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回复: 0

优师云_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6
发表于 2021-2-3 1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课例名称:
《搭石》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诗人刘章写的一篇散文,语言朴素而清新,意境秀美。文章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出乡亲之间那种极淳朴、原生态的人性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截取了五幅画面: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搭石”(即“摆放”搭石的画面),第二自然段写了“调整”搭石的画面,第三、四自然段写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走”搭石的画面:普遍的“一行人走搭石”,典型的“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青年人、老人走搭石”。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情感目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往往不能深入文本。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课文特点及课后练习的要求,合理取舍课文内容,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紧紧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这三部分文字,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体会到了景美、人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阅读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鉴赏。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重点研读“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等词语,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切实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导入:著名思想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家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品“搭石”。
1.教师范读课文。
师: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2.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指名读,相机指导“间”的读音。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搭石?交流搭石给你留下的印象。
4.搭石给刘章爷爷留下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是搭石?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思考:课文写了人们过搭石的哪些场景?
课件出示四个场景。老人摆搭石、一行人走搭石、相对过搭石、背老人过搭石。
2、分小组学习四个场景,抓住重点词句想像画面,感悟心灵美。

默读2-4自然段,想象画面。
生齐读:老人摆搭石、一行人走搭石、相对过搭石、背老人过搭石。
四、总结升华,提高认识
1、指导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的更深层次理解。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朗读升华。


1、找出课文中心句。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教学反思
我执教《搭石》这一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发展了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激励了学生发现美的目的,回顾本课,自始自终我的教学宗旨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对语文的情感。
   一、读中感悟,感悟中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清波漾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体会,品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语文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运用各种语文训练方法,让学生积累。如:让学生在想象“一行人过搭石动人的画面”引导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展开想象培养语言,词汇的运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文,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极有意义。
三、以风景统领全文,升华情感这篇课文文字简洁易懂,但期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我让学生带着“你从哪幅画面感受到什么是美”,静静地默读课文,抓住“一行人走搭石”,“老人摆搭石”和“相对过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四块内容构勒成四幅画面,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搭石在作者眼里为什么是一道风景。
四、学习最后一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教学中我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等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及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的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是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6 14:54 , Processed in 0.2737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