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6
发表于 2021-2-3 12: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猴子种树》
一、教材分析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麻雀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树。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个字,积累本课词语 ;
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作为第一学段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学会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初步具有阅读浅近的学生读物的能力,尤其是能在阅读童话故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但低段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紧扣教学重难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3、检查读音情况。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巩固识字、写字。
  1、整体观察字形:
  形声字“拔、掉、桃”的分析,与记忆。
2、“矢”字旁——短。第四笔是“点”,九笔是点,第十笔是撇要写长些。
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施、将、短、肥、种”等字的书写。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复习词语)。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猴子种树》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复习词语(先开火车认读,然后拍手齐读)。  
5、这课讲了什么故事?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抓中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写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
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
(2)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梨树苗快成活的时候,乌鸦对它说:“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喜鹊又对猴子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杜鹃说:“桃三樱二。”猴子又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最后,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3)师设问: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1——3自然段。
   1、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板书:梨树)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树苗的,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3、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看课件:乌鸦和猴子的对话。   
4、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板书:乌鸦)
  乌鸦这段也读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乌鸦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读,读得好。读出了劝说的语气。   
5、看课件:用“耐心”说话。
  (1)读这个句子。
  (2)想想我们一般在哪些情况下用耐心这个词语,“你有这个耐心吗?”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结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设问: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这个词语呢?
  写作业需要耐心;事情多而杂的时候,需要耐心;我们学本领的时候需要耐心。
(4)齐读这一句话。
6、农谚“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说说看。   
7、猴子听了乌鸦劝告的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课本是怎么写的?
8、“猴子一想”可理解为没怎么想。人家说,马上做。
9、朗读指导:
  “对”读得快,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猴子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应该读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0、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女孩子读猴子,男孩子读乌鸦,老师读叙述部分。  
(二)合作学习4——8自然段。
老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出课件:合作学习要求   
合作学习要求:
1、自读(4-8)自然段。(体会猴子与小鸟的对话)   
2、说话:正当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于是,就拔掉________改种____________。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一)第4——5自然段。
1、一个同学按照句式要求说说4、5自然段。
2、出课件图:桃子猴子与麻雀的对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检查6、7自然段。
1、按照说话要求汇报6、7自然段。
  2、出课件桃树图。     
3、分角色朗读。
  4、把猴子与杜鹃的话画出来对读。      
(三)学习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思考一下为什么猴子什么树都没种成?(没有耐心,听信人言。)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发散提问。
1、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猴子种树这样的事吗?
  生:一个同学学习特长,先学习唱歌,认为唱歌天天吊嗓子,很辛苦;然后改学画画,没学多久,觉得画画也不容易;后来改为打球,觉得打球也很累也不想学了„„人家学画画的都参加画展了,学打球的也成了篮球队队员,他什么特长也没有学成。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一无所获。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做事要有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五、知识拓展。  
1、出示课文链接。了解农谚。
2、出示日常生活中的农谚。
六、作业处理。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编排课本剧。
3、搜集农谚。
五、教学反思
《猴子种树》这篇科课文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性,学生能够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科字词。
   但是学生还不能主动地将课文主旨概括出来,还仅停留在课文表面内容上,因此,教师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猴子这个典型事物上升为人类本身,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好学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同时,我国拥有许多类似题材的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分配学生课后寻找阅读,抽时间让学生来展示学习成果,以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6 14:40 , Processed in 0.2783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