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美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26
发表于 2020-1-4 1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下雨了》
一、教材分析
《下雨了》是赣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学期中“有趣的生活”单元中的一课。按照新课程标准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一课的内容,本课通过“下雨了”这一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让同学们展开记忆和想象。下雨时会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事发生,有的因没带雨具到处躲雨,有的人伞被风吹跑了,有的人用衣服或芭蕉叶挡雨,有的小学生因怕雷雨而哭叫,有的学生却不怕淋雨而勇敢地冲出去,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下雨,都有过下雨时的多种体验,或者对下雨时看到的趣事终生难忘,启发学生将下雨时所见的情景,在通过语音表达出来的同时,也可以画一画不同颜色和形状的伞,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看、等方式大胆地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欣赏美术作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由于一年级孩子的学情,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画出五颜六色的雨伞,略微了解雨中人的动态和形象。
二、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能用语音或者动作表达下雨时有趣的情境,能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不同形状和色彩的伞。
3、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能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大胆想象,积极互动, 合作交流。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美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本阶段学生要求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孩子们天性爱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下雨这种自然现象对大人来说也许挺麻烦的,意味着鞋袜会打湿,衣服会溅脏,出门得带伞,……。可是对孩子们来说,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伞疯疯闹闹,这何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呢?因此,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的过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去学习。在中去感受,在中去观察,在中去体验,在中去想象。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有意通过听视、视觉、触觉等,营造雨中情境,让学生观察、表演,体验下雨天特有的感受。帮助学生回忆下雨天有趣的经历,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达到最大化的时候,再进行创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一、导入
1)、听雨声(出示课件)
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喜欢下雨吗?
2)、师:老师也被雨淋湿过,下雨时,虽然有许多小麻烦,但也有许多的温馨与欢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雨了!请学生们打开课本20页第10课。(板书课题《下雨了》)齐读课题
二、新授
1)谈话引入大雨和小雨
师:雨娃娃听说我们要画它,可高兴了,非要我把它带到教室里来,你看它就躲在乌云后面,它还有礼物要送给你们呢!这么大的乌云中有几丝雨线,你们觉得是大雨还是小雨呢?
生:我觉得是小雨。
师:雨滴很小;雨线很细,一阵风吹来!大雨来啦!大雨还有话要问你们呢!孩子们我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生:大雨雨滴很大;雨线又粗又密。
师:当风婆婆吹过我们的雨还是直的吗?
生:不是,是斜斜的弯弯的。
师:大家说的真好,雨娃娃笑了,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坐端正,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动起来。
2)、欣赏学生诗歌《大雨和小雨》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引入雨水的不同形态。
大雨和小雨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
哗啦啦,淅沥沥,
小草笑嘻嘻;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
哗啦啦,淅沥沥,
小草笑嘻嘻。
3)、猜对联:让学生去歌曲里面找出上下联,对应下雨了的横批;
同学们真聪明,就是”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
三、引入雨伞,讨论讲授
1、小雨—点、大雨—线、暴雨—面:
这雨就像我们学生一样,有时它很温柔,有时它很调皮,有时候还发脾气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雨的画法。
小雨图片:好,我们就先来看看小雨怎么画?用点
大雨图片:再来看大雨怎么画?用线
暴雨图片:暴雨又是怎么表现呢?那我们就用面来表示
常规(坐端正)
总结一下:
•     小雨------用点
•     大雨------用线
•     暴雨------用面,多又密
雨的画法我们学会了,那下雨时我们会用那些工具呢?、
2、花纹、样式:
出示图片
.下雨了人们用了哪些防雨的工具呢?
雨伞   雨衣   雨鞋
.老师带来了生活中许多雨伞的样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种雨伞就是彩虹雨伞,这种是纯色的雨伞,你们看老师还带了学生最喜欢的卡通雨伞,他们有着学生们喜欢的造型和图案,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还有这样各式各样图案的雨伞,这么多漂亮的雨伞,学生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呢?生:想
请看老师也画了几把雨伞(出示教师画的彩虹、卡通、花纹)
3、教师示范:
雨点,我们会画啦!雨伞我们也会画啦!现在老师来画一幅雨中的情景,
请学生认真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既然是下雨的场景,我们必须添加什么  雨点
老师的画画好啦,学生想不想来画一幅雨中的作品
生:想
常规 坐好啦
我们先来欣赏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画彩虹雨伞,看这是画大雨的场景,这是小雨的场景,欣赏完了我们来看看作业要求:通过回忆与想象,画出漂亮的小雨伞,并用线条画出雨水。开始吧!(15分钟)
边观察讨论边询问学生意见描画,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雨伞;
四、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1、学生为自己设计一把美丽的雨伞或回忆画出自己拥有的雨伞;
2、教师不断巡回,分成指导;
3、大屏幕播放优秀学生作品及雨中穿雨衣的绘画视频用于辅助;
五、展示小结
1、作业展示、评比:学生们都画得差不多啦!现在老师找几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常规 全部都有,放下笔,坐端正
老师觉得他们画得真棒!这里有小奖品,老师要作为小奖励送给他们,他雨中的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请回到自己的座位。
2、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我们认识了点、线、面各种形态的雨,还画了五颜六色的雨伞,大家一起给自己鼓励一下。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自然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呢!希望学生们以后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大胆去表现更多更美的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课,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课标中谈到: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在本课中,通过让学生回忆、观察、讨论生活中下雨的情景,利用不同疏密的点、线、和生动的人物动态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美景与真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提高学生造型与表现的能力。记得一位美术教育专家曾经指出:好课有两种:一种是创意上的好课,一种是技能上的好课。这两种好课,都是能够使学生受益非浅的。本课在培养学生表现人物动态、组织画面关系的基础上,力争以独特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表现生活美、自然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美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本阶段学生要求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孩子们天性爱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下雨这种自然现象对大人来说也许挺麻烦的,意味着鞋袜会打湿,衣服会溅脏,出门得带伞,……。可是对孩子们来说,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着雨伞疯疯闹闹,这何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呢?因此,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的过程,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去学习。在中去感受,在中去观察,在中去体验,在中去想象。 在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美术课堂的意义早以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这么一个方寸大小的空间,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这是以往的教学思想所缺乏的。丰富的、综合性的课堂内容安排,使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听、看、闻、触、画、说、唱、玩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多角度、多侧面的体验了下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画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在本课的起始阶段,教师以雨娃娃来到了学生的身边为切入点引入本课教学。利用教具——藏有雨娃娃的乌云,来向学生讲解和演示各种不同应该如何表现。具体地说:如,教师利用雨娃娃这个生动、有趣的角色引入本课。一开始就激起了一年级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创造了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对下一步教学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非常好的把创设情景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     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表现雨中的情景、人物的动态这一环节中,体现轻松愉快,活泼民主的美术新课堂教育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23 01:21 , Processed in 0.2400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