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学科网 微课堂 高中化学 必修一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ABAC?的最小值为( )
?
?
??
1
41B.?
23C.?
4D.?1
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OB,OC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2??2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由AB?AC得,(OB?OA)?(OC?OA),因为
??????
,所以有,OB?OA?OC?OA则OA?OB?OC?1??????
AB?AC?(OB?OA)?(OC?OA)
???2????
?OB?OC?OB?OA?OA?OC?OA
?????OB?OC?2OB?OA?1
????
设OB与OA的夹角为?,则OB与OC的夹角为2?
??11
所以,AB?AC?cos2??2cos??1?2(cos??)2?
22
??1
即,AB?AC的最小值为?,故选B。
2
?
?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
AB//DC,AB?2,BC?1,?ABC?60? ,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1????????????BE??BC,DF?DC,则AE?AF的最小值为.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
????????????????运算求AE,AF,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AF,体
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
????1????????1????
【解析】因为DF?DC,DC?AB,
9?2
????????????1????????1?9?????1?9?????CF?DF?DC?DC?DC?DC?AB,
9?9?18?
29 18
????????????????????AE?AB?BE?AB??BC,????????????????????????1?9?????1?9?????????AF?AB?BC?CF?AB?BC?AB?AB?BC,
18?18?
?????????????????1?9??????????1?9?????2????2??????1?9?????AE?AF?AB??BC??AB?BC??AB??BC??1????AB?BC
18?18?18?????
??
211717291?9?19?9?
?????? ?4????2?1?
cos120??
9?218181818?18
?????212???29
当且仅当. ??即??时AE?AF的最小值为
9?23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F?1,0?,其准线与x轴的
?
交点为K,过点K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FA?FB?
?
?
8
,求?BDK内切圆M的方程. 9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的方程为y?m(x?1),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K??1,0?,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A?x1,y1?,B?x2,y2?,D?x1,?y1?, 故?
?x?my?1?y1?y2?4m2
整理得,故 y?4my?4?0?2
?y?4x?y1y2?4
2
?y2?y1y24?
则直线BD的方程为y?y2?x??x?x2?即y?y2???
x2?x1y2?y1?4?
yy
令y?0,得x?12?1,所以F?1,0?在直线BD上.
4
?y1?y2?4m2
(Ⅱ)由(Ⅰ)可知?,所以x1?x2??my1?1???my2?1??4m?2,
?y1y2?4
x1x2??my1?1??my1?1??1又FA??x1?1,y1?,FB??x2?1,y2?
故FA?FB??x1?1??x2?1??y1y2?x1x2??x1?x2??5?8?4m,
2
2
则8?4m?
??
??
84
,?m??,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3?0或3x?4y?3?0 93
故直线
BD的方程3x?
3?0或3x?3?0,又KF为?BKD的平分线,
3t?13t?1
,故可设圆心M?t,0???1?t?1?,M?t,0?到直线l及BD的距离分别为54y2?y1?
?-------------10分 由
3t?15
?
3t?143t?121
? 得t?或t?9(舍去).故圆M的半径为r?
953
2
1?4?
所以圆M的方程为?x???y2?
9?9?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5
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4(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2=4x.
(2)x-y-1=0或x+y-1=0. 【解析】(1)设Q(x0,4),代入
y2=2px,得
x0=,
p
8
8pp8
所以|PQ|,|QF|=x0=+.
p22p
p858
由题设得+=p=-2(舍去)或p=2,
2p4p所以C的方程为y2=4x.
(2)依题意知l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y2=4x,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4m,y1y2=-4.
故线段的AB的中点为D(2m2+1,2m), |AB|m2+1|y1-y2|=4(m2+1).
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2m2+3.
m将上式代入y2=4x,
4
并整理得y2+-4(2m2+3)=0.
m设M(x3,y3),N(x4,y4),
则y3+y4y3y4=-4(2m2+3).
m
4
?22?
2故线段MN的中点为E?22m+3,-,
m??m
|MN|=
4(m2+12m2+1
1+2|y3-y4|=.
mm2
1
由于线段MN垂直平分线段AB,
1
故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
211
22从而+|DE|=2,即 444(m2+1)2+
??22?2?2
?2m+?+?22?=
m???m?
4(m2+1)2(2m2+1)
m4
化简得m2-1=0,解得m=1或m=-1,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篇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名牌教师推荐
学业水平测试必背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得(电子)---还(氧化反应)------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2e- 失去2xe-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xe-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单位:mol(摩尔)。
2.1mol的基准: 0.012kg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有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约为 6.02x10。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NN
A
23
12
。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以g/mol为单
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
mM
。
VV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
。
V(aq)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计算 m=c×v×M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 ⑥摇匀 ⑦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1010~10>10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HCl、H2SO4、NaOH、KOH、NaCl、KNO3等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强酸:HCl、H2SO4、HNO3等
5强碱:NaOH、KOH、Ca(OH)2 、Ba(OH)2等
大多数的盐
弱酸:H2CO3、CH3COOH等 弱碱:Cu(OH)2等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冷凝器。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如:用CCl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注: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4+ 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SCN)3。 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9
-9
-7
-7
七、原子结构
质子数Z 原子核A
1.原子 Z中子数N =A-Z
核外电子 Z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同位素: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互称。如:1H、1H、1H 八、离子反应
1.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
2.书写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4)查(检查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
1
2
3
专题二 氯、钠
一、氯气
1.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能跟金属(如Na、Fe、等):2Na + Cl2(2)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
2NaCl 2Fe+3Cl22FeCL3
2HCl(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3)和水的反应:Cl2 + H2O==HCl+HClO(次氯酸)。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HClO==2HCl+O2↑,新制氯水含:H2O、 Cl2、 HClO、 H+、 Cl-、 ClO-、 OH- ;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盐酸(HCl)。
(4)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用于尾气处理及制漂白液)。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成分是: 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除杂:
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用浓H2SO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饱和食盐水
法);检验:
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4.溴、碘的提取:(1)2KI + C12 ==2KCl + I2;(2)2KI + Br2 = 2KBr+I2;(3)2KBr + Cl2 ==2KCl+Br2 二、钠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好导体,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⑴钠与水反应:
现象及解释: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③游(说明有气体产生);④响(说明反应剧烈);⑤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显碱性)。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 +2OH+H2↑。
⑵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2Na+O2
Na2O2。
3.钠的用途:①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②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冶炼钛、铌、锆、钒等金属;④钠光源。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除杂:Na2CO3固体(NaHCO3)【充分加热】;Na2CO3溶液(NaHCO3)【NaOH溶液】。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的方法: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开始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
专题三 铝、铁、硅
一、铝及其化合物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1.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导电性。
(2)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4Al+3O2====2Al2O3。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③与强碱反应
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
④铝热反应:2Al+ Fe2O3 2Fe + Al2O3 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 2.Al2O3 (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Al2O3+3H2SO4==Al2(SO4)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2O3+6H+==2 Al3++3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Al(OH)3 +3H+==Al3++3H2O
--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 +NaOH==NaAlO2+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Al(OH)3 +OH==AlO2+2H2O
受热分解 2 Al(OH)3 Al2O3+3H2O
Al(OH)3实验室制取: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AlCl3+ 3(NH3·H2O)== Al(OH)3↓ +3NH4Cl
3++
离子反应方程式:Al+ 3(NH3·H2O)== Al(OH)3↓+3NH4
4.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H2O==Al(OH)3+3H,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使其下沉。
5.转化关系3Al(OH)3 Al2O3 电解 氨水
NaAlO2
二、铁及其化合物 1.铁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 能被磁铁吸引。 2①与氧气反应:3Fe+2O2
Fe3O4②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
2FeCl3;Fe+S FeS
3+
+
--
③与水反应:3Fe+4H2O(g) Fe3O4+4H2↑ ④与酸反应:Fe+H2SO4== FeSO4+ H2↑ ⑤与盐反应:Fe+CuSO4==FeSO4+Cu 3.氧化铁:与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4.Fe3+的检验:与KSCN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
3+2+
5.Fe和Fe之间的相互转化
Fe2+Fe3+Fe3+Fe2+
氧化剂还原剂
2FeCl2+Cl2==2FeCl3 2FeCl3 +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6.氢氧化铁:制备: FeCl3 (黄色)+3NaOH==Fe(OH)3↓(红褐色)+3NaCl 与酸反应:Fe(OH)3+3HCl==3FeCl3+3H2O
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7.氢氧化亚铁:制备: FeCl2(浅绿色) +2NaOH==Fe(OH)2↓(白色)+2NaCl与酸反应: Fe(OH)2+2HCl==2FeCl2+3H2O
在空气中氧化:4Fe(OH)2+ O2+2H2O ==4Fe(OH)3
8.钢铁的腐蚀: 钢铁与周围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被侵蚀损耗。
电化学腐蚀: .表面覆盖保护层
9.铁及其物质的转化关系2
2 金属防腐的方法.改变内部
《化学学科网_化学教师必备网站》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80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