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回复: 0

2025年度《八五普法读本》---三、“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8
发表于 2025-9-18 19: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思想启迪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不仅是不同历史阶段需要明确的问题,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必须明确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旗帜立稳了”,才能走上“唯一正确的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首要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的领导是旗帜,只有跟着旗帜走,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既避免了封闭僵化的保守倾向,又防止了改旗易帜的冒进风险,而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进步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立足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实践,我们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行稳致远。

“鞋子合脚了”,才能走好“唯一正确的路”。“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我们党要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没有现成的法治模式可以照搬照套。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法治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治道路。因此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坚固的路基、最鲜明的底色、最大的优势。只有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法治之力才能强化,法治之效才能彰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依法之治才能更好推进。

“思想摆正了”,才能走远“唯一正确的路”。在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自信、有底气、有定力,而这种自信、底气与定力,源于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摆正思想”,以中国法治实践为根基,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走远“唯一正确的路”。

 

法治实践

某单位党员徐某长期信奉宗教,并在参加一些宗教活动时,刻意利用讲经说法等机会,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发表不正当言论,多次公开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宣扬、支持宗教主义,甚至宣扬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事实,蛊惑他人。《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履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等义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徐某违反党章规定和党的政治纪律,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习语金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的论述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论述

 

法治故事

要法制,不要人治,是改革开放大幕初启时的出发点。1979年春天,一位77岁的老人常在深夜步行经过天安门附近的东长安街,他就是当时牵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彭真委员长。为了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彭真受命和他的立法“苦力班子”一起,在3个多月时间里制定出了7部法律,打开了社会主义“法律之门”。彭真的工作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邓小平多次说过:“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10-21 12:47 , Processed in 1.9104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