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 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 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 首先,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 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其次,国学经典让我学会感恩、子曰 “弟子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国学经典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再次,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将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总而言之,在古文经典中,古圣先贤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传承给我们,我们颂读经典,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诵读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 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民族精神修炼人格 ,借圣贤思想启蒙智慧 ,用文化经典涵养生命。有圣贤藏于心 ,笃于行 ,德必向善 ,学必精进 ,功自然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 会坚持不断地阅读国学经典,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