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回复: 0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

帖子

1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0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语文-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2015.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 ,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 B. 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C. 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D. 一意孤行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B.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C. 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D. 寒气偏归我一家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②⑤③④①

5.下列各选项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 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B. 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 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在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

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

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

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役未几而罢 .

B. 讽县人兴于学.

C. 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 .

D. 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罢:完成 讽:劝勉 顾:只是 传:传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 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 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 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4分)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4分)

9.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分)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5分)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月明星稀,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8)___▲____ ,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卜居》)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手 镯

龙应台

⑴ 这条街把我迷倒了。

⑵ 一个一个的小店,里头全部是花边。世界上,什么东西用得到花边呢?小女孩的蓬蓬裙,老婆婆的裤脚,年轻女郎贴身的蕾丝胸罩,新娘的面纱,晚餐的桌巾,精致的手绢,让窗子变得美丽的窗帘,做梦的枕头套和床罩,教堂里烛台下的绣垫,演出结束时徐徐降下的舞台的幕,掌声响起前垂在鲜花下的流苏……各种大小剪裁,各种花式颜色的花边,挂满整个小店。店主正忙着剪一块布,头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梦,美得惊心动魄。

⑶然后是纽扣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纽扣。从绿豆一样小的,到婴儿手掌一样大的;包了布的,那布的质地和花色千姿百态,不包布的,或凹凸有致,或形色多变。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纽扣在小店里展出,每一个纽扣都在隐约暗示某一种意义的大开大合,一种迎接和排拒,仿佛一个策展人在做一个极大胆的、极挑衅的宣言。

⑷然后是腰带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腰带,皮的,布的,塑料的,金属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柔软的,坚硬的,镂空的,适合埃及艳后的,适合小流氓的,像蟒蛇的身躯,像豹的背脊……

⑸花边店、纽扣店、腰带店、毛线店、领店、袖店,到最后汇集到十三行路,变成一整条街的成衣店。在这里,领、袖、毛线、花边、腰带,像变魔术一样全部组合到位,纽扣扣上,一件一件衣服亮出来。零售商人来这里买衣服,一袋一袋塞得鼓胀的衣服装上车子,无数个轮子摩擦街面,发出轰轰的巨响,混着人声鼎沸,脚步杂沓。广州,老城虽然沧桑,仍有那万商云集的生动。

⑹就在巷子里,我看见他。

⑺一圈一圈的人,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张一张桌子,低头工作。一条巷子,变成工厂的手工区。他把一条手镯放在桌上,那种镀银的尼泊尔风格的手镯,雕着花,花瓣镂空。桌子

中心有一堆金光闪闪的假钻,一粒大概只有一颗米粒的一半大。他左手按着手镯,右手拿着一支笔,笔尖是粘胶。他用笔尖吸起一粒假钻,将它填进手镯镂空的洞里。手镯的每一朵雕花有五个花瓣,他就填进五粒假钻。洞很小,假钻也很小,眼睛得看得仔细。凳子没有靠背,他的看起来很瘦弱的背,就一直向前驼着。

⑻男孩今年16岁,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问他从哪里来,他羞涩地微笑,“自贡”。和父母来广州3个月了。

⑼“他们都以为来广州赚钱容易,”坐在男孩隔壁的女人边工作边说,“其实很难啊。才16岁,应该继续读书啊。”

⑽女人责备的语音里,带着怜惜。

⑾“做这个,工钱怎么算?”

⑿两个人都半晌不说话。过了一会儿,男孩说:“五粒一分钱。”他的头一直低着,眼睛盯着活儿,手不停。

⒀“那你一天能挣多少?”

⒁“二三十块,如果我连续做十几个小时。”

⒂五粒一分钱,五十粒一毛钱,五百粒一块钱,五千粒十块钱,一万粒二十块。一万五千粒三十块。

⒃那手镯,在香港庙街和台北士林夜市的地摊,甚至在法兰克福的跳蚤市场,都买得到。我从来没想过,手镯,是从这样的巷子里出来的。

⒄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很想。但是我只说了句“谢谢”,就走了。

⒅巷子很深,转角处,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低头修一只断了跟的高跟鞋;地上一个收音机,正放着缠绵的粤曲,一只猫,卧着听。

12.作者一开始就说“这条街把我迷倒了”,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什么迷倒了作者。(6分)

13.第⒂段为什么要如此具体的进行描写?(4分)

14.文章以“手镯”作为标题的目的是什么?(4分)

15.文章末段描写了一位老人在街边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之笔,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之文,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与你的理解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动情” 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⑵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臵。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⑶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⑷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

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⑸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6.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6分)

17.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 文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 题。(10 分)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 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綑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20.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6分)(共6处)

自有诗以来,其 较 声 律 雕 句 文 用 心 最 苦 而 立 说 最 严 者 无 如 沈 约 苦 却 一 生 精 力 使 人 读 其 诗 只 见 其 綑 缚 龌 龊 满 卷 累 牍 竟 不 曾 道 出 一 两 句 好 话。

21.“唐顺之”是 朝代人,属于 文学流派。(2分)

篇三: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015.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 ,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 B. 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C. 专横跋扈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D. 一意孤行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B.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C. 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D. 寒气偏归我一家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②⑤③④①

5.下列各选项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B. 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 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太 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在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役未几而罢 罢:完成

B. 讽县人兴于学 讽:劝勉

C. 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 顾:只是

D. 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 传:传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 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 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 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4分)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4分)

9.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分)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5分)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月明星稀,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8)___▲____ ,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卜居》)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手 镯

龙应台

⑴ 这条街把我迷倒了。

⑵ 一个一个的小店,里头全部是花边。世界上,什么东西用得到花边呢?小女孩的蓬蓬裙,老婆婆的裤脚,年轻女郎贴身的蕾丝胸罩,新娘的面纱,晚餐的桌巾,精致的手绢,让窗子变得美丽的窗帘,做梦的枕头套和床罩,教堂里烛台下的绣垫,演出结束时徐徐降下的舞台的幕,掌声响起前垂在鲜花下的流苏??各种大小剪裁,各种花式颜色的花边,挂满整个小店。店主正忙着剪一块布,头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梦,美得惊心动魄。

⑶然后是纽扣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纽扣。从绿豆一样小的,到婴儿手掌一样大的;包了布的,那布的质地和花色千姿百态,不包布的,或凹凸有致,或形色多变。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纽扣在小店里展出,每一个纽扣都在隐约暗示某一种意义的大开大合,一种迎接和排拒,仿佛一个策展人在做一个极大胆的、极挑衅的宣言。

⑷然后是腰带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腰带,皮的,布的,塑料的,金属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柔软的,坚硬的,镂空的,适合埃及艳后的,适合小流氓的,像蟒蛇的身躯,像豹的背脊??

⑸花边店、纽扣店、腰带店、毛线店、领店、袖店,到最后汇集到十三行路,变成一整条街的成衣店。在这里,领、袖、毛线、花边、腰带,像变魔术一样全部组合到位,纽扣扣上,一件一件衣服亮出来。零售商人来这里买衣服,一袋一袋塞得鼓胀的衣服装上车子,无数个轮子摩擦街面,发出轰轰的巨响,混着人声鼎沸,脚步杂沓。广州,老城虽然沧桑,仍有那万商云集的生动。

⑹就在巷子里,我看见他。

⑺一圈一圈的人,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张一张桌子,低头工作。一条巷子,变成工厂的手工区。他把一条手镯放在桌上,那种镀银的尼泊尔风格的手镯,雕着花,花瓣镂空。桌子中心有一堆金光闪闪的假钻,一粒大概只有一颗米粒的一半大。他左手按着手镯,右手拿着一支笔,笔尖是粘胶。他用笔尖吸起一粒假钻,将它填进手镯镂空的洞里。手镯的每一朵雕花有五个花瓣,他就填进五粒假钻。洞很小,假钻也很小,眼睛得看得仔细。凳子没有靠背,他的看起来很瘦弱的背,就一直向前驼着。

⑻男孩今年16岁,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问他从哪里来,他羞涩地微笑,“自贡”。和父母来广州3个月了。

⑼“他们都以为来广州赚钱容易,”坐在男孩隔壁的女人边工作边说,“其实很难啊。才16岁,应该继续读书啊。”

⑽女人责备的语音里,带着怜惜。

⑾“做这个,工钱怎么算?”

⑿两个人都半晌不说话。过了一会儿,男孩说:“五粒一分钱。”他的头一直低着,眼睛盯着活儿,手不停。

⒀“那你一天能挣多少?”

⒁“二三十块,如果我连续做十几个小时。”

⒂五粒一分钱,五十粒一毛钱,五百粒一块钱,五千粒十块钱,一万粒二十块。一万五千粒三十块。 ⒃那手镯,在香港庙街和台北士林夜市的地摊,甚至在法兰克福的跳蚤市场,都买得到。我从来没想过,手镯,是从这样的巷子里出来的。

⒄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很想。但是我只说了句“谢谢”,就走了。

⒅巷子很深,转角处,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低头修一只断了跟的高跟鞋;地上一个收音机,正放着缠绵的粤曲,一只猫,卧着听。

12.作者一开始就说“这条街把我迷倒了”,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什么迷倒了作者。(6分)

13.第⒂段为什么要如此具体的进行描写?(4分)

14.文章以“手镯”作为标题的目的是什么?(4分)

15.文章末段描写了一位老人在街边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之笔,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之文,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与你的理解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动情”

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⑵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⑶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⑷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⑸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6.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6分)

17.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 文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 题。(10 分)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綑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20.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6分)(共6处)

自有诗以来,其较 声 律 雕 句 文 用 心 最 苦 而 立 说 最 严 者 无 如 沈 约苦 却 一 生 精 力 使 人 读 其 诗 只 见 其綑 缚 龌 龊 满 卷 累 牍 竟 不 曾 道 出 一 两 句 好 话。

21.“唐顺之”是 朝代人,属于 文学流派。(2分)

22.作者强调好诗的标准是什么?(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子夜》中,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手段,解决厂里的怠工风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

B. 侄子夏尔来葛朗台家中做客,葛朗台对夏尔冷若冰霜。隔天他从报上得知弟弟已经破产自杀了,且将夏尔托付给自己。他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却将夏尔视为累赘。

C. 《边城》不仅写了翠翠的爱情故事,还写了她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悲剧。她父亲是一个屯防士兵,因为顾及军人名誉,开枪自尽;她母亲也待孩子生下后投水殉情而死。

D. 话剧《茶馆》中,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不断改良,却仍然逃脱不了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命运。

E.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其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24.简答题

(1)《三国演义》设计伏谋达400多处,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请从周瑜的这三个计谋中选择一个作简要概述。(5分)

⑵《哈姆雷特》中有三重复仇,请写出其具体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5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02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5-4-10 14:08 , Processed in 1.4246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