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回复: 0

2022年度《八五普法导读》---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2-7-24 0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left][b]法治思想[/b][/align][align=left]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align][align=left]“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立国之根基、富国之圭臬、强国之重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宪法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好宪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一直保持着生机活力。我国宪法为什么能保持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我们党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align][align=left]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宪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 2018年经历5次修改。201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对于在法治轨道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align][align=left]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宪法实施提高到新水平。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证。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金句[/b][/align][align=left]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align][align=right]——《战国策·赵策二》[/align][align=left]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是一代霸主,他为了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与守旧大臣论辩时说:“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这句话的大意是:看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制定法律,根据事情的性质从而制定礼仪。[/align][align=left]习近平总书记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中这样引用:“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党中央考虑启动这次宪法修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决策和推进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在国家机构顶层设计上作出重要调整和完善,涉及宪法修改问题。[/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回眸[/b][/align][align=left]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在根本上要求规则本身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法律之治应该达到一种更高水准的宪法之治。回顾我国宪法近70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意见,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毛泽东主席说:“搞宪法是搞科学。”“宪法的起草是慎重的,每一条、每一个字都是认真搞了的。”[/align][align=left]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宪法实施的实践不断丰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宪法修正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依法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设立国家宪法日,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国家标志法律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和改进备案审查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符合宪法规定、原则和精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依据宪法作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维护宪法权威和香港的宪制秩序。正是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不断完善,才能够更好发挥法治对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国泰民安的引领和规范作用。[/align][align=left]“法以强国、宪以载道。”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都表明以宪法之治为根本皈依的现代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历史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的一系列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宪法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至上的法治地位。三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的人民属性,这就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四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要求。五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六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的实施监督机制。七是深刻论述了我国宪法的实施保障措施。正是由于我国宪法凝结着人民建构良好秩序、寻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同时又蕴含着供给法治需求的制度能力,所以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以宪法为最高遵循,确保宪法的核心精神和基本原则能够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法治故事[/b][/align][align=left]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宪法宣誓制度在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将这一制度确定下来。 [/align][align=left]2018年3月17日10时40分,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经历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又见证了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领导人首次宪法宣誓。10时49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号手奏响了宣誓仪式曲。12名陆海空三军仪仗兵,一路正步,穿过会场行进至主席台前。主席台上,3名仪仗兵护送《宪法》入场。[/align][align=left]伴随着主席出场号角声的响起,习近平主席迈着自信而坚毅的步伐走向宣誓台。国徽高悬、熠熠生辉。习近平主席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铮铮誓言,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庄严承诺;铮铮誓言,是许党许国、爱民为民的殷殷深情;铮铮誓言,是劈波斩浪、击水中流的豪迈姿态。这一刻,将永载史册。[/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6 02:10 , Processed in 1.496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