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作文上,导致本来充满灵性的个性化写作变成了套话、空话、假话。
目前初中生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虚假现象司空见惯,真情失落,行文千篇一律,写作思维僵化,文章语言干瘪无味,已成为初中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的一个痼疾。这远远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强调写真情实感,有利于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 的毛病。
学生作文假问题:
一、学生作文假话连篇的原因
二、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危害
三、写真情实感不等于写真人真事
针对当前作文教学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写作过程。
作文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即关注学生的解题方式、构思能力、筛选素材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运用修辞的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只有关注这些写作过程中的细节,教师才能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及时多元化反馈。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反馈应及时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评价并不是最终的、最完善的定论,他们只要选择性地吸取建议就好。较可取的做法是,教师当面修改学生作文,听取学生对修改意见的看法;学生在充分考虑老师的意见后,可以提出认同或不认同的见解。另外,教师应告诉学生,作文不应该只是给老师看,而应该让它拥有更多的读者,可以让同学读,朋友读,父母读,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反馈。学生在众多反馈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肯定或否定的意见,而是自己作文的长处或短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多元反馈过程帮学生建立了一个思维平台,促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各方面的意见并作出合理判断,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3.因材施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写作文时,会不自觉地选择属于自己年龄段的素材。所以,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评判学生的作文情况,而要按照他们的年龄特点给出合理评价。教师要清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发现每个学生的写作特点,让他们都能扬长避短,进行属于自己的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