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资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回复: 0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26
发表于 2019-9-13 2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篇一: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自2007年起,一场次贷风暴从美国刮起,并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甚至频临破产的境地。本文通过对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分析认为,美国一直鼓吹的经济增长模式等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面对危机,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实力,对政府抱有信心,危机终成机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中国经济 ;影响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一般认为,一个经济体出现了货币供给数量剧烈波动,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发生大幅度波动,进而引起资本市场震荡,以致实体经济受损的情况。金融风险成为现实就称为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快速扩散等特点如不高度重视并认其加以防范则危害极大,不仅危及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会危及到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力偿付投资人贷款回购申请而破产,美国金融危机拉开了序幕。时隔三年之际,我通过搜集资料,在这里谈谈我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认识,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和给我的启示。

一、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

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美国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多为负数。

(二)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三)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一)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在美国,私人证券市场占GDP比重远远超过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主要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水平。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跨境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工业化国家资本本土偏好下降,工业化国家资本向海外投资的倾向增强,美国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大量非流动的、不可交易的资产变成了具有流动性的、可交易的资本市场投资工具,大大推动了美国私人债券市场的发展,MBS、ABS、CDO、CLO、CDS等金融产品成了投资热点。这些金融创新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某些高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因其高收益特点而备受海外投资者青睐。于是,一个如此的资本链条逐渐形成:工业化国家通过生产投资活动不断地积累利润,终将导致资本过剩,过剩的资本受本性驱使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借助其高度发达信用制度,美国通过资产证券化,创造出各种信用衍生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于是,大量资本从发达工业化国家流入美国债券市场,跟美国国内的投机资本融合在一起,引起房地产投机过热,最终触发危机。可见,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和资本本性结合起来,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全球金融危机。

(二)信用的过度扩张导致投机过热:

银行等信用机构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相对立的,不是单个的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代表的银行机构。这样,一方面银行机构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因此,银行等信用机构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银行本身受预期高额利润的吸引,从事投机业务,用吸收来的存款购买大量风险高的债券和股票。银行用客户的资金从事投机业务,自然不像用自己的钱投资那么小心谨慎,那么力求稳妥。银行家尤其倾心于风险高、回报率高的投机行为。一旦投机成功,他们将大赚一笔;即使投资失败,损失的也是客户。这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伏笔。一旦作为金融产品(债券或股票)的基础产品出现问题,金融危机便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三)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

随着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金融机构之间趋向混业经营,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差别渐渐消失,权责不甚明确,不同抵押贷款人所受的监管程度相去甚远:美国商业银行受制于央行的严格监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却免于央行的严格监管。于是,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便在不必向公众披露交易信息买下大量收益率高的资产(如房地产、土地等),而对资产的质量却不管不顾。然而,公众却对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情况往往一无所知。为了获得高额回报,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无视风险,疯狂收购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次级债券。因偏好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债券,同时,对冲基金疯狂吃进次级债。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之对非存款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经济人的贪欲膨胀,受人性盲目乐观和从众心理驱使,抵押贷款市场和资本市场掀起了投机赌博狂潮。随着次级抵押贷款违约数量的增多,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回购贷款的申请越来越多,抵押贷款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回购贷款,不得不破产清算,金融危机便随之爆发。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有利的影响

这次危机,美国需要大量资金救市,美国政府可能会购买中国的国债,中国从中会获得一定的收益。

另外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并购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了机会。

由于中国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次贷债券,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造成损失。这次危机为中国银行上了深刻的一堂课,中资银行“走出去”投资要更加关注投资风险,把损失减少到最少程度。

为了增强资本的流动性,美国撤回一些在华资本,回流到美国国内。这有利于减少在中国国

内的国际热钱,外资撤走,房市赖以生存的支柱坍塌,房价会一落千丈。

(二)不利的影响

在出口方面,中国沿海一些省份有不少出口企业倒闭,造成一些人失业,同时由于受到危机预期等因素影响,中国股市出现暴跌。根据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今年1-8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197亿美元,增长13.3%,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而在广东,对美出口走软的趋势更为明显,广州海关统计报告,今年1-7月,广东对美出口同比增6.3%,增速与去年同期比回落

7.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和玩具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5.1%、12.4%和4%。中国沿海地区的大量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很多企业迁移至越南等人力资本更加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同比、环比均明显回落。出口企业云集的东部地区景气指数下跌最严重。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8.1、131.7和126.8,比二季度回落11.7、6.0和5.5点;与上年同期比,回落幅度在10—20点之间。

另外,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困境中的出口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融资越来越困难,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实现经济的“硬着陆”。

四、我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认识:

首先,我们应当辩证看待金融创新。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而投资银行又利用其“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通过创新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由此,最初一元钱的贷款通过创新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因此,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对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其次,必须健全微观金融运行机制。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无论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具体原因如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微观金融制度的不完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华盛顿互惠银行等美国著名金融机构的危机甚至破产,就是源于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薄弱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失效。试想,如果“两房”能够在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时注意风险控制,如果美国的大型投资银行在购买住房抵押证券时能够谨慎行事,如果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在投资中加强风险预测,或许不至于最终陷入倒闭的命运。因此,健全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控制制度,是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安全运行的根本环节。第三,树立信心是市场稳定的关键。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信心危机,金融危机与信心危机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动荡。因此,面对金融危机,如何重塑市场信心非常重要。具体到我国,当前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就是市场信心极度缺乏的印证。虽然美国金融危机还不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但面对日益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为了避免市场继续向不利方向演进,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振市场信心。

第四,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进行监管和调控。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早有先兆。早在3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发出警告,由美国房地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将会蔓延全世界。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警告并未引起美联储的重视。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及早对华尔街进行审查和监管,“两房”、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等或许就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掉。这无疑向

我们启示,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及其向金融危机转化,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如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如果要说对本次危机中国能完全免疫,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既然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实体,那就不可能不受危机的影响。不过在我看来,中国本身有较独立的经济体系,中国政府本身有较强有力的经济控制能力,中国本身也有相当深厚的实体经济实力,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在面对这场危机的时候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能力。而不会像日本、韩国那样,由于对美国经济依赖太深,而在经济调控中投鼠忌器、无从施展;也不会如拉美国家那样,由于经济控制能力不足、经济泡沫过多,而在危机到来时积重难反。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相信政府的能力,支持政府的行政措施,不为居心叵测的谣言所迷惑、不因暂时可能的困境而慌张。相信危机终成机遇! 参考文献:

[1]金融战争[M], 廖子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甄炳禧,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11期

[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李俊、王立,国际贸易,2008年第8期

[4]论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影响[J], 张明,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2期

篇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越演越烈,大有受其影响更深的趋势。因此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分析

首先,信贷结构产品的回报率是高度非线性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是信用分在620分以下的低收入者,这部分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到了美国整个住房贷款市场的13%到25%。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首付为零,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要高出2%-3%。在房地产处于繁荣时期,这种贷款方式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金融系统具有“过度顺周期性”,在美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次级抵押贷款人经济状况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次贷危机已呈雏型。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度复杂化。美国金融机构对这种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产品设计,以次级贷款为基础,把低收入阶层买房的这种债券进行证券化处理,形成从抵押贷款到MBS产品,从MBS产品到CDO产品的多次衍生。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产品每经过一次衍生,其复杂性就进一步增加,偏离实体经济也就越远,其风险也就越大。在从贷款的发放到最终的投资者之间的流通阶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将会波及到其后的其他各个链条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

第三,监管不力。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再一个原因是美国金融部门没有予以及时监管以及监管工具的缺失。当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在美国蓬勃发展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贷款标准的放松,但美联储并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干预,而此时住房市场需求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形成。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国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从各银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

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由于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完全的释放,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8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11月份,国内34家商业银行(包括28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77款,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主,市场占比为60.59%;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低迷,市场占比仅有6.71%。由于目前的QDII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中国各类投资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II基金净值缩水。据普益财富统计,中资银行正在运行的46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亏损面达93.48%。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8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60%。

从国别看,2008年前三季度,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

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

(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三)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房地产的影响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资金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出现净亏损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出售他们在中国购买的房地产。受恐慌情绪影响,我国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空房率持续增加,导致开发商现金流遭遇困境,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大大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

2.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股票市场的大幅跌落带动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更大幅度跌落。中国2008年的股市从6124一路下跌到1664跌幅高达75%,初步估计市值蒸发了20多万亿,平均每天每个股民损失3800多元,平均每个股民总损失超过38万元。与欧美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大。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股市既有同步性也有不一致性。中国股市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股市,受各种限制比较多,但基本上主要受国内GDP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公司业绩、流动性和股民信心等因素影响。从整体上看,美国金融危机下各国股市严重下跌对中国股市的下跌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发展也带有点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银行业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面临着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该高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有关行为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改善我国银行现有结构,加强银行业的创新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国际型银行。同时中国应该积极执行巴塞尔协定II,加强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监管方面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传递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主要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较少,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保证现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转型,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同时,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国民信心

信心对于金融危机的尽快结束和经济的早日复苏有着重大的作用。全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看好导致。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理性的对待金融危机是除了政府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外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促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金融危机的有利措施之一,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59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代学代考网络课程远程培训

QQ|手机版|文浩资源 ( 湘ICP备17017632号 )文浩资源

GMT+8, 2024-12-29 16:44 , Processed in 0.3321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