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回复: 0

2022年度《八五普法导读》---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7-24 0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left][b]法治思想[/b][/align][align=left]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lign][align=left]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科学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align][align=left]“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包括:[/align][align=left]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宏大整体。静态文本的法律赋权和动态过程的法治赋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法律表达。[/align][align=left]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最终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与法律法规衔接、自洽并相互支持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将抽象的法治国家建设目标分解、具体化为“看得见”“能感受”“可操作”“易评价”的系统,解决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理论向实践有效转化的方向和路径问题。[/align][align=left][b] [/b][/align][align=left][b]法治金句[/b][/align][align=left]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align][align=right]——(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align][align=left]原典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1573年,即万历元年,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请求制定考成法。 [/align][align=left]2015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引用了此句,原文是: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回眸[/b][/align][align=left]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与之前的“法律体系”只有一字之差,其意义是什么?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治体系是指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到法治保障的全部法治运行体制和机制,法治体系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要求,特别是突出了法律的实施和实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五个“抓手”:[/align][align=left]抓手一: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截至2022年4月,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9件、地方性法规13000余件。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一些法律规范仍然存在着不协调、不适应、不好用的问题,法律规范体系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今后,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align][align=left]抓手二: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实际上是将“五大体系”中“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从“纸面上的法”转化为“生活中的法”的动态过程。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应紧紧围绕三个重点:确保宪法的全面实施;严格执法,在执行法规中坚持标准不放松,确保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确保公平与正义原则贯彻司法活动始终。[/align][align=left]抓手三: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永葆生命力的动力之源。新形势下推动法治监督体系向纵深发展、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应抓紧完善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发挥三项权力运行机制内部监督和内生约束效能;同时,紧紧围绕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几大监督机制持久发力,充分发挥多元、外部监督效能。[/align][align=left]抓手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和强大推动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须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水平,为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和数据支持;夯实建设法治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聚焦法治保障中的难点问题,探寻突破方法。[/align][align=left]抓手五: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任重道远,截至 2021年 7月 1日,全国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 3615部,后续仍需根据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应加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发展和无缝衔接,实现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有机统一。[/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故事[/b][/align][align=left]2015年 1月 13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指出:依规治党,就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尤其要完善全党一体遵循的准则。今年要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目前的准则条目众多,八个方面五十二个不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那么几条,很容易记,更容易执行。刘邦进入咸阳城,听从樊哙、张良的忠告,提出了约法三章,就两句话: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修订准则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针对时弊,解决领导干部从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一目了然。[/align]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了约法三章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公元前 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了秦朝都城咸阳外的霸上。秦三世子婴贪生怕死,见大势已去,就选择了投降,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进了咸阳城之后,把关中的老百姓召集在一起,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说完了这句话后,老百姓们都十分拥护他。刘邦严格执行法律,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6 02:15 , Processed in 1.3932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