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82
发表于 2020-1-4 1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小草之歌》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以小草自我表白的口气,唱出了自己虽是一棵弱小的小草,但非常自豪:不惭愧、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自己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却能为天地间献出绿色,为大自然的需要做一丝奉献,为水土保持、治理沙尘、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加美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课文重难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它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10个生字,积累“惭愧、天涯海角”等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草的作用及无私奉献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赞美小草,学习小草坚强、自信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本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课文:如“渺小,微不足道”知道小草的地位低。抓住“不惭愧、不气馁、不计较”知道小草的坚强自信。抓住“抓住泥土,击退洪水,锁住沙丘,打扮山河”知道小草的作用及奉献精神。
学习课文,尤其诗歌的学习,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学好生字,读熟课文的习惯,多读才会读懂,读出韵味。课上要认真听讲,学会思考的习惯。并且学会小组合作探究,不能看着别人回答,等着老师讲解,要学会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看哪一组说得好。如:本科思考小草的作用就可以用合作探究,聚集集体力量。
认知障碍:学生认为诗歌就是读读背背,但诗歌蕴含着一些道理。这就要教师引导分析。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会分心,这些学生需要多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科我的教学思路和策略是:朗读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本课中介绍了小草的哪些作用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二、一组中的一位男同学学习情况:他没有和其他三位同学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独自读课文,读了一遍后再读一遍,但为了读而读,并没有思考,所以总结不出小草的作用。
三、教师指导: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学会思考,不能因读而读没有思考。要锁定段落,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句分析总结,如抓住“抓住泥土,击退洪水,锁住沙丘,打扮山河”知道小草的作用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五、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课堂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具体表现为:
一是目中有人,即教师要摒弃重知轻人的陈旧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再次印证了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学生问题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整体性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问题解决策略,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碎片化学习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支离破碎和零敲碎打的状态,如同走迷宫,效益低下。
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重知轻人的观念,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目中有人”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前提。
二是胸中有书,即教师要摒弃“一滴水”与“一桶水”的陈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厚积薄发,做学生创新火花的点燃者和智慧泉水的引路人。有人曾说:“教师要做一条常流不断的小溪。”教师作为学习化时代的一员,只有勤学善思、胸中有书,才能常教常新,课堂才会呈现学生智慧之泉喷涌而出的胜景。
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叶绍翁的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引领学生如痴如醉地读诗、品句、背诗、唱诗,发掘出“从游园不遇”到“游园有遇”的文化内涵,揭示了文本的哲理。教学“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窦桂梅引用老子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导学生理解“一枝”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这样的语文课,以深层次的文化探究为主线,语言的感悟、理解与应用贯穿始终,就像一曲优美的充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旋律,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这与窦桂梅深厚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教师必须多读书、多研究,形成深厚的专业积淀与文化底蕴。根深则叶茂,“胸中有书”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基石。
三是教中有标,即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统领教学,以课标作为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新趋势。准确把握和内化学科课程标准,是实施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教中有标”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核心。
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一言以蔽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16 11:18 , Processed in 0.2382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