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科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30
发表于 2020-1-4 1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一、教材分析
    课例研修的内容:、对小学科学《坚硬的岩石》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整理、归纳分析。2、通过利用感官感知和借助工具实验来认识事物,让学生发现岩石的特征和了解岩石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岩石应用到生活中去。
    研修重点难点分析: 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本课研修重点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把知识教学融化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之中,始终围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进行研修和组织教学活动的
三、学生学习能力
分析
    学生活泼,奋发向上,学习科学的兴趣浓厚,动手操作技能较好,探究性较强适合研修。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具体策略:策略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策略二: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展课外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策略三: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最终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是科学课堂探究中的关键所在,它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途径之一。
教师通过激励和帮助,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小组内的合作,也加强了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具体操作如下:
(1)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搜集信息。   (3)引导学生整理信息。
四、教学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课例研修。通过本次培训,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我们已经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概念,围绕本课例的研修,我们课例组成员广阅群书及上网搜寻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文章,然后组织学习,为课例研修的实验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2、围绕科学素养这一宗旨进行多次实验操作,并展开策略进行研修。在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研修思路。   
3、我们把新课程的实施、课例研修和教师平时的教研教改都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反思。我们不但把课例研修的重点放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学实践,还且还及时的进行推广。   
五、教学反思
(1、得出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策略。通过课例研修得出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策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得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理论,对我校科学教学的实施,有着实践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2、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我校科学课例研修活动,对全校科学教师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它不仅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而且推进了我校小学科学课程走向了新课改的轨道。
3、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由最初的模糊转为清晰,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认识由最初的困惑转为理解,对科学探究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抵触态度转为积极实践。第二,教师驾驭科学课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教师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改善。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得到了改进。第三,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的提高。第四,学生的科学素养品质得到了培养。通过本课例的研修,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善,其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课例研修的学生调查问卷和课例结题前开展的学生科学探究小论文竞赛中不难发现,学生经历了不会问、不敢问、不善问到敢问、会问、善问,从不懂、不会探究到能掌握探究方法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本课例的研修,使我对科学探究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1.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学的目标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科学探究活动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上。
3.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有适当的把握度。
4.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学情境、探究材料、教学民主、三者的有机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5-18 13:31 , Processed in 0.2974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