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回复: 0

串口硬盘、并口硬盘及两者区别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的区别

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的区别

PATA叫做并行ATA硬盘,SATA叫串行ATA硬盘。前者采用的是一根四芯的电源线和一根80芯的数据线与主板相连接,后者分别采用了一根如USB插头那样细的电源线和数据线与主板相连。其传输数据的方式分别为:把数据并列传输和成列(串)传输。前者的传输速率由于受到并行传输的限制,传输率较SATA低,现在最快的PATA硬盘的传输速率是133MB/S,而SATA最慢的也能达到150MB/S,据说今年还要推出300MB/S的SATA硬盘。再有,PATA硬盘是不需要安驱动的,如果是SATA不用英特尔的芯片组的话,还需要安装串行设备的驱动,这样才能正常使用。而且串行的产品也分原生和桥接的,原生的就是数据无论内外都是串行传输的,而桥接的,只是在外部有数据交换时才是串行,而内部还是并行的,性能不能和真

正的串行相比,而且价格还比并行的产品贵一点。

SATA硬盘

PATA硬盘

想进一步了解,请看:

随着硬盘价格的不断走低,SATA与PATA不同规格同等容量的硬盘价格越来越小,SATA硬盘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更高的速度、更强固的数据完整性以及应用弹性,以支持更小的设计规格,替代PATA硬盘接替市场中的主流已成必然。很多用户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选购硬盘

时,纷纷将目光投入了大容量高传输速度的SATA硬盘上。

做为传统的PATA硬盘,其生命力依旧很强,较低的价格、更加成熟的制作工艺和设置的简单化,绝不可能在近期内消声匿迹,但不可置疑的是,PATA受关注的程度已大不如前。 在主板的支持方面,SATA与PATA共存,市场中主流的芯片组均支持两种不同规格的接口,

为用户选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既然SATA已成为主流,成为诸多厂家推捧的对象,那么PATA硬盘就真的没有必要购买了吗?在选购中我们该注意些什么事项?多大容量的硬盘最值得购买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从技术、价格及市场占有率等各个角度入手,全面了解一下步SATA与PATA硬盘的真正差别,

帮大家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性价超值的产品。

一、认识PATA硬盘?

PATA标准规范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盘(当时CompaqPC机所使用的硬盘)专用的“PCAT”接口,后来的3.5英寸硬盘也采用这项规格。由于“PCAT”这个名称很容易同IBMPC/AT机混淆,人们就为它选择了另外的名字:

“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高级技术附件规格)”,简称ATA。但它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代ATA”。这项规格只生存了短短数个月,因为它令不同厂商的硬盘出现严重的

不兼容问题,尤其在主从盘安装的时候更为严重。

右下绿色为传统PATA硬盘的接口,上边红色为SATA硬盘的接口

ATA-6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TA/100、UltraDMA/100,是当前最为普遍的ATA规格,它在2001年才通过ANSI认证。ATA-6增加了UltraDMA5传输模式、速率提高到100MB/s的高水平,同时LBA模式的寻址能力也由原来的28位扩充到48位,这样就突破了硬盘最大可用容量只

能低于137GB的限制!

目前主流的ATA-100和ATA-133,使用80排线做为数据线。在传输速度方面,ATA-100的速度是100MB/S,那么ATA-133的速度便是133MB/S。单从这一方面,SATA就比PATA快出不

少。

我们再来看看在总线上的时钟频率,以ATA-100为例,其时频率是25MHz,PATA的并行数据线有16根,一次能传送16bit的数据。而ATA-66以上的规范为了降低总线本身的频率,PATA被设计成在时钟的上下沿都能传输数据,使得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传送32bit。这样,我们

很容易得出ATA-100的速度为:25M*16bit*2=800Mbps=100MByte/s。

二、认识SATA硬盘?

所谓的SerialATA(简称SATA),是Intel公司和APTTechnologies,Inc.、Dell、IBM、Maxtor及Seagate等几家厂商共同制定的新一代硬盘传输接口标准。从字义上来看是一套“序列式”架构,用来对应ATA内接磁盘驱动器总线相对应。其传输方式是将许多数据位封装成一组封包,然后以比平行模式快30倍的速度在来源与目的地之间来回传送数据封包。 Serial-ATA开发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拥有高效能的硬盘,而不必牺牲资料的完整性,

Serial-ATA周期备源检查(CRC)确保数据、指令以及状态接收的安全,以提供硬盘的可靠性。 在第一代的SATA技术中,接口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150MB/s,而到了第二代SATA,传输速度为300MB/s,第三代的SATA产品的传输速度更是达到了600MB/s。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另外,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高人一等。

三、PATA的技术缺陷及SATA硬盘主要技术优势

1、PATA的技术缺陷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相同频率下,并行总线优于串行总线。随着当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越来越高,传统的并行ATA接口日益逐渐暴露出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其中最致命的莫过于并行线

路的信号干扰问题。

那各信号线之间是如何干扰的呢?

1、首先是信号的反射现象。从南桥发出的PATA信号,通过扁长的信号线到达硬盘(在笔记本上对应的也有从南桥引出PATA接口,一直布线到硬盘的接口)。信号在到达PATA硬盘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反弹,而反弹的信号必将叠加到当前正在被传输的信号上,导致传输中数据的完整性被破坏,引起接受端误判。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都必须要设计相应的电路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从南桥发出的PATA信号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排阻才发送到PATA的设备。我们必须加上至少30个电阻(除了16根数据线,还有一些控制信号)才能有效的防止信号的反弹。而在硬盘内部,硬盘厂商会在里面接上终端电阻以防止引号反弹。这不仅对成本有

所上升,也对PCB的布局也造成了困扰。

但是当接口速率提升到100MB/s之后,信号干扰问题又开始变得严重,这也是133MB/s的UltraDMA/133得不到支持的主要原因!到这个阶段,并行模式的ATA可以说已没有任何发

展前途,我们进入串行ATA时代大势所趋。

当然,信号反弹在任何高速电路里都会发生,在SATA里我们也会看到终端电阻,但因为SATA

的数据线比PATA少很多,并且采用了差分信号传输,所以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2、其次是信号的偏移问题。理论上,并行总线的数据线的长度应该是一致的。而在实际上,这点很难得到保证。信号线长度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某个信号过快/过慢到达接受端,导致逻辑误判。不仅如此,导致信号延迟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线路板上的分布电容、信号线在高

频时产生的感抗等都会引起信号的延迟。

2、SATA的技术优势

SATA的单数据通道并没有象PATA那样限制速度频率。SATA传输线的传输速度比PATA要快了近30倍。PATA必须在数据线中一次传输16个信号,如果信号没有及时到达或是发生延迟,错误数据就会产生。因此比特流传输的速度必须减缓以纠正错误。而SATA一次只传输一个比特的数据,此时比特流的传递速度要快得多。这就好比是运球游戏,每次运一个球要比一次运16个球容易的多。还有,SATA另一个进步在于它的数据连线,它的体积更小,散热也更好,与硬盘的连接相当方便。与PATA相比,SATA的功耗更低,这对于笔记本而言是

一个好消息,同时独有的CRC技术让数据传输也更为安全。

标准ATA系统连接设置示意图

串行ATA系统连接设置示意图

频率低的时候,并口优势大,可当频率提升,并口的电器性能就比不上串口了,当串口能正常运行的频率远高于并口能承受的时候,自然就超越它了.另外象现在用的并行内存架构,特别是双通道(128BIT)主板制造难度大,几乎达到了极限,提升内存频率只会对走线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如果不是硬件商不想冒风险全部替换生产线,我们现在应该用性能高变态的RAMBUS

的XDR了(比起双通道DDR4006.4GB的带宽,它有102GB,能组成8通道)。

除了传输速度更快之外,对消费者而言,SerialATA的改良接线与连结头规格,让硬盘与排线之间的整合更简化。由于排线的接点是以金手指的型式设计,所以在拆装的过程不用担心有针脚弯曲的情况,加上良好的防呆设计,不需目视就能轻易装上接头,加上SerialATA

篇二:希捷硬盘并口与串口跳线的区别

希捷硬盘并口与串口跳线的区别

随着硬盘的迅速发展,SATA 硬盘已经广泛的得到普及。许多曾经用过IDE接口硬盘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并口硬盘后面有几排跳线设置,我们接多块硬盘的时候可以在此设置跳线而分配硬盘的主从关系。其实,与并口一样,SATA接口的

硬盘后面也有跳线,可这跳线却不是设置主从关系等的,而是定义接口数据传输速度的。

篇三: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一起使用的设置

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一起使用的设置

以下以华硕主板(大多数华硕主板有4串口插槽,1个IDE插槽)为例,其它主板大同小异:与我在线交谈

一、跳线不用接在主板上,并口硬盘中间的跳线共4对,跳线就在那4队上设置,并且其中一对上已经有跳线冒连接。

二、串口硬盘不要设主、从(即全是串口硬盘时)。

三、以下为IDE硬盘(并口硬盘)的跳线主从设置:

硬盘靠近数据线的那一对为主(MASTER),次之的一对为从(SLAVE),其它两对在这里不必说了.

四、特别注意:最好只有一块硬盘上有操作系统(有多个操作系统关系也不是很大),否则可能发生冲突.

五、IDE数据线可以接两个硬盘(或光驱),如果一条IDE数据线上连有硬盘和另外的硬盘(或光驱),只能设一块硬盘为主,另外一个设备必为从。在保证接线正确的条件下,BIOS里可以看见它们,当然IDE数据通道没有关,即“IDE configuration”里的“Onboard IDE Controller”设置为“Enabled”。

开机启动时,按Del健进入BIOS,主菜单上:

1.硬盘设为主:进入主菜单的“Primary IDE Master”里的“type”设置为“ARMD(多媒体,硬盘等)”

2.硬盘设为从:进入主菜单的“Primary IDE Slave”里的“type”也设置为“ARMD”

3.光驱设为从:进入主菜单的“Primary IDE Slave”里的“type”也设置为“CDROM”。也可以不设置此项。

4.Auto为自动检测硬件,像这种双硬盘下最好不要用,否则不一定能正确检测到。

如果已经有串口硬盘,又要接并口硬盘,并口硬盘的接法如上面的第五点,BIOS也像以上设置。

如果你有两条IDE数据线(老式的主板无串口插槽,只有两个IDE插槽),每一条也可以像以上设置主从,两条IDE数据线间并无影响,即两条数据线是独立的


《串口硬盘、并口硬盘及两者区别》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00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5 02:06 , Processed in 0.2818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