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30
发表于 2021-2-3 1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白杨》
一、教材分析
《白杨》取材于20世纪6课年代支边的一件事,写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代子女趣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摊上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哪里需要,就在那里生长。
文以白杨树为明线,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人,借白杨树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贵品格。这样,借物喻人的方法就成为本课突出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文章语言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树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格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3、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总体发展比较平稳。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中学习的各个方面,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对文章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问题分析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由于年龄小,受知识、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课文所反映时代背景的不熟悉会影响对你课文的认识的理解。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过度句或中心句为契机,理清作者思路。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白杨》一文虽然只有900多字,但状物、写人、抒情、论理的内容很大,因此教此文时可直奔过度句:“爸爸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是全文的线索,贯穿了全篇。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就将“形”穿起来了。因此,本文的阅读思路十分清晰:第一步懂得怎样介绍白杨,第二步懂得怎样表白爸爸的心。同时让学生懂得,全文先由外到内揭示白杨的品质,再由物及人展示边疆建设者的崇高思想境界。
这样,从整体着眼组织阅读,学生既理清了文章脉络,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初步学会了次类课文分段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是赞颂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师:白杨树的特点是什么?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你能找出重点词吗?生:从来……很快…… 不管……还是……  不管……还是……  总是……那么-……  
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他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
生:让孩子们知道建设边疆的艰辛。
生:用白杨来比喻人,说明边疆的人像白杨一样坚强。他们的理解多透彻!我事先根本没料想到孩子们会这么想、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
师: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
生:他担心孩子吃不了苦,他对孩子不放心。他认为现在的孩子经不住生活的考验。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太骄贯……学生们众说纷纭,他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
师:他的嘴角为什么又浮起一丝微笑?生:他看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看到他的孩子可以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知道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爸爸看到身边的孩子想到了好多……他们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他们读得可有感情了,因为通过他们自己的分析,他们懂得了爸爸的内心,并了解了爸爸的用意。
我们要向孩子们灌输一个统一的结论并不难,可贵的是孩子们所经历的思索、探究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向书本挑战的能力。这种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思考,充满了创新精神。只有这样的读书,才能充分展示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我们的课堂才会涌动生命的活力。
我想,现在的课堂能闪现出如此有个性的亮点,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而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有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应以学生的眼光(心灵)看待学生的发现,尊重孩子们的认识,为他们创造宽松的课堂空间,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给了孩子们宽松的环境,才会给他们带来安全的感觉;安全的感觉才会营造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才会树立自信和勇气;自信和勇气才会造就探究精神。
所以,在上课接近尾声的时候,孩子们所提出的种种美好的愿望和设想,正是宽松的课堂,创造了探究的空间,带来了个性化的阅读的充分体现。这种充满热情、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展现个性的课堂氛围,正是我们课改实验所追求的目标。

五、教学反思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白杨》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白杨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白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18 15:16 , Processed in 0.3194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