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5|回复: 0

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8-15 1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宋体][size=19px]1.[/size][/font][size=19px]《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2.[/size][/font][size=19px]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3.[/size][/font][size=19px]谁负责实施家庭教育?[/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4.[/size][/font][size=19px]家庭教育应当符合哪些要求?[/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3)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5)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5.[/size][/font][size=19px]国家如何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发展?[/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6.[/size][/font][size=19px]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是什么时候?[/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三条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7.[/size][/font][size=19px]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具备哪些责任意识?[/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8.[/size][/font][size=19px]开展家庭教育应以哪些内容为指引?[/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1)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2)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3)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4)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5)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6)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9.[/size][/font][size=19px]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哪些?[/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8)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9)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0.[/size][/font][size=19px]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离异还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吗?[/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1.[/size][/font][size=19px]在家庭教育中应禁止哪些行为?[/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2.[/size][/font][size=19px]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开通服务热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3.[/size][/font][size=19px]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何促进家庭教育?[/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家庭教育:(1)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4.[/size][/font][size=19px]对留守儿童等如何提供家庭教育帮助?[/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5.[/size][/font][size=19px]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对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有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义务吗?[/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有。《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6.[/size][/font][size=19px]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应如何促进家庭教育?[/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7.[/size][/font][size=19px]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如何促进家庭教育?[/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方式促进家庭教育:(1)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2)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3)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4)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5)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8.[/size][/font][size=19px]公检法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如何促进家庭教育?[/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 [/size][/font]
[font=宋体][size=19px]19.[/size][/font][size=19px]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将受到什么处罚?[/size]
[font=宋体][size=19px]答:《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由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size][/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4 19:19 , Processed in 1.4555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