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回复: 0

《猫》“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9-12-13 18: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猫》“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
《猫》教学反思
湖南省邵东县城区三中 左宁
     今天我执教了老舍先生的《猫》。经过充分了解文本和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可以说是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把我的设计初衷和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猫》这篇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易懂,围绕着“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展开情节,状物栩栩如生、抒情感人至深且发人深省。因此,我在教学当中重点突出三点:一是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生动的描写。二是结合我们名师工作室本期的研究课题“课堂微练笔”,抓住本文细致而富有感染力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学习心理描写的写作技巧,从而体会情感、感悟生活,归纳文章主题。
    一、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生动的语言
    因为《猫》这篇文章本身语言文字浅显易懂,结构脉络清晰,因此,这个教学目标不必花太多的功夫,学生在预习当中即可完成,课堂上只需稍做点拔和明确。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顺势询问学生“作者对三只猫的态度和情感各是什么?最喜欢哪一只,最无法释怀的又是哪一只?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言也非常积极主动。
   二、学习心理描写技巧,感悟情感和主题
    这个环节是本堂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我对“课堂微练笔”的第一次尝试。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一堂阅读课中巧妙的穿插“微练笔”?既要如期完成阅读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学有所用,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的写作技巧得以提高,让他们知道课本就是最好的范本。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慢慢积累的,学会微练笔,就会大练笔。我反复斟酌后,发现抓住《猫》这篇文章中“我”的心理描写,是一个契机。正好学生们平时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知如何抒真情、写心声。
      我以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为触发点,首先要学生们在文中找出“我”的心理描写,然后,引导他们分析体味,“透过这些心理描写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学生们很快就能说出“难过、伤心、自责……”等情感。我顺势引出了“好的心理描写的对于文章作用”这一话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心理描写作用之大。紧接着我结合文中的心理描写语句,归纳总结出几点写作技法,如内心独白、环境烘托、巧用修辞等,学生们很快欣然接受了点拔,看似深奥的问题立刻就浅显易懂了。我趁热打铁的来了一段“下水文”——《第三只猫的心理世界》。学生们的兴致就更浓了,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当即引出了“课堂微练笔”——“你有没有受过委屈或误解的时候,把你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吧!”学生们当堂练笔,几乎都是一气呵成的。在片段展示环节,又掀起了一阵课堂发言的高潮,许多学生的微练笔片段都非常精彩感人,我采用学生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巩固和加强了学生们心理描写技巧的理解。
      最后在“拓展迁移”环节,我设计了“猫眼看人生”这个话题,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谈体会和收获,对于课文的中心和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附       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5-1 16:26 , Processed in 1.4668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