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秋天是金灿灿的丰收,秋天是沉甸甸的硕果,秋天是让人满载而归的欢笑和欣喜。2019年10月,在这个秋天,我们几位语文老师开始了课例研究,我们为之奋斗着、努力着、付出着,期待能在课例研究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丰收……   
                                                          ——题记                                                     
        研究主题:依托单元要求进行朗读指导
        研究课例: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


        第一部分   确定研究主题和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育家叶圣陶就朗读也曾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的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当时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的心灵沟通。”
  一年级的学生大都是七岁左右的学生,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开朗,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模仿性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易产生以下三方面问题:
1、朗读时没有感情色彩。要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不就是一个调读,有感情色彩,甚至有的出现拖着嗓子唱读。
2、朗读丢字添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一篇文章或一段话中的一些长句,容易添字漏字。
3、停顿不当。一年级学生朗读一篇文章特别是还没接触的新文章,往往会出现因停顿不当导致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含义。基于此,在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之后,我们我们确立了研究的主题:依托单元要求进行朗读指导。同时,我们也选定了授课的课文为一年级上册《秋天》。
接下来,我们很快地成立了自己的课例研究团队,并根据每位老师的特点、特长进行了分工。由李殿垒主任担任本次课例研究的主持人,贾音老师为主讲人,其他老师有负责活动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
(一)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及研讨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读准“一”字的变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总结秋天的特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秋天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今天呀,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姑娘,她是谁呢?(出示秋姑娘的图片。)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秋姑娘的课文——《秋天》
2.板书题目,学生书空
3.齐读题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谜语
2.认读“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生字
3.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认识自然段
2.自读课文,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听录音范读
四、品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轻声“了”、“子”的读法
思考:这一段描写了秋天的什么?
秋天的天气和树叶有什么变化?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除了天气和树叶有变化,还有什么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自读第二自然段)
(2)秋天大雁会怎么飞呢?指名学生朗读相应的句子
(3)学习“一”字的变调
(4)同桌互读,抽读
3.品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学到这里,大家觉得秋天美不美呀?秋天可真美啊!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认识感叹号,读好感叹句
(2)男、女竞争读
五、再读课文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全班配乐齐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
想一想,在秋天的时候,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变化?
七、课堂检测
1.会认读的生字
2.“一”字的变调
八、布置作业
1.给家人读《秋天》这篇课文
2.画出你眼中的秋天
【板书设计】
   秋天
  1 天气 树叶
  2 天空 大雁

教学反思
授课的地点在我们学校一(2)班,我现在已经是第四轮上一年级的课了。
导课中的谜语去掉,谜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猜出来。在朗读课文时,不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工,让学生自己配合。关于“一”字变调,学生读准即可,不用做过多的讲解,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时更注重感悟和体验。板书设计时,建议把每段关键词显示出来。
教师讲课教态很好,亲和力强,但说话语气要有改变,应抑扬顿挫、有高低起伏。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随着教师的语言变化而感悟教师的指令。让学生自由发言,不要有太多集体读,要有不同形式的读。在教学“一”字变调时不要姓学生传授学法,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而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课堂教学应以板块形式呈现,不要进行逐段讲解,建议以导学案的教学设计方式进行教学 ,给人清晰明了的感觉关于细节方面,板书“秋”的最后一笔应是“点”,而不是“捺”。
在对学生进行怎么分自然段的讲解时,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习题中的提示语。
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注重指导“一”字变调时,可采用多种形式读。如同桌互读、齐读、指名读等,通过读的多样化,让学生牢固掌握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4:37 , Processed in 0.3688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