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0
发表于 2020-1-4 1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老人与海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每到冬季来临,老人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红嘴鸥。多年如一日,老人去世后,有灵性的海鸥为老人守灵,不忍离去的场景让人久久难忘。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二、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生字词,能较快速度的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进入学习情境,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以及多种方式的读能够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口头表达,让学生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表达下来,再配合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体会出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读文时的感情的表达。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法上我设计整合全文,通过课前质疑,“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用质疑法阅读课文,运用勾画、批注、圈画、朗读、想象等方法,品味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老人之爱”“海鸥之情”“怀念老人”三个环节自主探究的境界,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注意教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的描写出来的,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概括内容,质疑引读:
通过概括课文内容,点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老人为什么这样对待海鸥?海鸥为什么有那些不同寻常的举动?”问题为总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第二环节:品读课文,学习方法:
本环节是课文的中心部分,从重点词句的品读,到体会情感的口头表达能力片段训练;从课外资料的补充,到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圈点勾画,到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是紧紧围绕着课文的中心目标进行,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问题。
第三环节:深情讲述,设下悬念
教师的配乐讲述,从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过渡到“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再上升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多媒体的配合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第四环节: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在体会文字,反复品读的基础上,再次升华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较好的完成了课前的预设,让“体会情感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成为本课教学的亮点。比方说:问题质疑,带动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材料后的补充,在学生的脑海里使老人的人物形象具体化、立体化;个人读、齐读、引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将情感体验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多媒体音乐、图片的烘托效果......这些环节的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15:52 , Processed in 0.2268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