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回复: 0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_小学语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26
发表于 2020-1-4 16: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tr][td=142][align=left][b]课题研修人[/b][/align][/td][td=142][/td][td=142][align=left][b]任教学科[/b][/align][/td][td=142][/td][/tr]
[tr][td=142][align=left][b]教学课例名称:[/b][/align][/td][td=3,1,426][align=left]《金色的脚印》[/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一、教材分析[/b][/align][/td][td=3,1,426][align=left]《金色的脚印》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的主题——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学习本组课文的要求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语言表达)。”[/align][align=left]这篇课文主要讲讲述了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并与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正太郎为了要回被送给邻居的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了他。最后,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把小狐狸放回了山里的事。[/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二、教学目标[/b][/align][/td][td=3,1,426][align=left]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align][align=left]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lign][align=left]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学习人与动物的故事,将人世间最美的亲情、友情细密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之间的难以割舍的亲情,体会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同时教育学生同情弱者,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b][/align][/td][td=3,1,426][align=left]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班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测试中反应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阅读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少部分学生对读懂课文内容有困难,又不善于小组学习,表达能力差,以至于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主动。[/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b][/align][/td][td=3,1,426][align=left]搜集信息的途径很多,可以查阅课外书籍;可以上因特网查询;也可以向别人请教;还可以自己亲自去观察、实践……希望同学们养成搜集信息的好习惯,并将这些信息恰当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align][align=left] [/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四、教学过程[/b][/align][/td][td=3,1,426][align=left]一、信息交流,导入新课     [/align][align=left]1.谈话引入: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狐狸的材料,你们都了解到什么?一起交流吧。[/align][align=left]2.指名让学生介绍狐狸的种类、生活习性、有关狐狸的小故事、狐狸的经济作用……[/align][align=left]3.从刚才的交流中,看得出大家对狐狸很感兴趣,这节课我们来读一篇《金色的脚印》,看看这里讲述的狐狸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过渡:当“金色的脚印”这五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些什么问题?(谁的脚印?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课文讲述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lign][align=left] 1.播放视频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align][align=left] 2.汇报初读情况。[/align][align=left](1)了解了故事的起因,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lign][align=left](3)“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align][align=left]三、自读自悟、小组探究、汇报感受[/align][align=left]1.此时此刻,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地震撼,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动笔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体会。[/align][align=left] 2.老师让学生分析,从中体会深厚的父母之爱,然后在音乐声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用心地朗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align][align=left]3.播放一个孩子由婴儿开始的整个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氛围,让每个孩子心中要有爱,要学会去悉心体会这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align][align=left] 4.回顾学过的课文《小狮子爱尔莎》《珍珠鸟》《麻雀》《狼》……学生在相互补充中,在相互聆听中感受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浓浓友情,感受着原以为狡猾的狐狸身上的浓浓亲情。[/align][align=left] 5.总结:大家一定都不会忘记,由于我的细心呵护,使珍珠鸟与我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在我身边,它有着绝对的安全感,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依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同一蓝天下,我们共有一个家,让我们都多些理解、多些尊重、多些领事,让友情温暖整个人间吧……[/align][align=left]三、升华主题,巧妙延伸[/align][align=left]1.文章的结尾,正太郎把小狡猾要了回来,放归了山林,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看看这幸福的一家,想象他们团聚的一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align][align=left] 2.文章写的是狐狸,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呢?(这正是文章的妙笔生花之处,以“金色”预示着在人类爱护下的动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align][align=left] 板书                         [/align][align=left] 金色的脚印 小狐狸:被抓 老狐狸:喂奶   做窝 咬木桩    搭救正太郎[/align][align=left] 正太郎:投送食物要回小狐狸 [/align][align=left] 放回大自然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align][/td][/tr]
[tr][td=142][align=left][b]五、教学反思[/b][/align][/td][td=3,1,426][align=left]作为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学科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lign][align=left]  1.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文内容知识的层面,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align][align=left]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整个课堂氛围很轻松、愉悦,不像是听课,好像是在享受中学习。[/align][align=left]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某个教育专家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align][align=left] 4.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养成教育包括很多好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习惯,和我前面谈的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我在想,我的课堂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没有动脑子思考,而是我剥夺了孩子的尝试和想法,我可以尝试着做、坚持做、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而不是答案。[/align][align=left] 今后,我要虚心学习,潜心研究,静心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用结合、学思结合,力争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align][/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6-2 03:31 , Processed in 0.2357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