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回复: 0

第十章 爬行纲 -生物教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章 爬行纲
教学目标

1.理解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的特点;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证;了解其他的爬行动物及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2.通过对纲的知识的学习及爬行与两栖动物的比较,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蜥蜴等有关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已绝灭的古代爬行动物的了解,特别是兽齿类动物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特点是学生掌握本纲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这两部分知识对学生理解蜥蜴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及在进化中比两栖高等也十分必要,并为以后学习鸟类、哺乳动物的知识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两部分知识都应作为本章的重点。

2.蜥蜴的循环途径与青蛙一样也是两条路线,即肺循环和体循环,但这两条途径仍较为复杂。而且蜥蜴心室开始出现了一个隔膜,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程度减少,学生对这点理解起来也有较大困难,所以蜥蜴的循环系统仍应作为本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

复习两栖纲的主要特征。放录像或投影片,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扬子鳄等,告诉学生这类动物差别很大,但都属于爬行动物。(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只不过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下面以学生较熟悉的蜥蜴为例了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

(二)新课:

1.蜥蜴

(1)生活习性

用投影片或挂图给学生展示蜥蜴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见到过蜥蜴?(2)你知道蜥蜴吃什么吗?当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蜥蜴生活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白天捕食昆虫、蜘蛛等小动物,夜间住在洞穴里,有冬眠的习性,它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从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外部形态

了解蜥蜴的外部形态最好能给学生放一段它活动的录像,没条件就通过挂图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经过观察后思考:蜥蜴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有哪些?为什么?在思考此问题时,要注意与两栖动物比较。可以强调观察的重点为颈部、四肢、尾及皮肤的情况。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蜥蜴有颈,青蛙无颈,因此它的头能灵活转动,以便在陆地上更好地寻找食物、发现敌害。它的四肢比较短小,适于在陆地上爬行。它的尾圆长、末端尖锐、遇到敌害,尾自动断落,(蜥蜴的断尾学生亲眼看到的可能很少,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也可以联系壁虎自动断尾的情况。)还能作屈曲运动,吸引敌害注意,蜥蜴可乘机逃跑,断尾后还能重新长尾。关于蜥蜴的皮肤特点在与青蛙皮肤对比后,学生能比较容易答出:青蛙的皮肤裸露有粘液,而蜥蜴的皮肤干燥、粗糙,皮肤表面覆盖鳞片(这是角质细鳞),这样的皮肤能减少水分蒸发,利于在陆地上生活。

(3)结构与生理

蜥蜴的结构与生理这部分知识,要特别注意与青蛙比较。

①呼吸系统

由于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它的呼吸是通过肺来完成的,但教师要指出,它的肺泡数目很多,因此能比较好地完成气体交换,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不像青蛙那样,由于肺的结构简单,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所以,蜥蜴能生活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

②循环系统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蜥蜴和青蛙的循环系统的投影片或挂图来比较,让学生依据图指出两者在心脏的结构上相同与不同之处,结合蛙的循环途径,指出蜥蜴的肺循环及体循环的具体途径。(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表示蜥蜴血液循环途径的示意图,让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涂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并让他们指出在左心房、右心房、肺动脉和肺静脉中分别是什么血。)在学生了解了蜥蜴循环系统之后,组织学生讨论:蜥蜴心室中出现的隔膜对它的血液循环系统机能的提高有何意义?注意引导学生指出:心室隔膜的出现,导致蜥蜴心室中动、静脉血分开的程度比蛙要强,这样的血运输氧气的能力比蛙自然要强了。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蜥蜴的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这点与青蛙相同,但它的心室开始出现了一个不完全的隔膜,几乎把心室隔成两个腔,这样在心脏里流动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就基本上分开了。同时,教师要注意强调它运输氧气的能力与鸟类和哺乳动物相比还不很强,所以蜥蜴仍是变温动物,有冬眠的习性。它对陆生生活的适应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4)生殖和发育

关于蜥蜴生殖和发育方面的教学,最好能让学生看一段有关的录像。如果有困难就利用挂图,师生一起讨论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生殖发育特点,并进一步讨论为何这些特点是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学习时注意与蛙进行比较。

蜥蜴在生殖时,其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这与蛙的水里受精有很大的不同,受精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而且蜥蜴产生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含的养料多,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加之它可把受精卵产于沙土里,能更好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受精卵的孵化。幼蜥刚出壳就能独立生活。这些说明了蜥蜴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最后教师从蜥蜴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的各个方面小结它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并列一个总的表格,对蜥蜴和青蛙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填写。

通过以上的比较,学生对蜥蜴比青蛙高等而复杂,更适应陆上生活,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更清楚了。

2.其他爬行动物:

主要了解龟和扬子鳄,最好通过录像,条件不具备的就用挂图,由学生介绍生活环境及主要的形态特点。

(1)龟

龟大多栖息在河流、池塘中,有些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有时也能上岸爬行,以鱼、虾、植物等为食。体表覆盖坚硬的甲,起保护作用。(鳖没有坚厚的角质甲,身体最外面是软的表皮。)

(2)扬子鳄

首先让学生了解它是我国特产的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它还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所以国家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然后让学生了解它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具体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以什么为食,何时开始冬眠。这些问题可由学生来回答或老师告诉学生。接下去让学生仔细观察扬子鳄的皮肤、体色及四肢,使他们了解扬子鳄皮肤覆盖大的角质鳞片,身体背面黑绿色、有黄斑,腹面灰色,尾部具灰黑相间的环纹,较长,后肢趾间有蹼,前、后肢适于游泳和爬行。最后简要给学生介绍扬子鳄的生殖发育特点,它也是体内受精,把受精卵产生在巢中,在阳光照射下孵化,幼鳄孵化出来后,就能下水游泳。

3.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出纲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内受精;卵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

现在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大约有5700多种,无论从种类到数量都不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多,但爬行动物曾在地球上繁盛过,但后来又绝灭了很多。

4.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1)演示中生代古代爬行动物的有关挂图,使学生了解古代的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时期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所以中生代被人们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我国发掘了很多爬行动物的化石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恐龙”。

(2)到中生代末期,地球上出现强烈的造山运动,影响了气候和植物的变化,这对古代爬行动物是不利的,于是很多爬行动物不适应这种变化而绝灭了。

在已绝灭的古代爬行动物中,要让学生重点了解兽齿类动物,因为它们的牙齿跟哺乳动物的牙齿相似,有了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这种牙齿的相似性,说明了爬行动物与哺乳动物有亲缘关系,很可能哺乳动物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中的兽齿类进化来的。因此对兽齿类动物牙齿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起源,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三)复习巩固:

1.蜥蜴为何比青蛙高等,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2.有人说:“哺乳动物是由现在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这种说法对吗?

【板书设计】

第十章 爬行纲

一、蜥蜴

(一)生活环境:陆生。

(二)外部形态:有颈、四肢短小、有尾,

皮肤覆盖角质鳞片。

(三)结构和生理:

1.呼吸系统:肺呼吸。

2.循环系统: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

(四)生殖和发育:体内受精,卵生,有坚韧卵壳。

二、其他爬行动物:龟、扬子鳄。

三、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

体内受精;卵有坚韧卵壳;体温不恒定。

四、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小资料

蛇毒是一种什么物质?怎样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被毒蛇咬伤后怎样急救?

蛇毒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蛇毒中含有蛋白酶、脂肪酶、核糖酶、透明质酸酶以及多种非酶性的蛋白质。不同种类的毒蛇,其蛇毒的成份不同。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蛇毒的耐受力也不同。蛇毒对脊椎动物的毒害部位主要是脑、脊髓和神经末梢、心脏或呼吸系统、血管内膜,可引起血液凝固或阻止血液凝固,引起溶血或红血球的破坏等。蛇毒中的透明质酸酶,能加快毒素的扩散。

毒蛇与无毒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毒牙,若被毒蛇咬伤,其咬伤处会有两个大而深的毒牙痕迹;若被无毒蛇咬伤,伤口为几行细小而均匀的牙痕。下表为毒蛇与无毒蛇的主要区别:

一旦被毒蛇咬伤时,要立即在咬伤处的上方用带子结扎,以阻断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2 11:02 , Processed in 0.5112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