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30
发表于 2021-2-3 13: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大自然的声音
一、教材分析
我教学的内容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根据这组课文内容的教学要求,这节课着重要学会会认的“妙、奏”等8个生字新词,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新词,并初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妙、奏”等8个生字,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低高年级的过度阶段。该班3分之2的学生语文成绩基础较差,思想不够活跃,不能积独立阅读完成问题,大部分学生写字不认真,结构不工整。学生对大自然并不陌生,并且已经学过很多关于大自然的事或物,对自然也有所了解。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基础上出示课件风、水、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听一听并判断区别,引入课题,感受环境设计的美,培养创新思想、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课件,采用多媒体音乐导入和黑班从生字教学开始,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再从生字词的拼、读、写方面教学。检查学生对偏旁部首的认识和课文段落大意及课文中心思想的认识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欣赏轻音乐《梁祝》,引出课题。
2.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让同学们来做判断。(学生举手发言)
3.这些声音都是来自哪里的?对,来自大自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借助自语手册拼读生字。
3.标出自然段。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出示文中的会认字。
miào zòu ní nán wěi jī huì zhā
妙   奏  呢  喃 伟  击 汇   喳
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读准平舌音“奏”,翘舌音“喳”。
2.会写字。
miào yǎn zòu qín róu gǎn shòu jī jī qì dī qiāo mínɡ
妙   演  奏  琴  柔  感  受   激 击 器 滴  敲  鸣  
(1) 指名读,注意正音:翘舌音“柔、受”,前鼻音“演、琴”,后鼻音“鸣”。
(2)指名领读(分组读)、学生齐读、跳读……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学生拼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2、指导易写错的字
预设: 琴 击  滴  敲
“琴”,注意下面是个“今”,不是“令”。撇捺要写舒展。
“击”,中间的一竖是一笔写成,不能分成两段去写。注意笔顺:先写“二”,再写一竖,竖折,竖。
“滴”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不是“商”,下面是“古”。
“敲”左右等宽,注意,右边不是“支”。
五、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其中详细介绍了 _ 、__和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之情。
六、课堂小结
1、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2、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五、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了解第2~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教师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第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教师相机小结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18 12:59 , Processed in 0.2333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