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66
发表于 2020-1-4 17: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98%]
[tr][td=177][align=left][b]课题研修人[/b][/align][/td][td=177][/td][td=177][align=left][b]任教学科[/b][/align][/td][td=177][/td][/tr]
[tr][td=177][align=left][b]教学课例名称:[/b][/align][/td][td=3,1,532][align=left]《将相和》[/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一、教材分析[/b][/align][/td][td=3,1,532][align=left]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之旅”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把它作为第一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此,喜爱古典名著,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的旅程。《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二、教学目标[/b][/align][/td][td=3,1,532][align=left]1、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个故事与整篇文章的关系。[/align][align=left]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align][align=left]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特点的读书方法。[/align][align=left]4、懂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从小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的品质。[/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b][/align][/td][td=3,1,532][align=left]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具有初步的理解、感悟的能力,能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主题,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但农村孩子由于条件所限,语文课外知识较为匮乏,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只有极少同学知道一些《史记》的作品,对廉颇和蔺相如的深刻了解普遍缺乏。接触本组课文后,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开始对人物有些了解,通过引导产生了想对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刻了解的欲望。[/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b][/align][/td][td=3,1,532][align=left]这篇课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align][align=left] [/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四、教学过程[/b][/align][/td][td=3,1,532][align=left]解析“完璧归赵”[/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1. 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2. 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align][/td][/tr]
[tr][td=177][align=left][b]五、教学反思[/b][/align][/td][td=3,1,532][align=left]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书,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受。在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蔺相如还敢见秦王,还敢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花,先把十五座城池交给我,我国马上派人把避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我设计假如你是蔺相如的话,你是如何揣摩秦王当时的心理的。补白:蔺相如如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他心思缜密,计划周全,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没有实现。[/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我力求希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体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希望上一节扎实、真实、有思维的语文课,但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不够,教学效果与我预想的有点距离,我根据学生的学情调节了教学的环节与节奏。这也有我设置的训练梯度准备不足,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达到有效性的学习效果,特别是没能让孩子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朗读或演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其大智大勇的特质,感到非常遗憾。[/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align][/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6 14:01 , Processed in 0.2738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