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郴州市国家工作人员八五普法学法 用法考试导读•2022---3.全过程民主的法治路径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
发表于 2022-7-23 2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color=#F05673][/color][/align][color=#ED7D31][size=16px] [/size][/color]
[color=#ED7D31][font=宋体][size=16px]法治精要[/size][/font][/color]
[align=left]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链条,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这一制度链条包括以下部分: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民主选举和民主立法,实现党的主张、人民意愿与国家意志相一致。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多种协商渠道,广泛集中民智、增进民主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通过民主的渠道和形式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伟大政治创造,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确保人民群众广泛民主权利,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广泛民主参与基础上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align][align=left]为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这就将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创新纳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同代表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扩大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这是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上升到了法律层面。[/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align][color=#ED7D31][font=宋体][size=16px]学习用典[/size][/font][/color]
[align=left]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align][align=right]——宋·包拯《致君》[/align][align=left]其含义是,只要依法治国使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顽固不化的民众。[/align][align=left]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等文中引用此语。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落实,领导干部应该带头依法办事、执法严明、遵守纪律。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如果法律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不能落到实处,法度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纪纲就会变得松懈无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正是要求领导干部摒弃好人主义和私心杂念,使法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而促进形成全民守法的社会风尚。[/align][color=#ED7D31][size=16px] [/size][/color]
[color=#ED7D31][size=16px] [/size][/color]
[color=#ED7D31][font=宋体][size=16px]法治动态[/size][/font][/color]
[align=left]2022年 3月 5日,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经历的修法过程,反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变得真实“可感”。[/align][align=left]——全链条。《地方组织法》修改有着清楚的时间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021年初启动修改,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修正草案。 2021年 10月和 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正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并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修正草案印发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组织研读讨论并征求意见。 2022年 1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提交大会的版本……形成一条清晰体现民主的立法链条。[/align][align=left]——全方位。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具体的立法环节上,除了立法机关内部的反复打磨,这部法律的修改还尽可能多地征求多方意见。包括:四次发函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意见。多次通过现场、视频等方式召开座谈会,征求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多次到地方实地调研,了解地方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align][align=left]——全覆盖。如果说前两方面着重体现了“间接民主”的特点,那么修正草案两次直接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则集中体现出“直接民主”的特点:修正草案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1100多条意见,不少被吸纳到最新的版本中。[/align][align=left]见微知著,《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的出炉,只是中国浩瀚立法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却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align][align=center][size=16px] [/size]
[/alig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9-6 06:14 , Processed in 1.1583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