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回复: 0

张家界市2023年读本---他山之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30
发表于 2023-9-27 2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山之石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1956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从此拉开了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序幕。

翻开世界植被图,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几乎都是黄色,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在中国华南地区,我们能见到大片绿色森林。其中,以鼎湖山最为抢眼。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133公顷,保存着较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因此,它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守住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限的生态底线,以分区管理模式守住保护与开发的“生命线”。多年来,鼎湖山严控旅游开发,核心区没有再开发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严控外来车辆进入,进入景区改乘环保电瓶车;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保证了鼎湖山一级空气、一级水质的环境质量。

近年来,鼎湖山的保护理念由过去的“看家护院”“严防死守”的保护,着重转向基于科研、监测、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其建设“森林样地”,对动植物进行监测、科研的保护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复制。如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有2400 多种,野生高等植物达到2291 种。在动物种类中,鸟类由过去的170 多种增加到260 种,兽类也达到41 种。

 

延伸阅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些语句都是从万物生长的意义上来谈天地乾坤的。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命题。“仁民”是对人的同情仁爱,“爱物”则是爱护人之外的动物植物等。宋明时期的哲学家以“万物一体”为仁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念。程颢揭示“仁”的内涵: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表达了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国语·鲁语(上)》所载的“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也说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很早就被人们重视。这个故事大意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宣公因为在夏天鱼类繁殖的时候到泗水撒网捕鱼,他的臣子里革就将他的网割断扔掉。还教训他说:“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罣,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里革教育宣公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应该在鱼类生长繁殖季节撒网捕鱼。从这个具体的例子当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在古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仅有法律规定,而且深入人心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否则里革就不敢采取如此大胆的行为而不担心后果。

周文王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它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此外,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对动植物资源等保护对象的捕猎采集方法和时间以及违规处罚办法等都作了具体规定。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18 12:55 , Processed in 0.2418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