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回复: 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9-12-13 1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可以提供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读写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通过读写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想真正实现在阅读中感悟,在写作中升华,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一、理读文本,构建写作系统 
  读写结合必须钻研学情和教材,整体规划。必须把一个学段当作一个体系来设计。大到以初中三年为整体,思考每一学年,每一学期要通过“读”来促进“写”的哪些能力的提升。小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章侧重点的选择,与其他单元、文章的联系等等,都要通盘考虑,把读写结合视为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不是随意设计,零碎使用。 
  以表达方式为例,初一,宜以训练记叙、描写为主;初二进一步训练记叙和描写技巧,训练学生用抒情方式深化主题的同时,还要重点训练学生写作简单说明文的能力;初三,在学习通过议论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还要训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样全盘的考虑,就很有可能出现夹生饭,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似乎不懂的情况。有了这样的整体意识、系统思想,就会对照规划,逐步深入。 
  二、品读文本,学习写作技巧 
  “读、写结合”,首先是“读”。读,指的是品读有表现力的语句,即学生通过感受、理解、体味、推敲、欣赏重要的词语、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真正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地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1、学习遣词造句的技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动词、形容词的运用,《春》中叠音词的运用等,唯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入情入境,揣摩品味,才能体会到它们的妙处,也才能谈得上运用。 
  2、品味写作手法的妙处。从初一起就有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烘云托月等写作手法,那么有没有必要凡是涉及的就要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呢?这个需要根据学情决定。但无论是训练哪一种,都仍然需要在充分的品读之后,通过比较阅读来揣摩,明确了妙处后再来进行写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前面说的“夹生饭”现象。 
  3、体会谋篇布局的作用。如果读写结合只训练某一种写作技法,忽视了体会谋篇布局的作用,那么学生的文章就像一地花瓣,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自然呈现不出花朵的漂亮来。 
  4、借鉴选材立意的方法。学生写作容易犯“假、大、空”的毛病,课文是真情实感最好的范本。但范本的情感只是由教师“灌”,没有学生品读感悟的过程,学生终究不会产生情感共鸣。如《背影》,只有通过诵读、品味,才会深有感触。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的深情,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文章写了父亲的四次背影。其中详细写了在车站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这一个片段让人读了好像心上被刺了一下,有着深深的痛和感动。它让我们明白,深深的爱就在那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这个背影可以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巧妙设计,深化阅读过程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生领会了写作技巧后,读写结合就需要根据文章特点,设计巧妙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运用。 
  1、仿写。学生最喜欢仿写了,初一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即使到了初二、初三,对新接触或者掌握不好的技巧,仍可以采用仿写的办法。可以仿句式、仿段式、仿写作手法、仿结构、仿开头结尾等。这样,教学也就有了生活的气息,学生也就明白了生活与语文的关系,学生就会逐步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作文中模仿名家,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挖掘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续写、扩写、改写。这样的方式在想象中培养了写作能力,反过来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相得益彰。如《范进中举》,我曾让学生改写:正当全部人都在为范进庆贺时,送报帖的差人又急匆匆赶回来了,并收回报帖说:“错也,错也。此范进乃邻村范进。”请合理想象当时人们的心理、表现,然后改写接下来的故事。那堂课,学生兴致盎然,展示环节精彩纷呈。 
  3、创意写作。可以是观后感,写自己的感慨、观点;可以是由文章触发的灵感,抒写回忆表达内心的情感等。如,教学《背影》,分析父亲为我买橘子一段后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的事并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有了生活的参照,以后在写有关亲人的文章是就可以拿来用了。 
  总之,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       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d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5-1 18:32 , Processed in 1.3413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