场上所发生的一切的认知模型,但他还是可以借助之前预存在脑中的有关比赛的常识来慢慢学习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运动。

此外,范畴和原型还受到文化模型的影响。认知模型虽然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但它又是我们所生长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这就是文化模型。认知语言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美国人和一组尼日利亚人对食物这个范畴中的48个成员根据典型性排序。在美国人那组中排在第四位的披萨饼却排在尼日利亚人的第四十一位。而尼日利亚人排在第三位的山药在美国人那里却排得很靠后。这说明文化模型对范畴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

再如,桌子这个范畴在日本人和西方人的概念中也存在差异。日本人关于桌子范畴的原型应该是适用于他们席地而坐的那种矮桌,而西方人的桌子原型则是西式的长桌。但桌子这一范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电脑的普及,桌子的原型从原来的饭桌越来越趋向

于电脑桌。而不同文化环境中对桌子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小。

三 范畴的层次化

在范畴理论的基础上,认知语言学家又提出了范畴层次化理论。刚才提到的范畴和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这是范畴横向的关系。在纵向上,从最宽泛到最专业,范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层范畴、基本范畴和下层范畴。在某些生物领域,甚至可以分为更多的层次。如水果属于上层范畴,而苹果属于基本范畴,红富士苹果则属于下层范畴。基本范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从0~3岁就能掌握基本范畴中的大部分概念。在最初的语言学习中,儿童掌握树木、狗、苹果、裙子这些概念要远早于掌握植物、动物、水果和服装等上层概念,而掌握松树、拉布拉多犬、红富士苹果或迷你裙等下层概念则更要晚得多。所以基本范畴是人类认知的根本。同时基本范畴也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话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概念。如当人家问你:“你在哪里?”你显然不会回答:“我在地球上”,而更多的是说:“我在家里”。如果有人问你:“这是什么?”,我们也一般会回答说:“这是一棵树”,而不会说它是哪种树。

从上层范畴到下层范畴成员的数量会逐渐递增,构成一个树形的网络结构。但这个网络结构并不是一副完美的拼图。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相对应的语言来表达。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分类都是绝对唯一的。如服装作为上层范畴为例,其基本范畴就有裤子、裙子、上衣。而裤子又可以分为牛仔裤、中裤、九分裤、短裤。裙子又可以分为迷你裙、百褶裙等。但如果从性别的角度出发,分类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服装分为男士服装和女士服装。男式服装中出现的裤子在女士服装中也会出现。而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中性服装又该怎么分类呢?这种分类的困难在第一种分类方法中也同样存在,如裙裤到底是裙子还是裤子呢?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法。所以范畴和范畴之间所构成的网络也并不是有序的、结构整齐的。而是像分子一般发散和模糊的、相互交叉的。

此外,每一种语言都有无法逃避的问题:词汇空缺。也就是说在上述网状结构中还存在不少词汇的空洞。不同的语言所存在的空洞也不同。如英语中的brother和sister就没有上义词。在法语中也找不到表示遮住上半身的所有服装的总称—上衣。中国人经常说的“买菜”,这个概括所有蔬菜、肉类、海鲜的“菜”在法语和英语中都没有相对应的说法。这些空洞的产生无疑和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风俗习惯有关。如汉语中对亲属关系表述的复杂程度恐怕世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够企及。所以《红楼梦》中的姐姐妹妹们注定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的法国也创造了无数有关酿造工艺、葡萄品种、土质的词汇,这也是汉语中所难以表达的。

综上所述,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础理论。对经典的范畴理论做出了修改和补充,认为范畴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而每个范畴中的原型则是人类认知的基准或出发点。同时范畴和原型又会受到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和原型都会随之产生变化。范畴在纵向上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在语言上表现为上义词和下义词。位于中间的基本层次是人类认知和语言学习的出发点,同时也是

语言使用中最频繁出现的概念。范畴层次的内部结构并不是有序而紧密的,由于分类的交叉其结构是发散的、模糊的。而范畴不同层次所构成的拼图也不完整,词汇空缺现象说明了语言还无法表达自然界中所有的概念,而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也不同。范畴理论不仅对人的认知规律作出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对人类语言的习得和很多语言现象都有很强的解释性。近年来,随着对范畴及其认知模型本身的研究的日益深入,该理论在认知语义学、二语习得、翻译等研究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关功能语言学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探析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7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3 03:12 , Processed in 0.3321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