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1-2-3 13: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一、课例的主题:鼓励学生在学文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语文改革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 所谓自主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相机诱导,随机点拨(叶圣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朱熹),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获得知识,丰富感情,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象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已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如果在教学中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并亲身体验到学习的结果,这将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让学生自选: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三、研究的准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泥姑娘》一课作为实验课,以三(二)班的同学为实验对象,在多媒体教室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悟教材,我还邀请了城关镇张杰萍主任、各学校语文教研员及县教研室张志宇主任多次听课,意在多提宝贵意见。
       四、研究的过程: 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和渡口,语文课就是要读书,不读书就无法感悟语言文字,无法理解课文内容,习得读书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读书,才会发现问题,知道哪些问题已弄懂,哪些问题没弄懂,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强调要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阅读课文,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教学效果很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的心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可见,学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给他们创设这样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泥姑娘》一课既是本着这样的原则,通过充分阅读,深入理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解决。
(一) 原形为阶段: 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向他们提问:在刚才学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甲:泥姑娘为什么要救小蜜蜂? 学生乙:一阵狂风把她吹倒了,她为什么还去救? 学生丙:泥姑娘在听到小蜜蜂的求救声后,她是怎么想的? 学生丁:泥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老师讲:同学们提的不错,想没想过自己解决这些疑团?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认真的读课文,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交流哪一个,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在班内发言。 之后,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 五分钟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评议过程如下: 1、 你觉得泥姑娘可爱吗?找出描写泥姑娘外形的词语。你觉得泥姑娘外表怎么样?试读课文,指名读。 2、 泥姑娘从一开始听到小蜜蜂的求救声,你认为她会怎样想?理解谛听。你觉得泥姑娘怎样?如果让你赞美一下你会说什么? 3、 泥姑娘为什么要这样做?回顾营救过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从哪看出来?泥姑娘怎样做的?勾画描写泥姑娘神态、动作的词语,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指名配乐朗读。 教后反思: 通过第一轮授课,反应出来的问题主要是,课堂上学生问题提的多,而且值得讨论,但是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目的不够明确,即:所提问题没能充分、有效的解决,甚至只解决了其中的比较肤浅的小问题。 在汇报解决问题的情况时,显得较为松散,学生并未就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因此,有点话没能说到点子上,甚至有的较为深入的问题却被忽视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只能就势将学生拉回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二) 新设计阶段: 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向他们提问:在刚才学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把你们小组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简单问题直接处理,重点问题打到大屏幕上。想没想过自己解决这些疑团?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认真的读课文,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交流哪一个,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在班内发言。之后,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五分钟后,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评议过程如下: 1、泥姑娘从一开始听到小蜜蜂的求救声,她会怎样想? 生1:这是谁的声音? 生2:是不是有谁遇到困难了? 生3、呀!是小蜜蜂,他被困在泥里了,我要救他! 2、泥姑娘身体已经软绵绵了,为什么还要支撑着冲进暴风雨中? 生1:她也进行过思想斗争。 生2:我想到了泥姑娘就小蜜蜂的急切心情。 生3:因为泥姑娘善良、勇敢。 生4:她一心想着救小蜜蜂。3、一阵狂风把她刮倒了,她为什么还要挣扎着爬起来? 生1:她遇到困难了,她也想站起来,可她起不来。生2:泥姑娘的体力已经不行了。师:在这种情况下,泥姑娘放弃了吗?她怎么做的? 生:挣扎着爬起来。 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泥姑娘很善良。 生:她具有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师:想不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感受一下泥姑娘的美好心灵? 生:一人配乐朗读,一人表演。 教后反思: 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的要求不是很深,因此,只要把课文内容夯实一些,议的内容随意一些,即可。在授课时,可以采取这样的程序进行,读一读,议一议:泥姑娘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怎么表现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读书,思考,接下来,再让学生提问题、确立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议答过程中形成问题、确立值得讨论的问题,之后再共同解决问题。
(三)新行为阶段: 课前布置预习,上课伊始,先检查预习情况,评选预习先锋,激发读书兴趣。 师:在你们预习课文的时候,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现在允许你们提一提,老师听一听! 师生议答问题:简单问题简单处理。 确立问题:提的好的,指名写在纸上,大屏幕上显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a、 泥姑娘从一开始听到小蜜蜂的求救声,她会怎样想? b、 泥姑娘在救小蜜蜂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认真的读课文,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两个问题,学生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交流哪一个,然后在班内发言。 全班议答: a、泥姑娘从一开始听到小蜜蜂的求救声,她会怎样想? 生1:她非常认真的听。 生2:她怕听不清楚是谁。 生3:她想她一定要去救小蜜蜂! 师:你觉得泥姑娘怎样呀? 生:心地善良 生:心灵美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将泥姑娘的善良表现出来,好不好? b、泥姑娘在救小蜜蜂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天气很不好 生2:她还愣了一下。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还要不要去救他? 师:她身体已经软绵绵的了,说明她的体力已经不行了,可她一心想的是什么? 生:她挣扎着爬起来。 师:你能不能做一个挣扎的动作? 师:在这种情况下,泥姑娘放弃了吗?她怎么做的? 师:你觉得泥姑娘后悔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谈体会。 师: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一下泥姑娘的美好心灵? 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配乐朗读) 教后反思: 这一轮授课比较成功,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开展得比较扎实,尤其是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问题,而且,学生问题提的很充分,在师生议答过程中自然解决。自主解决问题的部分,真正把读书的权利教给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雏形,在议答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实质,基本上能自主解决。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位的复归,主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我觉得教师要大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01:04 , Processed in 0.2405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